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甘薯在哪里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4-12-11 09:32      字数:4615
  第325章 甘薯在哪里
  半个时辰后,陆云逸留下了三两银子,
  带着一众军卒以及沐楚婷走出了养济院。
  怀揣着银子跟随的尹浩然显得惴惴不安,
  没有拿到银子的喜悦,反而心绪沉重到了极点。
  一行人来到门前,看着依旧被军卒牢牢看守的白水街,
  陆云逸想起了一件事,看向尹浩然,问道:
  “是先有得养济院,还是先有的这些市虎?”
  尹浩然强行压制住心中莫名的哀伤,轻声开口:
  “回禀大人,是先有的养济院,
  陛下兴建养济院后,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这里,希望能进入其中,
  但.养济院不能收这么多人,
  他们便留在了这里,
  慢慢地,就变成了此等模样。”
  说着,尹浩然从怀中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册子,小心递了过去,
  他轻轻揉捏着眼角的水珠,脸上挤出了一些笑容:
  “陆将军,很少有大人会来到这,
  您是官职最高之人,也是最和善之人,小人心中感激万分。
  这本册子还请您收下。”
  陆云逸看着有些泛黄的册子,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是?”
  尹浩然笑着挠了挠头,似是有些不好意思,
  “陆将军,这是小人修撰的史书。”
  “史书?”
  陆云逸眼神愈发古怪,沐楚婷也将眸子投了过来,面露诧异
  察觉到二人怪异的目光,尹浩然连连摆手:
  “大人,不是您想的那种史书,
  是养济院的史书,上面记了养济院的每一个人,
  也记载了养济院自从开设以来的每一件事。
  朝廷的史书记录的都是朝廷大事,
  养济院的史书,记载的是我们的事。”
  陆云逸猛然间觉得手中册子厚重了一些,沉甸甸的。
  “养济院开设你就在了?”
  “小人腿脚不好,被上官安排在此,一待就是好些年。”
  陆云逸点了点头,养济院是洪武五年开始设立,
  但云南是洪武十五年才打下来,七年,也足够多了。
  “这史书给我,是想?”
  尹浩然露出几分腼腆:
  “将军不要误会,小人的身体不好,还不知能活到什么时候,
  这本史书交给大人,至少算有个去处,
  放在我手中.只会与我一同进入棺材。”
  陆云逸听后轻轻点了点头,神情郑重了几分,
  “本将知道了,这本史书我会看的,也会珍藏起来,劳烦你照顾好春娘。”
  “还请将军放心,春娘极为能干,院中的人都很佩服她。”
  马车缓缓驶离白水街,随行的诸多军伍也开始一点点撤离,
  原本躲起来的诸多百姓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
  遥遥看着那愈发远去的车队,眼中闪过一丝畏惧。
  不过很快,白水街就恢复了喧闹,
  空气中的怪味似乎也开始重新弥漫。
  马车内,陆云逸与沐楚婷相邻而坐,
  马车摇摇晃晃,二人的身子也随之摇摇晃晃,
  但不同的是,二人的心绪都没有来时那般轻快,变得沉重万分。
  沐楚婷侧头看了看夫君,轻声开口:
  “夫君.为何不留下一些银子。”
  陆云逸淡淡开口:
  “都司有都司的规矩,布政使司同样有布政使司的规矩,
  大理府与养济院,同样有规矩,
  我等作为外人,贸然插手不是在救人,而是害人。”
  沐楚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有些不理解。
  陆云逸却没有再解释,而是从一侧匣子中抽出点心递了过去:
  “养济院的事大理府衙会处置的,轮不到咱们插手,吃些东西吧。”
  沐楚婷乖巧地点了点头,接过了糕点。
  可当她看到那精美糕点时,不由得愣住了,
  想到了那一碗带着麸皮的泛黄米饭,还有那寡淡至极的白水煮芽菜,
  不知为何,饿意似乎悄然消退。
  她怔怔发问:“夫君,战事结束后,真的会有好转吗?”
  “不会。”
  陆云逸声音清冷,如同一盆凉水,泼到了沐楚婷心中,
  她的瞳孔剧烈摇晃,嘴唇紧抿,心中不似以往那么平静。
  “为何?”
  陆云逸平静的眼神中出现丝丝波动:
  “战事平歇,朝廷养政,百姓安居乐业。
  “同样,百姓也会激增。”
  “云南的地虽好,但山地众多,茫茫多的地都未开垦,
  仅凭现有的地种稻谷和小麦,如何都吃不饱。”
  清冷的声音回荡,如同重锤一般打在了沐楚婷的胸口,
  让她有些呼吸滞涩,几乎都要喘不过气来。
  是啊
  昆明府在她小的时候人还没有这般多,
  但近些年,大街上到处都是半大孩子。
  她还去过丽江府,广西府与广南府,
  那里都大差不差,孩子多。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
  此等言语已经开始在各个城池中流传开来。
  粮食总产量在布政使司内是机密,
  但沐楚婷知道,
  因为战事的存在,原本一些即将开垦的荒地搁置下来,
  一些位于山上的地无人打理,今年的粮食定然是歉收的。
  沐楚婷呼吸急促,
  心中无法抑制地涌现出哀伤.
