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养济院,悲苦之地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4-12-11 09:32      字数:4541
  第323章 养济院,悲苦之地
  养济院位于大理城东南角的白水街,
  临近南城门,是大理城鱼龙混杂之地,就连官府都懒得去管,
  今日,白水街却没有往日的喧闹,
  只因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成群结队的甲士蜂拥而入,迅速将整个白水街占据,
  原本在街巷口游离的游手好闲者,
  见到此等场景,不由得脸色大变,
  迅速转身返回巷子,就如见了鬼一般。
  “夫君,他们这是?”
  街道中央,一辆马车缓缓驶过,
  沐楚婷的视线透过掀开的帷幕,看到了四处奔走之人,不由得面露诧异。
  陆云逸的脸色在进入白水街后就变得有些阴沉,
  视线扫了过去,沉声开口:
  “白水街鱼龙混杂,大多是一些土人以及外族人的汇聚之地,
  官府对这里的混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也导致了,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在这里生根发芽,
  比如没有经过官府就私自开设的赌坊妓馆,
  甚至一些龌龊勾当也在这里进行,如走私之类的事。”
  沐楚婷白皙的脸颊变得更白了,一脸的不可思议。
  “官府不管吗?”
  陆云逸脸色重新回归平静,身体有着轻微摇晃,
  “想要掌控规则,先适应规则。
  每个城池都有不同的规则,玩好了才有改变余地。
  若是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他们会去哪?会消失吗?”
  陆云逸自问自答:
  “不会消失,会藏得更加隐秘,
  如此便不如将其暴露在明面上,也好掌控。”
  沐楚婷对于这个答案有些无法接受,瞳孔微微摇晃,
  她很快就想到了昆明城也有类似的地方,同样的鱼龙混杂,只是她从未去过。
  沐楚婷的视线透过帷幕看向外面,
  见到了骨瘦如柴的孩子,见到了在街边乞讨的老人,还有一些挣扎着躺在地上的外族人,
  当他们见到高大的马车后,
  眼中能明显看到畏惧,
  但更多的,还是渴望与渴求。
  养济院在白水街最深处,
  一路行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怪味,
  似是尸体发臭的味道,又像是饭食坏掉的味道。
  看着街道两旁愈发破旧的房屋,以及随着马车深入愈发凄惨的百姓,
  沐楚婷嘴角紧抿,白皙的手掌死死攥紧白裙。
  当她看到一个没有双腿的老婆婆正在地上奋力爬行后,
  她的瞳孔剧烈摇晃,心中如同刀绞。
  视线挪动,那老婆婆奋力攀爬的目标,是一块已经长了绿毛的馒头。
  沐楚婷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不由得抓紧身旁丈夫的胳膊,愈发用力。
  陆云逸将眸子投了过去,恰好见到那长着绿毛的馒头被一个只有独臂的孩子一脚踢走,
  空气中弥漫着刺耳的笑声。
  馒头不见了,老婆婆失去了攀爬的力气,
  原本用力昂起的头重重垂下,
  杂乱的头发将她的脑袋尽数笼罩,像是耗尽了力气,没再有动作。
  “夫君.”
  沐楚婷的声音已经有了些许颤抖,
  她无法想象,大明治下,还有如此混乱之地。
  而且大理城内不是有养济院吗,就在不远处。
  忽然,沐楚婷瞳孔微微收缩,猛地意识到了,
  为何夫君进入白水街便脸色凝重,
  养济院安排在此等地方,其中是何场景,已经可以想象。
  陆云逸脸色平静,静静看着老婆婆在马车窗口内消失,沉声开口:
  “养济院乃陛下所令全国各地府县所设,
  凡是鳏寡孤独、无亲可依者,所在官府必须将其收入养济院,
  若发现有符合收养资格但没有被收养者,官员杖刑六十,
  不符合资格但需要官府依时提供物资,
  而没有提供或供给数目不对者,判以监守自盗之罪名。”
  说着,陆云逸脸色有几分凝重,声音似乎也空洞了一些:
  “云南绵延战事将近二十年,能有如今之局面已是颇为不易,
  鳏寡孤独,无亲可依者何其多,
  每一次战事后就会多出一些,
  养济院不过吏员十余,如何能照看得过来?”
  “唐朝有悲田院,宋朝有福田院、元朝有济众院,
  这些在设立之初都是存了济世救民之心思,
  但无一例外,最后都变为了荒废之地,无人问津。
  陛下天威还在,如今大明的养济院,还算尚可了.”
  沐楚婷也是饱读诗书者,
  自然知道这些收养与救济之地没落所为何因,
  朝局动荡,周边有打不完的仗,
  军卒尚且吃不饱,又如何能顾得上他们?
  沐楚婷心绪无比复杂,伸出手想要将小窗的帷幕拉下,
  但临到跟前却又将手缩了回来,抿了抿嘴,就那么怔怔看着。
  “为何朝廷不管?”
