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第331章 所谓清流
作者:冰霜恋舞曲      更新:2024-12-10 12:09      字数:2089
  第331章 所谓清流
  韩章出了大殿,来到胡中言面前,说道:“胡尚书,你先起来,本官有些话跟你说。”
  “大相公若是想做说客,那就免开尊口。”胡中言摇了摇头,有些讥讽道:“如今朝廷乱想丛生,陛下不听朝臣之言,连请愿的士子都说抓就抓,大相公却不劝谏陛下,如此行径,对得起太上皇的信任么?”
  韩章闻言眉头微皱道:“我对不对的起太上皇信任,就不劳胡尚书费心了。我也没有劝你的意思,只是陛下有几句话让我传达与你,你若愿意听就随我来,不愿意听那就算了。”
  韩章说完,也不管胡中言如何想法,转身就走。
  胡中言犹豫了一会,见韩章已经走远了,连忙起身追了上去。
  “大相公!”
  胡中言追上韩章,说道:“大相公有话直说便是。”
  韩章把赵兴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说道:“以我对陛下的了解,如今陛下已经忍耐到了极限。陛下既然说了不追剧,胡尚书还是见好就收吧。”
  “见好就收?”胡中言脸色一便道:“大相公这么说,好像在说我有私心一般?我所做都是为了大宋,陛下难不成还能杀了我不成?”
  韩章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有些讥讽道:“胡尚书,你做了什么,老夫也能猜的到,虽然老夫没有证据,但是你觉得陛下会不会有?太祖皇帝是说过,不得杀言事之官。你们如此做,陛下确实不能杀你们。可是陛下若是掌握了你们不法的证据,可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言尽于此,你自己好生思量!”
  说完,不管胡中言是何想法,韩章直接离开了。
  胡中言脸色阴晴不定。
  此时在龙图阁外跪着的官员,有一部分和韩章一样,只是觉得赵兴抓那些读书人,夺了他们的功名有些太过了。
  还有一部分则是和胡中言一样,想逼赵兴妥协。
  他们这么做的底气,确实如韩章所说,依仗的是太祖皇帝那句不杀言事之官。
  赵兴虽然否定了太祖皇帝曾说过不杀士大夫,但是却没办法否定这一点。
  因为前者是官员曲解出来的,但是后者太祖皇帝确实说过。
  他们这么做就是在‘言事’,无论他们怎么闹,除非赵兴要违反祖宗之言,否则都不能杀他们。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赵兴不能以他们逼宫之事对他们怎么样,却能够利用别的名义对付他们。
  “不可能,官家要是有证据,早就该对我下手了。”胡中言喃喃自语。
  彭清忠确实是他安排人给弄死的,他也知道赵兴能够猜测到。
  但是他做的很干净,赵兴根本找不到证据。
  至于他以前所做之事,赵兴若是有证据,为什么不对他下手?
  胡中言虽然这么安慰自己,可是心中总是萦绕着一丝不安。
  等胡中言回到龙图阁外的时候,发现之前跪着的官员已经散了大半,只剩下了三十多人。
  而和他关系不错的那些官员都走了。
  现在剩下的这三十多人,大多都是朝中的御史和谏院的官员。
  这群人也是朝中的‘清流’。
  这些人既不拉帮结派,也不贪污受贿,只遵从于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准。
  “诸位同僚,其他人呢?”胡中言问道。
  一个御史说道:“胡尚书,刚刚…”
  那个官员把事情经过给说了一遍。
  赵兴得知韩章没有把他那番话当众说出来,便让三水出来说了一遍,同时告诉了众人,自己对他们的‘赏赐’。官员们听完后,许多人心里害怕。
  之前赵旭对彭清忠几人下手的时候,他们就猜测赵兴可能掌控了一些人的罪证。
  有的心里有鬼,有的则因为赵兴把几个犯官的家眷赏赐给他们,心里害怕。
  正好赵兴也说了会放了那些士子,便借机下坡,离开了。
  韩章离去的方向是知政堂,和官员们离开的方向相反,因此胡中言并没有遇到。
  胡中言听完脸色一白,如今他孤掌难鸣,该如何是好?
  …………
  龙图阁内
  赵兴得知大部分官员已经散了,只剩下几十个清流官员,反而感觉很是头疼。
  所谓的清流官员,并不一定是好官。
  在赵兴看来,这些人更像是‘顽固派’。
  这种人对道德有很高的追求,恪守礼法。
  在他们眼里,道德和礼法就是一切,无论什么原因,违反道德和礼法就是错的。
  这种人甚至比那些贪官还难对付。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只要有欲望的人,总会有弱点。
  但是这些人没有,不贪财,也不贪权,甚至还不怕死。
  倒也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缺点,这些人爱名声胜过一切。
  这也是赵兴觉得头疼的原因。
  他能够吓退别的官员,却吓不退这些人。
  甚至他们巴不得赵兴处死他们,落个铮臣的名声,好名留青史。
  赵兴头疼的揉了揉脑袋,说道:“把他们召进来吧!”
  “是!”三水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不一会,一群官员鱼贯而入,走进了大殿。
  “臣等拜见陛下!”
  “平身!”赵兴摆了摆手,打量了众人一眼,说道:“别的官员都走了,尔等为何留在殿外不走?”
  “陛下!”
  御史大夫刘正清躬身道:“士子在法场和共门口静坐,虽有不当之处,只需将人驱散便是,如何能够轻易命人抓人?《礼记》有云:刑不上大夫,是说那些士子还不是士大夫,但是对于读书人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呵~”
  赵兴微微一笑,说道:“刘御史既然谈到了《礼记》,那你告诉朕,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何解?”
  “陛下所问,《孔子家语》中便有解释,大意是士大夫犯错,当给予基本的礼遇,保留体面。而庶人忙于生计、劳苦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礼,不能在礼仪上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刘正清说道。
  “刘御史学识渊博,所言无错。但是在朕看来,所谓刑不上大夫,还有一层意思。士大夫读书知礼,因此当犯了错误,无需朝廷对其处罚,自己就会自行对自己处罚。刑不上大夫,不是不上,而是其自省自罚无需上。刘御史以为然否?”赵兴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