  战事结束也无法好转,
  那..云南的百姓岂不是要人人挨饿?
  她歪了歪头看向面容英俊的丈夫,轻轻抿了抿嘴,
  既然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她还是问了出来。
  “夫君,您有办法吗?”
  “有。”
  坚定的回答响在车厢之中,
  沐楚婷原本准备黯淡下来的目光刹那间变得呆愣,转而变成了震惊,
  她将脑袋从陆云逸的肩膀上挪开,声音拔高了一些:
  “夫君有办法?”
  陆云逸眼中闪过思绪,轻轻点了点头:
  “既然种稻米以及小麦养不活这么多人,那就种别的。”
  “种什么?”
  沐楚婷有些迫切地发问,眼睛瞪得大大的。
  “甘薯。”
  陆云逸声音清冷,充满坚定。
  “甘薯?”
  沐楚婷眼神波光流转,这个名字一听便很踏实,她转而问道:
  “夫君,甘薯能救云南?”
  陆云逸用力点了点头,声音清脆:
  “一定可以。”
  甘薯是主粮之一,
  云南布政使司如今温度适中,
  不论是土壤还是气候,都是最适合种植的作物。
  并且产量大,不挑地。
  想到这,陆云逸沉声开口:
  “甘薯现在应该在天竺,老挝司以及安南应该都有一些。”
  “我们返回昆明城,去问一问罕拔,甘薯在哪里。”
  “或许也可以问一问你哥哥。”
  沐楚婷脸色从原本的惨白一点点变为红润,整个人容光焕发,
  她两只手紧紧攥住陆云逸的手臂,有些迫不及待地开口:
  “夫君.我们快些回去吧,正事要紧。”
  得知了这个消息,
  似乎沐楚婷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声音中带着一些俏皮。
  陆云逸轻轻一笑:
  “再急也不用着急这一下午,
  景东遭灾之后,一些百姓被安置到了大理,
  我等还是先去看一看他们,等明日再启程返回昆明。”
  沐楚婷开心地点了点头,整个人又变得灵动轻灵。在陆云逸等人离开半个时辰后,
  养济院便又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相比于先前的军卒,这些来人就显得十分不客气,
  对着周遭的百姓以及流民一阵驱赶。
  一行人停在了养济院门口,
  院首尹浩然匆匆走了出来,浅蓝色的袍子上还粘着一些丝线,
  女子走了,他就要顶上,
  否则纺车在哪里空着,太过浪费。
  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名靛蓝色的中年官员,
  还看到了以往嚣张跋扈的户房吏目吴凡,
  他此刻正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惊扰了那位中年官员。
  “快点过来啊,磨蹭什么呢?”
  见尹浩然越走越慢,吴凡不由得出声呵斥,朝着他招了招手。
  尹浩然将脑袋又低了一些,快步走了过去,
  “拜见大人。”
  吴凡翻了一个白眼,
  “拜我作甚啊,拜这位!”
  吴凡指了指那笔直而立的蓝袍官员,小声道:
  “通判李大人!”
  尹浩然听后一个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发出一声高呼:
  “小人养济院尹浩然拜见李大人。”
  直到此时,李大人才将眸子投了过来,表情淡然,眼中有着几分不满,
  “养济院怎么成了如此模样?”
  他声音沉重,带着莫名的威严,不由得让尹浩然瑟瑟发抖,
  他颤颤巍巍地回答:
  “回禀李大人,是小人办事不力。”
  这么一说,原本惴惴不安的吴凡松了口气,朝着他悄无声息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李大人听后没有怪罪,轻轻点了点头:
  “刚刚陆将军携夫人来了?”
  “回禀大人,来过了。”
  尹浩然不敢抬头,只能将声音尽量放大。
  “那些女子都尽数带走了?”
  “回禀大人,除却名为春娘的女子,其余人都带走了。”
  “为何她没有走,莫非是得罪了陆将军?”
  李大人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不不不,陆将军就是为了春娘而来,
  当初陆将军答应春娘要为她找回丈夫,
  但她的丈夫早就死在了麓川人手中,陆云逸说此言只是为了稳住她。
  陆云逸想要将春娘带走,让她嫁给军中的好儿郎,
  但春娘拒绝了,选择留在这里。
  陆将军还拜托小人好好照看好春娘。”
  尹浩然声音飞速,
  他发誓,这是这辈子他说话最快的一次。
  听后,李大人原本凝重的脸庞有了一些动容,喃喃说道:
  “居然有如此痴情的女子,不多见.”
