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练将之法,这里是刘府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5-03-12 01:29      字数:4738
  第534章 练将之法,这里是刘府
  随着时间悄然流逝,大殿内鸦雀无声,
  唯有上首的陆云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他声音洪亮,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讲台上的茶水添了一轮又一轮!
  台下众人个个聚精会神地埋头记录,脸上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到了最后,位于最前方的诸多勋贵都觉得陆云逸说得极有道理,开始命人纷纷记录,
  尤其是对于军队中层将领的定位,十分清晰!
  蓝玉坐在最前方,脸上写满了欣慰。
  作为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老将,
  他知道如今军中的一些中层将领,都是从战火纷飞的混乱岁月中一路拼杀出来的,在战事中逐渐成长。
  然而,当下南北方两大劲敌已被打得元气大伤,
  曾经忙碌的都督府也肉眼可见地清闲了下来。
  在这相对和平的时期,一个严峻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
  没有了实战磨砺,军卒和将领们该如何继续成长?
  而在此时,都督府才刚刚有些意识到,
  不能再像以往那般走野路子,必须要有一个可以依靠、成体系地培养军官的法子。
  这才能让日后的大明军伍不至于衰弱,也不至于武备废弛。
  而现在,现成的法子就在眼前,蓝玉如何不欣喜。
  一旁的沐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
  他轻轻歪着头,压低声音对蓝玉说:
  “怎么样,我这女婿够敏锐吧?
  咱们还没来得及商议此事,他就已经想出了解决之道。”
  蓝玉瞥了沐英一眼,看他那沾沾自喜的模样,
  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搭理他。
  沐英丝毫不见外,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
  “都督府应该依照这个方法,大力培养各地的千户以及指挥使。
  否则,一旦战事再起,这些将领们一问三不知,仗还怎么打?
  这次北征结束后,务必将此事提上日程。
  打了这么多年仗,我现在愈发觉得,
  凡事都得有规矩,按章程办事,这样才能稳扎稳打。”
  “几年前我就说过此事,可你们一个个都只顾守着自己的地盘,根本不听。”
  蓝玉毫不客气地数落道。
  沐英笑着回应:
  “那时候还在打仗,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哪有工夫伺候你?
  现在不同了,战事平息,军卒们都闲了下来,
  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
  既让他们学到真本事,又能让他们有事可做,安稳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二人交谈正酣,魏国公徐辉祖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打算回去后深入钻研一番。
  “你觉得呢?”蓝玉突然将目光转向徐辉祖。
  “我?”徐辉祖微微一怔,脸色闪过一丝异样,不过他很快整理好思绪,沉稳回答:
  “还是要有规矩,至少都督府要尽快制定出一套完善章程。
  允恭曾跟我说,在陆云逸的麾下,
  所有军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划分,
  单单一个千户的职责就写满了两大张纸,详细罗列了各项必须执行的军务。
  百户的职责相对少一些,那也有一页纸。
  他说,这些规矩一旦落实到位,不管大家愿不愿意,都必须严格执行。
  而只要切实执行了,就能有所提升。
  毕竟,这些规矩都是陆云逸定的,他的本事要远超一般千户。
  都督府若要制定规矩,其中条文绝不能由普通参谋来拟定,
  而应该由身经百战的勋贵们共同商讨制定,
  这样才能站高望低,一揽全局,真正发挥作用。”
  蓝玉与沐英听后,脸色变得有些怪异。
  蓝玉白了徐辉祖一眼:
  “问你该如何实施,可不是让你给我们安排一堆活儿。
  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暂且这么定下来,回去后再仔细研究。
  颍国公马上就要回来了,到时候把他也拉进来一起商议。”
  沐英突然笑了起来:
  “颍国公年纪这么大了,到时候他又该抱怨了。”
  “能者多劳嘛,军中的老大哥总得为军队发展出份力。
  另外等事情初步确定下来后,把方案送给宋国公看看,让他也参与进来,出出主意。
  他整日练兵,估计都快憋闷坏了。”蓝玉有条不紊地说道。
  魏国公徐辉祖脸色凝重,低声提醒道:
  “大将军,这件事是不是应该请陛下定夺?”
  “你说的是制定方略,还是询问宋国公的意见?”
  “询问宋国公的意见。”
  蓝玉明白他的顾虑,摇了摇头说:
  “陛下与太子殿下都希望看到以老带新的好局面。
  宋国公征战多年,有不少压箱底的本事,陛下也乐见其成他出来传授。
  等回去后,你上一封折子问问陛下的意见”
  徐辉祖暗自叫苦,怎么这事又落到我头上了?
