第745章 堤坝决口 办事不救灾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5-07-03 09:55      字数:4921
  第745章 堤坝决口 办事不救灾
  陈桥镇堤坝决口的消息如狂风般迅速蔓延。
  几乎在那震天动地的巨响传来后,
  堤坝看守就已察觉,从昏睡的房舍中惊醒,
  冲出屋外,目睹了漫天大水汹涌而出的震撼场景.
  消息瞬间飞速扩散,很快传到了上游的大黄寺堤。
  李至刚接到消息后,有些茫然地顿在原地,
  过了许久,前来报信的吏员急切地提醒道:
  “大人,您快想想办法啊!”
  李至刚眼中的错愕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果决。
  此时,堤坝是怎么坏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陈桥镇已经决口!
  他迅速扫视四周,果断下令:
  “留十人继续观测水位,其余人跟随本官前去陈桥镇,
  另外派人告知三司,抓紧调人前来,
  不用携带沙袋、物资,只调人过来就行!”
  “是!”
  有了明确命令,大黄寺堤坝上的百余名吏员立刻四散开来,
  扯过骑乘的马匹,朝着四方奔去。
  朱仙镇港口,白天被困在集市的百姓、商贾早已疏散,
  只有几盏微弱的灯笼映照着地面的狼藉。
  整个集市大半摊位都变得东倒西歪、凌乱破旧,仿佛遭遇了盗匪洗劫。
  几道身影在其中清扫,显得格外凄凉。
  河道依旧被封锁,十几条官船牢牢地挡住了河道,
  吏员手持火把在上面来回走动,像是夜间的伥鬼。
  而那些被封锁的船只依旧停留在原地,
  一些商贾掌柜以及船老大至今还没有睡,彻夜整理船只,
  准备在明日一早就离开朱仙镇,
  这个地方,实在太晦气了!
  港口不远处的漕运衙门内,依旧灯火通明。
  一众吏员没有归家,站在大院中面面相觑,
  听着正堂内的吵闹,脸上露出古怪。
  “马大人,您到底想要干什么?
  看看外面,集市被搞得一团乱麻,上百条船只被翻了个底朝天,
  您知道他们是怎么骂咱们的吗?
  骂咱们是只知坑害百姓的大明虫豸!”
  魏启文身穿绯色官袍,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对着静坐的马陵川毫不客气地破口大骂。
  马陵川脸色平静,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场景。
  他在轻抿了一口茶水后,抬起头,眼神晦涩地说道:
  “魏大人,说够了吗?”
  “不够!”
  魏启文袖袍一甩,回过神来怒目而视,
  “你说,现在怎么交代?
  朱仙镇的名声若是因为此事臭了,你就是开封府、河南布政使司的罪人!”
  “魏大人,大帽子扣得倒是极为利索。”
  马陵川轻哼一声,
  “本官开展防汛有何不对?
  搜查集市、登船检查有何不对?
  若因为此事,引得那些商贾百姓嫉恨,哼那他们就是刁民!”
  魏启文没想到眼前之人居然如此厚颜无耻,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
  “马大人,本官不与你扯这么多,
  你告诉本官,何时能够消停?
  偌大一个漕运衙门,你我整日在为这点小事吵吵闹闹,
  河堤还修不修了?
  黄河水还治不治了?
  京城的李大人刚来,想必知道李大人是带着任务来到开封,
  为的就是等雨季过后修筑堤坝、水库,平灭水患。
  现在呢?
  丢下他一人去丈量水位、去巡堤,
  你我在这里吵吵闹闹,还闹成了这样一副难堪样子,
  这等事传出去,本官都觉得丢脸啊,
  你我这不是尸位素餐,这是什么?”
  马陵川被他说得脸色难看,放在一侧的拳头紧握,呼吸略有急促。
  “魏大人,事情什么时候结束不是你我说了算,
  你在这里与我大吼大叫无用。
  若是本官所做不满,大可以上禀布政使大人,由两位大人来秉公处置。”
  魏启文眼中闪过一丝恼火。
  若是能让布政使司的人出面,他又何必在这里大呼小叫呢?
  今日堵住了这么多的百姓与商贩,
  其中不乏背景深厚之人,早就已经将状告到了布政使司衙门。
  但偏偏,衙门无动于衷,
  像是什么都不知道,静静地看着漕运衙门内斗。
  马陵川将他的表情收于眼底,
  对于这位老对手,他心情复杂。
  虽然爱占一些便宜,但魏启文是个真做事之人。
  “魏大人,你我相识多年,也斗了许久。
  但今日这般事,本官说得不算,不能管也不敢管。
  我劝你一句,少掺和,少说话,
  事情过去之后,你我依旧高官俸禄,过得快活日子。”
  魏启文眼眸圆瞪,其中尽是血丝。
  他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但眼前之人在京中有靠山,他可没有!
  若是真的坐视不管,和稀泥不做任何表态,第一个死的就是他!
  正当他欲破口大骂之时,
  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连带着惊慌地呼喊:
  “不好了,决口了,决口了!!陈桥镇堤坝决口了!!”