  “此等自欺欺人之事,婷儿不能做,
  多看一些,也多体恤一番民间疾苦,只是婷儿不知该如何做。
  夫君,您能告诉我吗?”
  陆云逸神情没有丝毫波澜,淡淡开口:
  “平息战事以养政,国富民强方可期。”
  “大明新立,精力都放在外敌之上,只有消灭了外敌,才有机会休养生息。
  否则一年一小打,三年一大打,
  不仅是朝廷受不了,百姓也受不了。”
  听到此言,沐楚婷面露思索:
  “不能慢慢来吗?”
  “不能。”陆云逸斩钉截铁。
  “纵观史书,国朝新立之时是最容易做事的时候,
  若此时做不成,后继者想要做成,难如登天。
  就如夫所讲的孝武皇帝,
  高祖没有将匈奴平定,武帝只好耗尽国力与匈奴拼个你死我活,
  落了个穷兵黩武的下场。
  事实上,此等结果已经是好到不能再好。
  大多时,都是无疾而终,或者黯然失败,外敌依在,无法根除。”
  说到这,陆云逸发出一声叹息,沉声开口:
  “养济院中的日子也不好过,仅仅是能活着罢了,
  那些女子有如此遭遇,原本阖家美满现在变成了如此模样,
  她们若是不疯还算是好的。
  给他们找一个夫婿,也算是好归宿。”
  一旁的沐楚婷将脑袋转了过来,怔怔地看着夫君,
  眼中的悲伤一点点化为柔和,慢慢伸出手抓住了他的手掌。
  “夫君,您真是心善。”
  “先前婷儿还有些不理解为何夫君执意来此,现在婷儿懂了。”
  “婷儿回去后会将此事告诉哥哥与弟弟,让他们军中的军卒尽力而为。”
  陆云逸轻轻点了点头,此举倒是很适合混淆视听,算是意外收获。
  不多时,马车摇摇晃晃停在了养济院门口,
  马车帘幕被掀开,冯云方的脑袋探了进来,
  “大人,到了。”
  陆云逸轻轻点了点头,率先起身走了下去,
  当脚踏实地后,他伸出手迎接沐楚婷,
  同时打量着四周。
  养济院位于白水街最深处,是一片很大的建筑群,
  门口的牌坊有些破败萧瑟,
  街道两侧都没有什么建筑,倒是显得尤为荒凉。
  此刻,养济院门口,站着一位中年吏员,
  身穿一身有些破旧的浅蓝色袍子,
  面黄肌瘦,站在那里显得有些惴惴不安。
  在他身后,是一些同样大差不差的吏员。
  陆云逸打量一圈后,发现他们大多面黄肌瘦,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若是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那他真要与耿军昌说道说道。
  见二人站定,那为首的中年吏员上前一步,
  腿脚似是有些不灵活,来到近前后微微躬身:
  “小人养济院院首尹浩然拜见大人!不知大人乃何人?”
  他此刻显得惴惴不安,抬起的手掌都有些颤抖,
  他茫然不知眼前之人的身份,
  但看这绵延不绝的护卫军卒,也知道此人是难得一见的大人物。
  随着他的叩拜,其身后的一众吏员索性跪了下来,低着头不敢向前看。
  陆云逸使了个眼色,冯云方就上前一步,
  将身份文牒以及官职印信递了过去。
  尹浩然有些诧异的接过,视线隐晦的在那为首的年轻大人身上打量,
  在他印象中,还是第一次有如此客气的大人。
  以往的大人前来,可从来不会拿出什么身份文牒以及印信,
  只会一通责骂,没什么好脸色。
  如此情景也让尹浩然一颗悬着的心松了松,
  至少看这副架势,不像是来找麻烦的。
  打开文书一看,尹浩然不禁又屏住了呼吸,
  怔怔地看着上方的文字,有些不敢相信,
  三品的大人?如此年轻?
  他颤颤巍巍的将文书以及印信递了回去,腿脚有些发软,颤声声问道:
  “不知陆大人所来何事?”
  陆云逸沉声开口:
  “前些日子大理府可曾在养济院安置一些遭灾的女子?”
  此言一出,尹浩然眼睛微微瞪大,顿时紧张起来,
  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那占据整个街道的军卒,说话声音都带上了一丝哭腔:
  “大人,那些女子乃受战争之苦,不可再受军营之苦了啊。”
  冯云方在一旁喝道:
  “大人问你什么就说什么,有没有!”
  尹浩然重重点了点头:“有!”
  陆云逸神情有些舒缓,问道:
  “可有一名为春娘的女子?”
  尹浩然猛地愣住了,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低垂的头颅猛地抬起,怔怔地看着陆云逸,
  “您您是那位陆将军?”