  沐英见他这副无奈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舒畅。
  讲课从申时初一直持续到酉时初,
  当陆云逸从讲台上从容走下时,大殿内依旧寂静无声,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但随着蓝玉和沐英率先抬手鼓掌,
  清脆的掌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越来越多的掌声接踵而至,如潮水般迅速填满了整个国子监大殿。
  一道道炽热目光纷纷投向陆云逸,眼中满是钦佩赞赏。
  当然,在这些目光中,也有一些人脸色凝重,思绪万千。
  一些人始终认为陆云逸只是运气好,遇到了一位赏识他的好上司。
  但今日听了他这一番讲解,这些人彻底改变了看法,
  笃定这绝非仅仅靠运气,而是凭借着真才实学和本事。
  试问,如果陆云逸在他们的麾下,
  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提拔重用这样的人才。
  毕竟,谁能拒绝一个做事认真负责、事事考虑周全,还有一套完备理论支撑的下属呢?
  回到座位上,一名侍者恭敬递来了一条冰镇毛巾,
  陆云逸伸手接过,用力擦了擦脸,顿感心中的燥热消散,
  久违的清凉之感从心底缓缓弥漫。
  一旁的张铨看向陆云逸的眼神,
  已不再是以往那种看待后辈的目光,而是多了几分佩服。
  他能在都督府担任佥事,靠的是多年积累的深厚军功和强硬靠山。
  但要说打仗的真本事,他现在年事已高,面对许多战事,
  他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甚至看不懂其中门道。
  就拿麓川战事来说,沐英与陆云逸指挥骑兵进行横跨数地的大范围腾挪,
  他敢肯定,都督府中有一半的佥事都不明白其中如何操持,
  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今日听了陆云逸的一番讲解,张铨感慨万千,
  江山代有才人出!
  “云逸啊,你说的这套东西,我家那小子也能学吗?”
  张铨压低声音,还特意用身体遮挡住旁人视线,
  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人炽热的目光,
  显然这些人打的是一样的主意。
  陆云逸把毛巾还给侍者,
  又拿起一大壶茶水,猛喝了一口,长舒一口气后回答道:
  “张大人,这是前军斥候部军中必备的章程,
  要是学不会,可做不好军中千户。”
  “好好.好啊!”
  张铨心中喜悦难以抑制,连连点头。
  他忽然又有些担心,连忙提醒道:
  “云逸啊,看在咱们的交情上,千户的位置一定要给我家那小子留一个,
  调令的流程已经在走了,可千万别让人抢了先。”
  陆云逸有些无奈,前军斥候部有许多人因这次的功绩获得了晋升,
  一些军官的职位也由此变得炙手可热,许多人争抢。
  “放心吧,张大人,下官既然答应了,就绝不会食言。
  这次的诸多人事分配,还得多谢张大人从中操持。”
  “哎~这算什么,他们的军功摆在那儿,
  本就该升职,本官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张铨十分高兴,双手合在胸前,靠在椅背上,不停地轻轻拍着。
  不仅是因为自家小子有了好的前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
  他和陆云逸有了联系,也算是结交了一位朋友。
  这种关系在官场上尤为重要,日后若有什么好事,他也能参与其中。
  张铨又想起一件事,低声说道:
  “昨日我听说下乡军卒和吏员有所伤亡,有人打着朝廷的旗号从中阻拦?”
  陆云逸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好几个县衙都接到了诉状。”
  “无妨,此事交给我来处理。
  应天府尹高守曾与我一同在青州营建齐王府,算是故交。
  他为人处世极为圆滑,此事落在他手中,
  按他的处置.肯定是各打五十大板。
  但既然是自己人,就不能这么处理。
  不论是死去的军卒和吏员,还是遭受阻挠的吏员,都会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
  陆云逸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连忙拱手致谢:
  “多谢张大人了!”
  “哎,别客气,这是应该的。
  对了,明日都督府准备在小校场对这些年轻军卒进行考核,你要来吗?”
  陆云逸想到了朱棣交代自己办的事,便轻轻点了点头:
  “肯定要来,军中的年轻军卒,总得看看他们的真实水平。”
  “极好,极好!”
  夕阳西下,昏黄的阳光如轻纱般洋洋洒洒地落在国子监中,
  渐渐地消弭了夏日的酷热暑气,
  为这里增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祥和。
  今日授课结束,千余人井然有序地离开大殿,
  原本安静的庭院瞬间变得喧闹起来。
  一些外地来的年轻军卒们热火朝天地争论。
  一些外族使臣脸色凝重,陷入沉思,
  仔细琢磨着如何将这些练将法子带回国内。
  就连一些前来旁听的国子监学子,也都深感震撼,
  觉得当兵打仗果然不是一件易事。
  人群开始在国子监的前院汇聚,
  此时正值国子监散课的时间,
  一些手拿书本的学子从大殿内鱼贯而出,
  两股人流交织在一起,缓缓挤向前方宽敞大门。
  阳光在此刻汇聚,柔和地洒落在他们身上,人影攒动、意境非凡。
  落在后面的陆云逸望着这一幕,
  心中涌起一股命运使然的感慨,眼神渐渐变得有些空洞。
  沐楚婷跟在他身旁,轻声问道:
  “夫君,要回家了吗?”
