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急火攻心,敷衍塞责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5-01-17 13:53      字数:4841
  第413章 急火攻心,敷衍塞责
  一个时辰后,宜良县衙前所未有的忙碌,
  不知多少吏员进进出出,走路带风。
  县衙旁不大的广场上堆满了粮草,以及陆陆续续赶来的板车。
  为了这一次救济灾民,罗渊已经下了命令,
  调集县城内所有车子,牛车、驴车、骡车、但凡是能动的,都要拿出来。
  甚至,还从肉馆中带走了两匹将要被宰杀的跛脚马,
  他想得很简单,跛脚马虽然走得慢,
  但却是一个表忠心的好东西,能够以此来证明宜良县已经竭尽全力!
  到时,布政使司的大人以及曹国公等人见到,定然大喜!
  可很快,越来越多的粮食开始汇聚,
  但骡车驴车却越来越少,
  而且征调的民夫以及大夫伙夫,都不见踪影。
  这让罗渊眉头紧皱,心里咯噔一下,有股不祥的预感涌了出来。
  他看向前方,招呼过来了正在指挥的师爷。
  师爷见到后吩咐旁边的吏员接替他的活计,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脸上肥肉不停甩动,额头带着大汗。
  “明公.什么事?”
  “车呢?”罗渊见他如此模样,摇了摇头,没有说重话。
  “什么?”
  师爷一愣,转头看去,
  广场东侧已经摆满了用麻袋装的粮食,几名衙役在守候,
  西侧本应是安排车马的地方,
  但此刻除了正在装车的十几辆驴车,
  只剩下不到十辆板车,其中还有两个是跛脚马。
  这让他震惊不已,连忙开口:
  “明公.刚刚刚刚他们还在这的?莫不是装了粮食走了?”
  “放屁,本县刚刚就在县衙门口,一辆车都没有过去!”
  罗渊破口大骂,深吸了一口气。
  他此刻清楚地知道,出岔子了!!
  师爷此刻也慌张起来,抬起头看了看时辰,
  如今太阳就要落山,京军的人想必也快来了,
  原本准备的一百辆车运三趟,现在连二十辆车都没有,如何能行?
  “明公,您不要着急,我这就去找,
  您放心,我已经跟吏员们来回嘱咐过了,不会出岔子的。”
  罗渊眉心狂跳,干瘦的手臂上青筋毕露,骂道:
  “不会个屁,已经出岔子了,
  一个时辰都快过去了,粮都搬出来了,车还没到!
  难不成四条腿的牲口,走得比两条腿的人还慢?”
  直到这时,师爷心中再也没有侥幸,满脸愤怒,咬牙切齿:
  “明公,胆大包天啊!”
  周遭一些吏员发现了二人的怪异,纷纷将眸子投了过来,
  罗渊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周遭吏员眼中,都带着一丝丝淡淡的嘲讽。
  尤其是那些正在搬运粮食的吏员,他们的动作为何那么慢?
  莫大的愤怒笼罩了他,
  苍老浑浊的眼眸顷刻间布满血丝,脸上沟壑纵横,一道道山川蠕动。
  他已经知道是谁在搞鬼了,定然是当地的士绅员外。
  想到刚刚在衙房中的一幕,
  罗渊身体微微摇晃,气血上涌,让他站不稳当。
  “明公!”
  一旁的师爷见状,连忙上前搀扶,同时将脑袋低下,隐晦地打量四周,
  在这一时间,他见到了不止一人嘴角勾起,像是在笑。
  师爷打了个哆嗦,连忙将眼睛收了回来,他怕见到更多的人露出此等表情。
  “明公,要不要不先答应他们吧,
  咱们两个外来户,斗不过他们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罗渊脸上初起涨红,但很快就变得惨白,面无血色:
  “不行!车马没来不要紧,先找人,
  伙夫与大夫都找来,他们可以骑马走!”
  听着他的声音越来越弱,师爷几乎都要哭了出来,连连摇头:
  “大人,他们不会来的
  县里医馆一共两家,都是王员外的族中人,一些医者也大多是他的徒子徒孙,
  他一声令下,旁人怎么敢来。”
  罗渊胡子微微颤抖,手掌慢慢抬了起来,颤抖着指向城中,
  “伙夫.”
  就在这时,一旁传来了一声略显清淡的声音,中气十足:
  “本官听闻,前任提学向老先生今日过六十大寿,
  城中有名的厨子伙夫都去了城外庄子,不在城内。”
  罗渊与师爷循声望去,
  只见一名三十余岁,长相英俊,身穿绿色官袍的中年人慢慢走了进来。
  是县丞向丹青。
  罗渊呼吸愈发急促,师爷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向大人,向老先生高寿,我家明公怎么不知。”
  向丹青笑了笑,淡淡开口:
  “伯父本无意大张旗鼓举办,
  但奈何我等小辈想要尽一份孝心,便偷偷摸摸办了,想要给伯父一个惊喜。”
  “况且.”向丹青颇有深意地看了二人一眼,轻笑一声:
  “今日所去的,都是宜良县本地人,说的都是乡话,
  若是罗大人前去,这话说起来可能会有几分别扭。”
  说着,他极为夸张地摆了摆手,像是受到了惊吓:
  “罗大人莫怪,下官口无遮拦,并没有嫌弃罗大人外乡人身份的意思。”
  此话不说还好,越说,罗渊的呼吸越是急促,
  师爷也连忙低下头,以掩盖眼中憋屈。
  忽然,师爷猛然觉得身边一个东西倒下了,
  定睛一看,竟然是明公!