  “春娘.整日念叨着您,说您要给她找回丈夫。”
  尹浩然的声音有些激动,语速飞快,
  经他这么一说,身后不少人都将脑袋抬了起来,
  看向陆云逸,满眼的不可思议。
  在他们看来,当时的一句话只是推脱应酬之言,
  没想到.陆将军居然真的来了?
  陆云逸轻轻点了点头:
  “带本将去见她吧,与其一同送回的女子可曾安好?”
  尹浩然一边走一边说:
  “还请将军放心,托您的福,
  府衙的诸位大人对这些女子关照有加,
  前些日子还派人送来了一些稻米,还吩咐小人让她们吃好一些。”
  听闻此言,陆云逸脸上露出几分满意,轻轻点了点头。
  跟随尹浩然,一行人走在养济院中,
  扑面而来的萧瑟几乎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但养济院的众人似乎习以为常。
  养济院并没有外面看的那般大,
  进入其中,每个院落都被高高的围墙包围,
  大门紧闭,只留出一扇小小的侧门供人进出,
  门轴因年久失修而发出刺耳吱嘎声。
  行进间,几间简陋木屋在风中摇摇欲坠,
  屋顶的茅草已被风雨剥蚀得所剩无几,补了又补,
  就连围墙的墙壁都挂着厚厚的青苔。
  走过一间小院,从门板缝隙中可以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蜷缩在角落,
  他们的眼神空洞绝望,
  身体因长期的营养不良而显得消瘦,手上的皮肤如同枯树皮一般干裂。
  脸上刻满了岁月雕痕。
  察觉到有人走动,他们只是微微转动眸子,
  身体没有任何动作,静静蜷缩在那里,享受着唯一一角阳光。
  又经过一个小院,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围坐在一堆干草上,
  小脸脏兮兮的,头发凌乱不堪,
  身上穿着破旧衣裳,已经分不清原本颜色。
  他们或互相依偎,
  黑漆漆的手指轻轻拨弄着地上的石子,似是努力在其中寻找快乐。
  随着深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气味,比之白水街之外更加浓郁。
  所有人的心绪都十分沉重,
  侍卫们眉头紧皱,不敢相信居然还有如此地方。
  沐楚婷早就不敢乱看,
  紧紧抓着夫君的胳膊,视线紧盯地面,快步走着。
  倒是尹浩然在那里兴高采烈地说着那些女人的事,
  从她们来到这里,到如何过活,
  到如何接取一些外面的杂活养活自己,说得事无巨细。
  这让一旁眉头紧皱的冯云方眉头紧皱,
  他是庆州人,未从军之前家中的日子也不是太好,
  但无论如何也落不得如此地步.
  这里,还是人待的地方吗?
  冯云方看向尹浩然,轻声发问:
  “尹大人,此番情形,你为何还笑得出来?”
  此话一出,气氛明显变得沉闷,
  手舞足蹈的尹浩然也僵在那里,一道道眸子投了过来,
  他将手臂垂下,挺直的腰杆似乎变得佝偻,勉强一笑:
  “小人已经习惯了。”
  “这里.不常见外人,
  见到这么多生人有些情不自已,还请大人莫怪。”
  陆云逸脸色平静,轻轻点了点头:
  “尹大人辛苦了。”
  此话一出,不仅是在场诸多军卒面露诧异,
  就连沐楚婷都将眸子投了过来,大大的眼睛中闪过惊疑。
  所有人都知道,夫君是一个铁石心肠之人。
  尹浩然欣喜若狂,继续开始手舞足蹈的演说起来,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一间工整许多的小院前,
  他到此时才终于停了下来,嘴里不知嘟囔着什么,面露踌躇。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发出一声轻叹:
  “尹大人可有事需要本官帮忙?”
  尹浩然猛地瞪大眼睛,一脸的受宠若惊,
  但他没有犹豫,马上转过身来,面露诚恳:
  “将军,小人想向您借三两银子。”
  陆云逸的眉头刹那间皱了起来,眼皮不自觉地眨动,
  今夕是何年?
  其他人也是一副见了鬼般的模样,怔怔地看着尹浩然。
  尹浩然又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
  “陆将军,不知您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那几间茅草屋,
  那里原本是安置鳏夫之地,也能充当守卫,
  但自从前些日子刮了大风,
  茅草被吹跑后便不能住人了,小人堵了好几次还是漏水,
  所以想着借陆将军三两银子,去集市上买一些瓦片,
  再买一些糯米与黄泥混在一起,
  好生修补一番,这一定一定让它不再漏水!”
  似是说到激动处,尹浩然将右拳死死攥紧,抬到了身前,
  似是在给自己加油打气。
  所有人的视线都凝固在那拳头上,
  心生古怪,又不知古怪在哪里。
  陆云逸脖颈微微用力,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