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台数保证协议
作者:南山堂      更新:2025-06-16 09:04      字数:4108
  “江总,丰田汽车采购本部的人跟我们联系了,他们也提到了6at自动变速箱的合作事项。”
  “我有点拿不定主意,要怎么跟他们商讨。”
  对于从天而降的定单,纪华肯定是很欢迎的。
  但是考虑到南山变速箱最大的竞争对手爱信就是丰田汽车旗下的零部件企业,这个事情就比较敏感了。
  万一对方这一次纯粹就是抱着偷师而来的目的,南山变速箱这边把各种信息共享给对方,指不定就给爱信那边添加阻力了。
  毕竟这种事情,在业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当然了,就算是知道有这种风险,也不见得就是要选择直接拒绝。
  有的时候,用一定的技术来换取订单,也是许多供应商都会考虑的选择。
  特别是欧美的那些零部件企业,往往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势。
  那么在跟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等东瀛车企合作的时候,明明知道合作一代车型之后,下一代就可能被它们自己体系内的关联厂家取代,还是会考虑选择。
  毕竟一代车型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并且技术是在不断进化的。
  几年过去之后,原本的技术,已经不是那么先进了。
  “丰田汽车那边有没有说他们准备跟我们合作那些车型上面的项目,每年的数量大概是什么水平?”
  江辉看问题也算是看得比较透彻。
  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当年5at的时候,南山变速箱跟丰田也是有一点点合作的。
  现在继续在6at上面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现在的南山变速箱,跟当年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合作的条件,自然也要变化。
  “具体的车型还在探讨之中,但应该是雷克萨斯上面的项目。”
  “至少刚开始的时候是这个样子。”
  “至于台数的话,对方在下周发出的询价条件里头会进行明确。”
  “预计每年会有10万台以上的水平。”
  目前的信息比较少,纪华只能把自己把握到的东西先说出来。
  其他的就走一步看一步。
  “丰田汽车可是想着要冲击全球第一的位置,现在一年有四百多万的销量。”
  “虽然6at不可能那么快就全面的普及,但是10万辆显然还是太保守了。”
  “你可以告诉他们,南山变速箱愿意跟所有的客户合作,为所有的客户提供产品。”
  “但是我们第一期工厂的产能,都是结合已经获得或者洽谈中的订单来安排。”
  “希望丰田汽车那边尽快的确定合作项目的台数。”
  “并且考虑到我们为6at自动变速箱的生产会投入大量的投资。”
  “所以需要跟客户签署一个台数保证协议,如果达不到约定的台数,将会有赔偿费用产生。”
  江辉也不希望到时候丰田汽车跟南山变速箱合作了两年,然后爱信的6at出来之后,就把南山变速箱给替换了。
  这是绝对需要避免的。
  所以签署一个台数协议就很有必要了。
  丰田汽车要是心中没有鬼的话,也不应该对这种台数协议太过于敏感。
  毕竟最终不管是签署10万台也好,20万台也好,甚至更多,它们都是有实力去达成的。
  前提就是他们想要去达成。
  “台数保证协议?”
  纪华眼前一亮,“这个方案好啊。”
  “只要锁定了台数,那么我们的利益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到时候就算是爱信那边也开发出来了6at自动变速箱,也不能把我们的切换掉,要不然就得赔钱。”
  以前南山变速箱跟各个主机厂打交道,态度虽然不能说是卑微,但也是妥妥的乙方。
  现在江辉的这个说法,让纪华意识到南山变速箱其实可以像是做甲方一样的做乙方。
  态度可以好,但是条件该提的一点都不能让步。
  要不然宁愿不合作。
  毕竟现在除了南山变速箱之外,全球都没有其他厂家可以提供6at自动变速箱。
  哪怕是有方案,也没有那么快落地。
  “除了台数保证协议之外,相关的技术资料说明,也要做一定的限制。”
  “在明确了具体车型的开发日程之后,到达样车组装交货节点之前,我们不要轻易提供6at的样品给到对方。”
  “要不然这些样品铁定会被给到爱信进行拆解研究。”
  南山变速箱的6at,最终一定是会流到市场当中被竞争对手拆解分析的。
  但是这个时间,江辉想要尽量的往后拖延一下。
  一定程度上,这也能延缓一下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的开发进展。
  毕竟有了成功的产品借鉴,许多原本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好的,这方面的信息我会跟丰田汽车好好沟通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会提供变速箱内部的详细结构图纸,只会给一个总成图。”
  通过这个交流,纪华已经大概明白江辉是什么一个态度了。
  合作肯定是可以合作的。
  毕竟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今后丰田汽车在全球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
  南山变速箱也好,南山科技也好,跟丰田汽车还是有一定合作空间的。
  没有必要早早的就把大门给关起来。
  但是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南山变速箱的利益要得到充分的保证。
  丰田汽车那边,想来也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
  ……
  南山变速箱的客户很多。
  客户之间的秘密,肯定是要保密的。
  但是适当的透露一下自己已经跟丰田汽车、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主机厂达成了一些合作,显然也是没问题的。
  脑子慢慢变得灵光的纪华,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像是大众汽车那边,就很快的知道了这些信息。
  “卢卡斯,我觉得有必要跟总部汇报一下,南山变速箱的6at项目已经在跟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接触了。”
  “估计他们的新车型很快就会搭载使用。”
  威尔曼作为大众汽车在一汽大众那边的代表,对华夏这边的市场变化也是比较关注的。
  特别是宝马汽车集团的各种动静,更是属于重点关注对象。
  大众汽车现在的销量比宝马汽车集团的生产量也多不到哪里去。
  要是一个不注意,将来指不定就被超越了。
  “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跟博格华纳南山变速箱有合作,我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当初南山变速箱选择跟博格华纳成立合资公司,肯定就是冲着美利坚车企而去的。”
  “但是丰田汽车怎么也选择了跟南山变速箱合作?”