  罗县令重重摔在地上,脸色猛然间变得蜡黄,嘴角还有着一丝丝鲜血,随着呼吸还在不停地喷吐血沫。
  “明公!!!”
  师爷发出了一声惊呼,连忙扑了上去。
  一旁,向丹青怔怔地看着这一幕,也有些慌乱神,
  眼神不复先前那般无所顾忌,双手也不知道放哪好。
  原本看起来繁忙的诸多吏员第一时间将脑袋转了过来,
  对于此等局面,也有一些惊愕。
  “大夫,找大夫!”
  师爷拿出手帕,不停地在罗渊嘴上抹动,很快他的脸便了,看起来颇为狼狈。
  直到此时,向丹青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朝着身旁的两名吏员喊道:
  “去,找大夫!!”
  他此刻也有些慌乱,
  一个县令若是被活生生气死了,布政使司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只要稍稍那么一查,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这时,略带急促的马蹄声从街道尽头传来,
  咚咚咚的响个不停,惊走了不知多少在房舍上停留的飞鸟。
  声音一出,所有人都将眸子投了过去。
  师爷也同样如此,
  突然!他感觉到手臂一痛,
  低头一看,只见原本倒在地上的县令罗渊睁开了半只眼睛,
  脸色依旧蜡黄,但眉头不似先前那般紧皱。
  师爷的瞳孔猛地放大,顷刻间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咽了两口唾沫,
  他视线四处打量,见所有人都看向了街道尽头,
  他这才放下心来,慢慢低头。
  很快他就听到了县令大人细若蚊吟的虚弱声音:
  “不用管我,不要告状,表现得憋屈点.”
  师爷猛地将脑袋向后一缩,眼睛瞪大,
  却见县令大人已经将眼睛闭上,
  原本舒缓的眉头以及脸上沟壑重新聚了起来,
  眼见进气不如出气多。
  这让师爷暗暗震惊,心中惊呼:
  “大人什么时候练就了如此本事?”
  正当他诧异之际,街道尽头终于出现了一队黑甲骑兵,
  高大的战马仰着脖子,发出阵阵嘶鸣,
  其上黑甲军卒眼神锐利,带着浓郁的肃杀。
  领头将领年轻无比,脸颊上带着长途奔袭独有的干裂,但还能看到他有些白皙的皮肤。
  徐增寿隔着很远就看到了广场上的怪异场景,也能感受到怪异氛围,
  似乎,对自己带兵前来,感到诧异,好像还有一些害怕。
  徐增寿扯了扯缰绳,手掌慢慢抬起,
  马蹄声越来越慢,最后都停在了广场正对着的青石板路上,
  将近五百骑将此处堵得满满当当,密不透风。隔着很远,都让吏员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凶煞之气。
  徐增寿看向倒在地上的青袍官员,又看向另一旁的青袍官员,
  他眼神一闪,收起了先前准备好的话,转而开口道:
  “本将应天卫指挥佥事徐增寿,宜良县令何在?”
  此话一出,不禁让在场的诸多吏员以及官员一愣,
  连带着让后方军卒都猛地一愣,随即面露古怪。
  这么多日的朝夕相处,他们居然忘了大人还有这样一层身份.
  徐增寿第一次如此正大光明地报上家门,还有些拘谨,
  若是可以,还是军中百户做得舒服。
  向丹青心中一惊,连忙上前,用力躬身:
  “下官宜良县丞向丹青见过徐将军,
  县令大人心力交瘁,急火攻心,已然病倒,
  若副将军有什么交代,还请尽管吩咐。”
  徐增寿上下打量着向丹青,脸色虽然稚嫩,但打了将近两年仗,自带一股威势,
  他又看向倒在地上的青袍老者,问道:
  “他是县令?”
  6=9+
  “正是,为了救治灾民,罗大人殚精竭虑,费劲忙活,无奈年事已高,这才心力交瘁。”
  向丹青一边说一边想着,
  应天卫的指挥佥事,如此年轻.想必又是一条过江龙,家世定然不凡。
  徐增寿第一次遇到此等场面,想了想,沉声开口:
  “罗县令辛苦了,等三司来人,本将会给你请功。”
  说完后,徐增寿盯着向丹青:
  “现在,还请向大人配合我军运送粮草药材以及大夫。”
  啊?
  向丹青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之而来的便是浓浓的懊悔。
  县令倒下了,接过担子的,可不就是他这个县丞。
  “这这.”
  向丹青支支吾吾,一时间想不出理由如何推辞,
  “怎么?还未准备好?”
  徐增寿侧了侧脑袋,看着广场上一袋袋的粮食,出声质问。
  “不不不不,已经准备好了,
  但.但没有运粮的车马只.只有这些了。”
  “什么?”
