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所谓话语权
作者:大熊二熊      更新:2025-10-22 10:29      字数:2515
  第945章 所谓话语权
  戛纳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距离最后的颁奖典礼也没剩下几天了。
  反观国内,5月下旬的京城,已经有了些许燥热,跟广大影迷们逐渐焦急的心情一样。
  而某位国际大导,这两天的心情却十分的美妙,有一种拨云见日,一扫六合的快感。
  21日,陈恺歌坐在自己那间装满各类艺术品、书籍,显得颇为艺术范儿十足的书房里,轻轻地摩挲着一份昨日刚刚送达的、制作精美的烫金邀请函。
  函件抬头,是醒目的中日双字-——“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打开函件,最核心的位置,印着一行让他心潮澎湃的字-——“谨邀请陈恺歌导演担任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这个时间,差不多该官宣了吧。
  陈恺歌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胸腔里那股翻涌已久的、混合着憋闷与终于得以宣泄的复杂情绪。
  从昨天收到邀请开始,他连作为艺术家最基本的矜持都没顾得上,直接就答应了下来,好像只要他慢了一会,这个主席就要变成别人一样。
  不过,这点事,无伤大雅,算不得什么,这不反倒说明了他是在积极推动亚洲电影的整体发展嘛。
  陈大导觉得自己并没有违反艺术家的节操,反而是高风亮节。
  坦白说,这两年,他过的并不顺心,尤其是在他引以为傲的艺术事业上。
  去年的新作《搜索》虽不算失败,但距离他心目中设想的“伟大作品”标准相去甚远,口碑反响平平,再往前追溯,《赵氏孤儿》、《梅兰芳》.哪一部不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可外界那些无知的人总带着挑剔的目光,甚至将他与那个早已封神的、他自己都无法逾越的巅峰时刻相比较。
  比较就比较吧,毕竟,这巅峰时刻也是自己的。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圈内竟悄然流传起一种荒谬至极的言论,说什么《霸王别姬》的成功,主要功劳在于他当时尚在人世的父亲陈老导演!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流传就罢了,毕竟,他管不住别人的嘴,但年初的时候,居然有人堂而皇之地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说,还有鼻子有眼的。
  不可理喻!一派胡言!
  是,他承认,拍摄期间,作为资深导演的父亲确实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父子间就艺术创作的探讨从未停止。但这怎么能等同于电影不是他陈恺歌拍的?!
  那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每一份光影的斟酌,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灵魂!这种无稽之谈,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自尊心上,让他如鲠在喉。
  而现在,手中这份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邀请,犹如一纸最有力的证明。
  看吧,国际影坛认可的,始终是他陈恺歌!是作为完整导演、能够执掌国际电影节评审大权的陈恺歌!
  这难道不是对他地位和能力最直接的肯定吗?相比之下,戛纳的普通评委.呵。
  果不其然,当天,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主办方就公布了这一消息,文中刻意强调是在主办方再三邀请下,华夏导演陈恺歌为了推动亚洲电影的整体发展,才牺牲了自己的假期,担任本届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看看,小日子的主办方就是会做人,这波情绪价值简直拉满。
  效果也非常好,在国内影迷们还在谈论戛纳电影节,为出征的“华夏军团“担忧时,这则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炸得国内的舆论水四溅。
  “我去,今年这么猛,连续两个国际电影节都邀请华夏导演担任评委了?”
  “是评委会主席,姜还是老的辣!以陈导的资历、国际声望,担任主席实至名归,比某某强多了!”
  “不对吧!东京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的级别.还是有差距的吧?即便同属于国际a类电影节,但具体的含金量也有所不同。”
  “是啊,孙羿好歹是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含金量不低的。”
  “评委和评委会主席的话语权能一样嘛,看看这几天戛纳那边的舆论风向,和博彩公司的获奖赔率就知道了。”
  “看这些有什么用,不到颁奖典礼公布的那一刻,什么都不算数。”
  “.”
  因为这则突然来到的消息,让国内的网友们议论纷纷。
  媒体们也像闻到腥味的鲨鱼一样,快速出动,纷纷跟陈大导预约采访。
  本来大导是有大导的矜持的,你要采访我,我就接的嘛。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这个时候需要为自己发声,连带着扭转年初“《霸王别姬》事件”的舆论导向。
  两面一拍即合,直接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陈大导精神抖擞,脸上的每一道褶子都焕发着光彩,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侃侃而谈。
  首先表达了对东京电影节邀请的感谢,随即话锋一转,便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更宏大的叙事。
  “华语电影历来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且佳作频频我本人的一点成绩就不说了,有自夸之嫌,其他人,像艺某、谢飞、少红,多次拿到过三大电影节的奖项。”
  “在年轻一些的,还有小帅,娄夜,小贾他们.总而言之,优秀的华语电影简直如过江之鲫,但从结果来看,我们的优秀作品很多,可获得的重大奖项却很少,尤其是近些年。”
  “在这里,我不得不要提一点,华语电影走向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参与,还要打铁自身硬,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话语权!”
  “这就是这次,我本人为什么这么痛快地就答应了东京电影节的邀请.当然了,也是主办方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和对电影艺术的尊重。”
  “所谓话语权,就是我们既能当选手,也要做裁判。”
  “就像下一盘国际象棋,评委,或许是在棋盘上落子的棋手之一,而评委会主席,则是制定规则、把握方向、最终裁定胜负的裁判长。这其中,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所承担的责任和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陈大导的发布会,瞬间在国内舆论场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前半段还没啥问题,讲到了华语电影要走出去,要积极面向国际,要勇于参与,可后半段,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虽未直接点名孙羿,但在“华夏军团”出征戛纳电影节的这个当口,这番“棋手与裁判长”的比喻,其指向性简直是不言自明。
  而且,言语间,那股对“区区评委”身份的轻蔑,几乎要溢出屏幕。
  这番言论,炸出了好大一波“鱼”。
  “陈导这才是真正代表华语电影站上世界舞台中央!”
  “原来评委和评委会主席差别这么大?这么说孙羿在戛纳其实说不上什么话?”
  “看来陈导才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人,之前错怪他了。”
  “陈导说的没毛病,奥运会就是个例子,我们的选手水平不差,但就是有裁判搞黑幕,我们也要当裁判!”
  一波完美的“概念输出”直接拉爆了国内的舆论。
  网络上的纷纷扰扰,随着电波与网络,迅速传到了远在法国的戛纳。
  同样拉爆了某位正在体会“521”幸福时光的好心情。
  “该死,真该死!”
  “老公~我好想打人啊!!!”
  感谢而我独缺丶你一生的了解书友的打赏。
  大佬天天开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