  李大人看向一旁惴惴不安的吴凡,轻哼一声:
  “都听到了没有,陆将军嘱咐要照顾好春娘,听懂了吗?”
  吴凡连连拱手,面容谦卑:
  “李大人,下官听懂了,
  下官会给养济院找一个轻松的活计,
  再调拨一些钱财修缮房屋以及住所,每年的米粮也会及时发放。”
  吴凡絮絮叨叨地说着,李大人频频点头。
  跪地不起的尹浩然瞪大眼睛,呼吸急促,大脑一时间陷入宕机。
  不知过了多久,李大人带着一行人走了,
  留下了吴凡以及以往熟悉的一种吏员。
  “行了行了,快起来吧。”
  听到吴凡的呵斥,尹浩然这才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此刻他脸上写满了惊疑不定。
  吴凡瞥了他一眼,不禁翻了个白眼:
  “出息,也不知陆将军怎么会来你这。”
  尹浩然不知说些什么,只得连连点头赔笑。
  吴凡也没有与他纠缠的心思,淡淡说道:
  “你也都听到了,户房会修缮养济院,
  本官还会给你找一个轻巧的活计,让养济院赚到银子,
  到时候可莫要忘了陆将军的嘱咐,
  你能攀上此等大人物,你就偷着乐吧。”
  尹浩然与吴凡很熟,每年要粮食的时候他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才能见一面,
  甚至要来回围追堵截,才能要到养济院的米粮。
  今日居然爽快,让尹浩然诧异万分。
  深吸了一口气,他凑近了一些,小声问道:
  “大人,陆将军是什么来头?怎么连府衙都惊动了?”
  “呵,没见识的东西。”
  吴凡轻轻瞥了他一眼:
  “陆将军有本事不假,可你也不看看陆将军娶的是谁的女儿。”
  尹浩然脑子里很快就浮现出那位白衣夫人的身影:
  “还请大人解惑。”
  吴凡靠近了些,嘴角露出几分不屑:
  “告诉你,是西平侯的女儿,
  若是这里的事传到了西平侯耳中,你我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养济院以往的事一笔勾销,不要再提,
  烂在肚子里,听明白了没有。”
  尹浩然此刻只觉得手脚发抖,连连点头:
  “大人放心,以前的事一笔勾销,小人不会四处乱说。”
  吴凡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着吧,明日就有工匠前来,
  到时要修什么地方你跟他们说,
  有什么事就来衙门找本官,小事别来啊。”
  看着他的背影,尹浩然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开口:
  “多谢大人!!”
  同时他也在心里小声开口:
  “多谢陆将军,陆夫人,以及春娘。”
  夜色如墨,深沉广阔,
  笼罩着景东前线,使得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肃杀之气。
  火光在夜幕中摇曳,连绵不绝,穿越了黑暗。
  火把密集有序,宛如一条火龙蜿蜒前行,一直抵达天际尽头。
  天空中,细雨如织,
  轻轻柔柔却又坚持不懈地洒落,
  给这紧张的战场添上了一抹柔。
  雨丝细密而清凉,它们在空中交织、旋转,最终轻盈地落在地面上,
  发出细微而连续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清晰。
  寒风伴随着细雨,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带着刺骨的凉意,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麓川前些绵延不绝的军帐中,
  一行人此刻正身穿雨衣在黑暗中快步疾行,
  脚步沉重,踩到水坑中发出喷溅之声。
  “这天真冷啊。”
  “不知家中如何了”
  听到身后年轻人的小声嘀咕,
  处在最前方的阿普鹿南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一行人正是从昆明城赶回来的麓川使臣。
  很快,一行人便看到了那位于视线尽头的巨大军帐,
  那里尤为明亮,如同白昼一般点缀在黑暗中。
  阿普鹿南低喝一声:
  “好了,不要再说了。”
  此话一出,原本带着一些低语的队伍刹那间就变得安静下来,重新回归了肃穆。
  他们来到帐前,
  一伙披坚执锐的护卫刹那间就涌了上来,将他们拦住。
  阿普鹿南将脸上的兜帽摘掉,露出一张有着些许沧桑的脸孔。
  “沙玛将军,是我。”
  不远处,静静屹立的大汉面露喜色,快步走了过来,声音有些激动:
  “阿普鹿南大人,您怎么回来了?”
  见到国主的侍卫长,
  阿普鹿南也有些高兴,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此番回来是有要事与国主禀告,不知国主睡了吗?”
  杀玛脸上露出笑容,瓮声瓮气地回答:
  “这才子时,国公还在处理军务,怎么可能睡。”
  “还请杀玛将军帮忙通报一二。”
  杀玛将军却摆了摆手:
  “国主有令,若是阿普鹿南大人回来了,不必通报,进去吧!”
  阿普鹿南脸上绽放出笑容,朝着他拱了拱手:
  “多谢将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