  徐增寿眉头微皱:
  “偌大一个宜良县,连五十辆驴车都没有?”
  浓浓的凶悍气势几乎要将向丹青压垮,
  尤其是那愈发靠近的巨大马头,让他已经能感受到其中喷吐的热气。
  向丹青在脑海中快速思索,心一狠,牙一咬,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不能退!
  向丹青心一狠,沉声开口:
  “回禀将军,有的.
  但如今刚刚开春,车马都在县外运送青苗,腾不出来,
  如今,县内能够用的车,不到二十辆。”
  “不到二十?”
  徐增寿满脸荒唐,若是两年前这个数字他定然坚信不疑,
  但打了两年仗,长了见识,
  一个溃军队伍的粮车,也不止二十。
  现一个安康富足的县城,只有二十辆车可用?
  荒唐!
  徐增寿觉得眼前之人在糊弄傻子,
  他眼中闪过一丝煞气,右手无意识地握在了腰间长刀之上,
  见他如此模样,其身后的军卒也将手掌握住长刀,
  眸光变得锐利,气势一点点升腾。
  气氛的变化就在那么一瞬间,
  向丹青自然也不是傻子,心中闪过慌乱,连忙开口:
  “将军.将军您先在这里等一等,
  下官已经派人去城外找车,很快,很快就能找回来。”
  徐增寿气息舒缓了一些,狐疑地打量着他,深吸了一口气:
  “还请向大人告知,需要多久。”
  “半个.一个时辰!!”
  “不行,那时天都黑了,半个时辰。”
  徐增寿声音斩钉截铁,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开口:
  “大夫以及伙夫民夫何在?
  民夫跟随粮车前往,大夫以及伙夫,我部军卒提前运送。”
  “这”
  向丹青支支吾吾,面露难色,
  无奈之下,又将刚刚大寿的说辞,说了一遍.
  至此,徐增寿算是明白了,先前的一切说法都是说辞!
  前方灾民以及堆积,一行人都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后方还在相互推诿!
  这让他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股火!
  徐增寿刀锋出鞘三寸,精铁摩擦的声音在此等寂静氛围中格外明显,
  “本将再问你一次,赈灾的粮食以及人马什么时候能准备。”
  向丹青看向前方出鞘长刀,嘴唇发干,抿了抿嘴,
  “我真是闲的,何必来掺和这等事!!”
  他看向徐增寿,结结巴巴说道:
  “半半个时辰!!”
  “好!”徐增寿声音猛地拔高:
  “本将就等你半个时辰。”
  说着,徐增寿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硕大崭新的令牌,放在身前:
  “看好了,这是魏国公的腰牌,赈灾的事情若是办不好,尔等就等着下大狱吧!”
  哗——
  场面一片哗然,先前是曹国公,这次怎么又来了魏国公
  向丹青只觉得自己的小腿都在颤抖,
  前些日子的邸报他也看了,魏国公徐辉祖承袭爵位,
  眼前这年轻人也姓徐,不会是本家吧。
  向丹青眼前一黑,此生他做得最后悔的事,就是前来此处耀武扬威!
  见那年轻人还在盯着自己,向丹青连连拱手:
  “还请徐将军放心,下官这就去准备!!”
  向丹青匆忙跑开,急匆匆地朝着衙门中行去!
  不多时,他在正堂见到了正在品茶的陈员外与刘员外,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京军来人了,
  来的还是一个指挥佥事,拿着魏国公的腰牌!!”
  “什么?”
  陈员外与刘员外心里咯噔一下,原先畅快的心情顷刻间消失不见。
  “你怎么知道的?”陈员外连忙问道。
  “我我.唉!”
  向丹青支支吾吾,发出了一声叹息,将先前之事说了出来。
  最后,陈员外有些呆滞地看着向丹青,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什么时候耍威风不行,偏偏这个时候耍?”
  陈员外的声音拔高了八个声调。
  向丹青如丧考妣:“我也不知道那罗渊会突然急火攻心啊,
  现在这个烂摊子到了我手上,该怎么办?”
  “怎么办?继续办!”
  一旁的刘员外猛地蹿了起来,掷地有声:
  “魏国公又怎么了,山高皇帝远,应天的国公还管不了宜良的民!”
  一旁的陈员外也咬了咬牙,沉声开口:
  “对,现在罗渊急火攻心,一把年纪了能不能挺过去还是两说,
  咱们不能接这个烂摊子,不能办,继续拖着,
  到时候将什么事都推到罗渊身上。
  等新县令来,还不是任由我们拿捏,说多少就是多少!
  另外,抓紧将此事告知乡里,让他们快些来。”
  向丹青呼吸略显急促,最后也豁出去了,
  “好,那就拖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半个时辰眨眼间过去,
  广场前的徐增寿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车马没有、大夫没有、伙夫没有,
  场中唯一变化的,只是那些干活磨磨蹭蹭的吏员,终于将十八辆驴车以及两辆跛脚马车装好。
  徐增寿蹭的一声站起来,骂道:
  “搞的什么鬼!!”
  “来人,冲进府衙,将那个向什么玩意,给我抓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