  “它们不是有自己的变速箱厂家吗?”
  卢卡斯有点困惑的问道。
  “谁知道呢,也许爱信的6at没有办法那么快推出来,丰田汽车等不及了。”
  “也有可能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从南山变速箱那边学习一些新技术。”
  “但是丰田汽车在跟南山变速箱商讨6at搭载的事情,这个消息应该是靠谱的。”
  威尔曼这么一说,卢卡斯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严重性。
  全球来看,现在大众汽车的最主要对手主要就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丰田汽车。
  如果这三家厂家都开始推出搭载了6at的新车型,到时候就大众汽车没有的话。
  肯定是会对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个事情,他们要及时的跟总部汇报。
  毕竟南山变速箱就在华夏。
  “我想办法再安排人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有更多的信息过来。”
  “与此同时,我也让合资公司这边的采购部门主动的跟南山变速箱接触,看看能不能拿到更多的信息。”
  很快的,他们两个就统一了意见。
  尽快的把华夏这边的情况整理一下给总部汇报。
  这么一来,就算是将来大众汽车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锅也不能怪在他们身上。
  ……
  “李厂长,南山变速箱那边的5at已经量产了好几年了,6at也都快要出来了。”
  “你们却是连4at都没有办法顺利的生产,你让我们怎么支持你?”
  首都汽车制造厂,看着上门的首都齿轮厂厂长李南海,陈奇有点无奈。
  原本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产品,全部都是搭载首都齿轮厂的变速箱。
  他们的3mt和4mt手动变速箱,之前在国内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但是伴随着南山变速箱把4at给搞出来之后,国内的汽车行业快速的进入到了自动变速箱的时代。
  首都齿轮厂那边的日子就开始难过了。
  因为最大的客户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开始把一部分的车型的变速箱切换为南山变速箱。
  伴随着这个趋势的发展,首都齿轮厂的手动变速箱订单会越来越少。
  已经感受到这种冲击的李南海,自然希望扭转一下局面。
  要不然他们厂就要陷入到倒闭的状态了。
  自从1989年开始,各个工厂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改革的状态。
  你要是一直处于亏损,很可能就会被上级抛弃。
  这显然不是李南海希望看到的局面。
  他可还是想着扶持自己的儿子在厂里面发展,将来好接自己的班呢。
  “陈总,我们的4at自动变速箱,虽然技术成熟度没有办法跟南山变速箱相比。”
  “但是价格更加便宜啊。”
  “假以时日,我们的一些小问题也是可以改进的。”
  为了开发4at自动变速箱,首都齿轮厂这边直接找了南山科技去生产tcu。
  最终才勉强把产品给搞出来了。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跟南山变速箱生产的4at相比,首都齿轮厂的品质就让人比较郁闷了。
  所以就算是对成本比较敏感,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都不愿意使用。
  只有在很小的一部分车型上面有用。
  “我们集团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
  “现在的压力也是很大,竞争对手的发展很快。”
  “首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沪上、深城等城市,上级已经很不满意了。”
  “我不能冒险去使用你们不合格的产品。”
  “除非你们的性能能够达到南山变速箱的同等水平。”
  陈奇觉得自己都有点自顾不暇了,自然是不想继续支持首都齿轮厂。
  虽然大家过去的合作关系很紧密,但其实是两个单位。
  大家的行政级别都是一样的呢。
  甚至早期的时候,首都齿轮厂压根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乙方,态度不能说不好,但是跟好没有什么关系。
  总觉得大家只是合作关系,都是在完成上级的任务。
  这种情况,陈奇也是记在心中的。
  “陈总……”
  李南海还想争取一下,不过陈奇表示自己要开会了。
  直接离开了办公室。
  等待首都齿轮厂的,显然不会是很乐观的结局了。
  除非能够及时的完成转型。
  要不然在变速箱这个赛道,没有前途可言了。
  ……
  “江总,首都齿轮厂李南海跟我联系,问我们公司有没有收购他们的意愿。”
  南山变速箱那边,纪华心情很是复杂的挂掉了一个电话之后,就去找江辉了。
  首都齿轮厂是他的老东家,他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是在那边上班。
  一直到跳槽来到南山变速箱。
  当初首都齿轮厂也算是首都汽车工业一条街里面,待遇很是不错的企业。
  在整个首都地区,都是有名气的。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沦落到问别人愿不愿意收购的程度。
  这个情况,纪华以前是没有想过的。
  “首都齿轮厂要出售的话,恐怕不是李南海说了算的吧?”
  江辉倒是看得很清楚。
  像是首都齿轮厂这种历史悠久的工厂,最大的价值就是工厂所在的土地。
  毕竟那些地方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计算,都是市区。
  但是现在的土地价值没有被充分的重视,首都齿轮厂的厂房设备什么的价值有限。
  反倒是人员等历史包袱比较重。
  所以对于是否收购,江辉也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虽然不是李南海说了算,但如果是我们收购的话,最终上级应该是会批准的。”
  “只是里面的那么多人,真正可以用的其实不是很多。”
  纪华把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他肯定是想要收购的。
  这种衣锦还乡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当然了,问题肯定要说清楚。
  要不然到时候江辉不满就麻烦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