  整个漕运衙门一下子陷入死寂,
  只有报信之人的呐喊在响动。
  正堂内落针可闻,魏启文与马陵川呆愣在原地,眼中闪过不可思议。
  魏启文的反应要快一些,他猛地指向马陵川,破口大骂:
  “妈的,看看你们干的好事,你可把老子害惨了!”
  说罢,不等马陵川回话,魏启文掉头就走,
  一边跑还一边脱官袍,
  很快就只剩下利索的内衬,速度步伐快了许多。
  “走走走,漕运衙门所有吏员去堤坝,
  不在的去家中叫,告知县城府衙,防止百姓流窜,
  让他们待在朱仙镇别动,这里是高地,不会淹!”
  他一边跑一边喊,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有了今日这一遭波折,朱仙镇内的流言蜚语是沸沸扬扬,
  若这个时候城内百姓乱了,那才是真正的弥天大祸。
  很快,马陵川也脱掉了繁琐的官袍,着急忙慌地跑了出来。
  他脸色同样难看,
  一颗心跌入谷底,心中一直叫唤着完了完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马陵川思绪片刻,狠狠一咬牙,朝着截然相反的地方跑去。
  马陵川快马加鞭,来到了朱仙镇府衙。
  这里以及附近的半条街都已经变成了唐敬业带来的两千军卒的驻地。
  门口的守卫也尽数换上了军卒,
  以至于马陵川这位布政使右参政来到这里,居然被阻拦在外。
  “马大人,军务在身,无令不得入内!”
  马陵川满脸茫然地看着阻拦他的两名军卒,眼中闪过荒谬:
  “放肆,本官堂堂三品官,进府衙还要你等准允?”
  说罢,他就准备强闯,但两名军卒却死死禁锢住他的手臂,让他不得寸进。
  这让马陵川气急败坏:
  “跋扈,跋扈至极!”
  “你们,现在去告诉唐敬业,
  他妈的发大水了,这次所有人都要玩完!!”
  他奋力挣扎着,破口大骂,连祖宗十八代都骂了出来,
  听得两名军卒面面相觑,脸色凝重。
  二人对视一眼,使了个眼色,一名军卒掉头就往衙门内跑。
  不一会儿,他又急匆匆地跑了出来:
  “大人有令,让马大人进来,只能他一人!”
  至此,两名军卒才将马陵川放开,甚至还报以微笑:
  “见谅,马大人。”
  对此,马陵川毫不领情,只是朝着一旁狠狠啐了一口,骂道:
  “丘八!!”
  不多时,兜兜转转的马陵川被领到了府衙后堂的地下。
  穿过阴暗潮湿的阶梯,打开漆黑的大铁门,
  扑面而来的血腥味让马陵川几乎作呕,连忙后退一步,扶着墙壁干呕。
  “什么玩意。”
  不过,很快马陵川就反应了过来,这是在严刑拷打今日抓获之人。
  无奈之下,马陵川强忍着恶心,捏着鼻子走了进去。
  为数不多的监牢都已经立上了刑架,
  一道道人影被绑在上面,有军卒使出各种手段,
  鞭子与血肉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他毛骨悚然。
  尤其是脚踩着血液干涸后的黏稠,更是让他恶心无比。
  他现在已经有些后悔,
  为什么要与这样一帮不择手段的人搅和在一起。
  不多时,他在牢狱的中央位置见到了唐敬业与唐兴邦。
  二人此刻手中各拿着一份文书,正在仔细端详。
  马陵川扫了一眼,从上面记录的格式来看,应当是一些口供。
  对于他们的淡然,马陵川感到了一股愤怒。
  他上前一步,目眦欲裂,狠狠瞪着眼前二人:
  “两位大人,陈桥镇堤坝垮了!!!”
  二人不为所动,唐敬业只是简单地扫了他一眼,嗤笑一声:
  “会淹没朱仙镇吗?”
  马陵川眉头紧皱:
  “唐将军是什么意思?莫非不淹没朱仙镇就没事了吗?”
  “会有什么事?”
  反倒是唐敬业满脸疑惑,向他反问。
  “唐将军,这几日搅动的风波让漕运衙门都没有好好做事,
  这才导致堤坝垮塌没有提前察觉,
  此事若是传到朝廷耳中,本官可就人头落地了!”
  马陵川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对于眼前二人愈发不满,
  甚至心中涌出一个猜测,不会是被当作弃子了吧
  唐敬业笑着摇了摇头:
  “治水一事朝廷看重的是李至刚,
  这段日子也是他在操持巡河,堤坝垮塌不是他的失守吗?
  怎么会与马大人扯上关系?”
  马陵川眼睛猛地瞪大:
  “将军,本官是漕运衙门督粮官,
  不仅要维持运粮,还要维持河道治水,
  现在堤坝垮了,怎么会与本官没有干系?”
  “哈哈哈哈。”
  唐敬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马大人,与你有没有关系不是你说了算,
  只要朝堂上有人肯为你说话,这事与你有何干系?
  放心吧,只要这次事成,你有大功一件!”
  马陵川听出了他言语中的深意,
  也察觉到了他神情的变化,远没有傍晚时那般暴躁。
  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事情有进展了?”