  陆云逸思索片刻后说:
  “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去处理一些事情,今天可能会晚些回家。”
  沐楚婷乖巧地点了点头:
  “夫君去吧,注意安全。”
  “好”
  在国子监门口,陆云逸与沐楚婷依依分别。
  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的刘黑鹰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云儿哥,我还是留在大宁啊!”
  陆云逸看着他那火急火燎的模样,无奈地笑了笑:
  “这不是你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的吗?”
  刘黑鹰眼睛瞪得大大的,连连点头:
  “大宁好啊!!”
  “行了,上马,带你去个地方。”
  陆云逸径直走到战马旁,一跃而上,朝着刘黑鹰抬了抬下巴示意。
  刘黑鹰迅速翻身上马,一行人迅速离开国子监。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了大工坊彰德街。
  这里是城中权贵的聚居之地,街道宽阔平坦,地上铺着整齐的青石板,洁净得一尘不染。
  一栋栋气派的府邸前摆放着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还有神情警惕的护卫在门口值守。
  一进入这里,便能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云儿哥,找到刺杀的凶手了?我们是来报仇的?”
  刘黑鹰清楚地记得,俞启纶就住在这条街上的十五号。
  陆云逸骑在战马上,白了他一眼:
  “整天就想着打打杀杀,像什么样子?
  城外的叛党自有朝廷惩处,与我们无关。”
  “那那来这儿干什么?”刘黑鹰眼中满是疑惑。
  陆云逸没有回答,很快一行人在彰德街四号停了下来。
  相比于别处,这里显得格外规整,
  就连门前的漆黑大门都被擦拭得锃亮,墙壁也重新粉刷过,看不到一丝灰尘。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匾额空空如也。
  陆云逸看着前方干净整洁的台阶和门扉,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看向刘黑鹰,问道:
  “这栋宅子怎么样?”
  刘黑鹰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看了看四周,满意地点点头:
  “自然是极好的。这里是权贵云集之地,又地处繁华地段,
  要是卖的话,肯定不便宜。”
  陆云逸轻笑一声,随手将马袋中的一个小包裹扔了过去:
  “接着,这里的房舍不卖,就算卖也没人敢买。
  左邻右舍住的都是权贵,普通商贾哪敢来这儿。”
  刘黑鹰眼疾手快地接住包裹,觉得这话十分在理。
  他打开包裹,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串钥匙和一张规整完好的地契。
  他的眼睛猛地瞪大:
  “云儿哥,这?”
  陆云逸笑着解释道:
  “这是朝中赏赐的宅院,四进,宫中已经派人来打扫过了。
  以前这是永嘉侯朱亮祖的宅子,
  自从洪武十三年他被削爵后,就一直空在这儿,
  送你了,以后这里就是刘府了。”
  “啊?”
  刘黑鹰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呼吸猛地屏住,
  怔怔地望着前方那座气势恢宏的府邸。
  周遭一些亲卫也都露出震惊!
  “云儿哥,给我的?”
  “不然呢?”
  陆云逸翻身下马,双手叉腰,看着前方的府邸说道,
  “我在京中已经有住处了,宅院空着就是浪费。
  咱们弟兄南征北战,虽说不一定都留在应天,
  但在应天也得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然可会被人小瞧了。
  再者,解语也快到了,拿了人家的青楼,总不能还住人家的房子吧。”
  刘黑鹰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不停地挠着头,嘿嘿直笑。
  “云儿哥,多谢了!”
  这次轮到陆云逸面露诧异,歪着身子看向他:
  “你不跟我客气客气?”
  刘黑鹰的笑容瞬间收敛,转而露出一副难为情、欲拒还迎的模样:
  “云儿哥,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不知为何,看到他这副模样,
  陆云逸没忍住,突然笑了起来,给了他一拳:
  “滚一边儿去,真够恶心的!”
  “哈哈哈哈。”
  刘黑鹰也跟着大笑起来。
  “走,进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布置的,别到时候人来了,只能睡床板。”
  陆云逸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大门走去。
  来到门前站定后,见刘黑鹰还愣在那儿,便骂道:
  “你还傻站着干什么,开门啊!”
  “啊哦.”
  刘黑鹰这才回过神来,傻笑着上前开门,一边开一边说:
  “都忘了这是刘府了,罪过罪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