  “有,大大的进展!”
  唐敬业畅快地笑了,将手中文书甩了过去:
  “看看吧,咱们今日抓的人都是先遣的探子,
  真正的船还在后面,快的话明后两日就能到了。”
  马陵川眼眉微抬,闪过一丝喜色,
  仔细看向手中文书,其中每一个字都不错过。
  很快他脸色的喜色开始扩散,
  虽然不知道货物是什么,但想来也是万分重要。
  此事一成,或许今日水患真能得到庇护甚至升官发财也说不准啊。
  一下子,马陵川便没有先前那般愤怒了。
  如今官位保住了,事情也有进展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唐兴邦放下手中文书,看向马陵川,沉声道:
  “马大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么多人被抓了,他们一定会察觉,
  所以我们要快些行动。”
  马陵川也知道此人是此事主导,也将文书放了下来:
  “唐大人说得对,应当快些行动。”
  “嗯,那就请马大人调二十艘船给我等,
  我们水陆并进,上前截杀,以免迟则生变。”
  马陵川的脸色猛地僵硬,
  刚刚咧开的笑容一点点消失,眼里的光似乎也慢慢隐去:
  “唐大人,陈桥镇堤坝决口了,
  三司衙门会万分关注此事,一应船只要用到水患之上,
  二十艘船本官去哪里调啊,
  若是那么一两艘,本官还能想想办法。”
  牢狱中的气氛陡然凝固,
  两位唐姓大人脸上笑容同样收敛,脸色一板,
  阴恻恻地盯着马陵川,迟迟没有说话。
  马陵川顷刻间满头大汗,浑身紧张,汗毛都一点点竖起:
  “大大人,将军,真的没有办法抽调如此多的船,
  已经惹出了这么大的祸事,再将救灾的船调走,于情于理都无法交代啊。”
  唐兴邦冷冷地看着他,淡淡开口:
  “那就要看马大人想保自己的命还是灾民的命了。”
  唐敬业也在这个时候开口:
  “死一千也是死,死两千也是死,
  对于马大人而言,不过是一个账目,
  但马达人的命可只有一条,
  如何做,马大人可要想好了。”
  马陵川脸色大变,心中叫苦不迭,
  前有猛虎,后有豺狼,进退两难!
  他发现自己好像进了一个不能回头的深坑,只能被这么一点点引诱着坠落悬崖。
  但想到与二人撕破脸皮的后果,又让他望而生畏。
  到了那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内外交困
  “呼呼.”
  思忖了许久,马陵川眼中闪过一丝狠辣,狠狠地攥紧拳头:
  “本官会调二十艘船给两位大人,
  对外宣称是军卒参与救济灾民,
  还希望两位大人能在事成之后,顺手捞一些灾民,
  对三司,对朝廷也好有个交代,
  若是两位大人不答应,这船您二位就带不走。”
  唐敬业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放心吧马大人,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不论如何,我们都会维持大船不倾覆,
  事成之后,您就等着升官发财吧。
  对了,您的家世在当地也算显赫,但想要登堂入室还差得远。
  这样吧,明年马大人的儿子参与科举,
  我等许诺您一个进士,如何?”
  顷刻之间,马陵川呼吸屏住,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原本只许诺一个举人,现在变成了进士.
  心中的天平几乎在一瞬间倾斜。
  一个进士,至少能够保持百年不破家,说是丹书铁券也不为过。
  “多谢两位大人,漕运衙门与三司之事,
  本官尽力纠缠,还请两位大人速去速回。”
  “放心,既然已经找到了人,就断然没有让他们逃走的道理。”
  唐兴邦眼神阴寒,凶光毕露。
  半个时辰后,停靠在朱仙镇港口的二十余艘官船带着千余军卒,朝着北方而去。
  而在岸上,同样有着千余名军卒沿官道向北而去。
  这让许多在这里面面相觑等候的商船惊诧不已,
  这是怎么了?
  这个时候,急促的马蹄声自港口外响起,
  宋越骑着战马飞奔而来,脸色严峻。
  还不等进入港口,他就已经开始大喊:
  “立刻解除封锁,朱仙镇所有靠港船只尽快离港,向南而行!”
  正当众人面露疑惑,不知道发生什么之时,
  他接下来的大喊,却让所有人脸色大变:
  “上游暴雨,水位将要暴涨,
  朱仙镇所有官船军资,调配陈桥镇堤坝处,填补缺口,
  除却必要留守吏员之外,所有人都去!!”
  决口了?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朱仙镇港口都陷入了一片恐慌。
  不少船家反应飞速,连忙起锚前行,
  能跑多快跑多快,反正前方拥堵的船只已经不见。
  虽说朱仙镇所在河道是支流,受到影响的可能很小,但这也不保险。
  要快速离开黄河流经的水域,不仅是为了保全自身,也为了保全货物。
  他们是知道的,灾民可什么都不怕。
  正当宋越来回嚷嚷之时,一名吏员哭着喊着奔了过来:
  “大人,船,船都被开走了,储备的物资也被带走大半。”
  “什么?船被开走了?谁开的!!”
  宋越声音猛地拔高不止八个声调,五官都变得狰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