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知行
作者:雪窦      更新:2024-11-23 10:11      字数:3923
  “我说得不差吧?”听得晏北下楼,陆遐抚掌笑道,她生得清秀,展颜一笑却眣丽如莲。
  这个赌约是她赢了,谢映君愿赌服输放过晏北下楼。
  她艳丽的眉眼俱是好奇,“你怎知他会将自己那份学训让与宋青之?”
  方才赌约,她赌晏北会辩解,但也会老实领罚。
  可陆遐却断定他会将自己的学训让与宋青之,只字不提自己那份。
  须知她才是晏北跟在身边七年的那人,怎么她好像更了解那孩子脾性。
  谢映君拾起晏北呈上来的学训,方才怒极纸摔了一地,她拾起一张,看纸上笔走龙蛇,笔墨深深,想起当年小小的孩子哭得眼泪鼻涕横流,眼里含泪抱着姐姐的棺木不肯撒手的模样,心底蓦然一软。
  他如今十五岁了。
  陆遐接过她递来的纸,指着边角示意她看,“你看,今日这是早上下雨时的水迹。”
  清晨雨下得急,他们两人撞在一处,那孩子大惊顾不得身上狼藉,翻身拾起纸张用衣袖轻拭,只是上头墨色早已糊作一团。
  陆遐侧头回想,与谢映君如实道来,“当时散落的可不止呈上来的份量,方才书童说他替宋青之送学训来,我便知他对自己那份只字不提。”
  谢映君拿起学训翻看,果然边角处沾有浅浅泥色,轻叹道,“他既已抄完直说便可,怎么站在楼下不进来?”
  她待他严厉,却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晏北只要说出实情,她也不会怪罪,何苦遮掩平白得了她一顿骂?
  陆遐临窗看去,晏北已从正门离开。晏家行伍出身,她遥望少年身姿挺拔,隐约像极某道跪在雪地里的身影,一时恍惚。
  “陆遐?”
  回眸见谢映君面露疑色,陆遐敛目轻声道,“他一心要当面向你认错,怕你生气,心里纠结罢了。”
  谢映君想起少年声声领罚,一时静默无言。阁务繁重,容膝阁里她亲自教习的,年轻一辈里只有晏北与宋青之。
  晏北是因为姐姐晏回嘱托之故,宋青之却是楼里杂役之子,也算知根知底。
  他长在身边七年,性情算得上耿直,但凡所犯之过该是他承担的,无论宋青之和旁人怎么替他掩饰,必定当面向她认错。
  这性子,倒是自小如一。
  “宋青之是何人我不知晓,晏北与他来往,想来有可取之处。我原以为晏北是个顽劣不服管教之人,可方才观他言行,这孩子也算重情重义,你莫要过于苛刻了。”
  没了怒容,陆遐知晏北这回处罚算揭过去了,趁机劝慰道。
  谢映君自然知道,“我也知自己平日对他过于严苛,只是唯恐他误入歧途,辜负他姐姐生前所托。”
  晏家家风清正,他系晏府独苗,她接下重托,这么些年提心吊胆、兢兢业业就怕晏北长歪了。
  “眼下他年纪尚小,你别心急。”
  “沈将军的儿子十三岁就随军出征,你十五岁已掌四时堂多时,怎么他十五岁还这般毛躁…”
  陆遐倒茶的手一顿,茶水溢出来烫红手背也不自知。
  “话说回来,你这次怎么一个人来端州?此行路途遥远,没人同你一道?”
  陆遐渐渐回神发觉不对,她轻抚手背红痕,两人四目相望,诧异道,“我…我忘了与你说吗?此次下山阿晴与我同行,她入城时我让她回家看母亲了。”
  “另有一人,是阿晴在来时半路上所救,他”陆遐沉思片刻,“半途醒过几次,状似孩童,应是头上受过伤的缘故,我来见你不便带着他,便安置在了云来客栈。”
  云来客栈。
  两人边走边谈,谢映君和陆遐方迈入客栈大堂,客栈老板在二楼一瞄见她纤柔身影,如遇救星,大喜道,“姑娘,你可算回来了!”
  她只说去去就回,哪里知道耽搁那么久。
  “是我带来的同伴醒了吗?”
  “醒了!醒了!在楼上!”老板快步下楼,一路在前带他们上去,走得一半回头斟酌开口,这个文雅的姑娘脾气看着甚好,“若是他没有大碍,姑娘不如…给他换个地方?
  谢映君尾随上楼,闻言脸色一黑,“你这客栈开着怎么赶起客人来了?”
  老板听得一声娇喝,眯眼细看,陪笑露出一口大黄牙,“老眼昏花,不认得是谢阁主当面,您且原谅则个…“
  “既然认得我,说说,怎么有生意送上门还不要?”
  “这个嘛…客栈开着自然是做生意,可那是个煞星!小店实在惹不起,你们行行好,赶紧把那人弄走吧!”
  他顾不得谢映君脸黑如炭,将话吐了个干净。
  陆遐与谢映君面面相觑,正不知发生何事,待上得二层两人皆一愣,客栈二层躺了三个人,看衣着样式是跑堂小二,一个个鼻青脸肿,难怪大堂没有人,原来都在此处。
  “怎么回事?”大堂都不用做生意了不是?
  “轻点…轻点…”其中一个年轻男子咬牙,另一个同伴正给他上臂抹药酒,他疼得龇牙咧嘴。
  “这…这都是你带来的那个人打的,客栈经不起他这么折腾…”老板指着伤势,苦笑连连。
  谢映君俯身查探一番,微松了一口气,“没断,就是得养上几天。”
  “店里的人都被打伤了,他再住连我都要遭殃。”老板一脸后怕,一副你们赶紧把人送走的模样。
  “咯噔”二楼似有重物落地,谢映君与陆遐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里的惊色。
  房门前,谢映君凝神静听,待陆遐后退才一脚踹开。
  开门霎那惊变陡起!
  谢映君浑身汗毛皆竖,望后一倒,一物恰从面前飞过,狂风刮面,随后楼下响彻器物碎裂的巨响以及惊呼声,她惊惧看向房内。
  房内桌案不翼而飞,有一年轻男子侧头,身后阳光明耀看不清神色。
  谢映君一凛如临大敌。
  倒是那男子见她好端端地站在门口,扒着门嘴顿时一扁,“打不中?怎么会不中?”
  他冲过来的脚步迈得又大又快,谢映君被硬生生挤开,俊目望着楼下乱成一团的人,喃喃道,“真的没中?”
  “你、为什么打不中?”那男子一双墨瞳似山间小鹿般纯净,嘴上却问着让人惊惧的话,上下不住打量。
  谢映君不喜皱眉,冷笑,“没规矩的臭小子,方才是你动得手?”
  “姐姐!”那男子不答,转头望见陆遐身影,顿时大喜,谢映君恐他暴起伤了陆遐,下意识挡住去路。
  “不许走!”话还没说完他要往哪里去!
  身影纵闪,那男子不知如何绕开她,滑行到陆遐跟前,双足一磕,死死抱住她双腿,眼睛发亮冲她笑,“姐姐你怎么才来?”
  陆遐要叫他起来,可男子口中不停,竟不能插嘴半句。
  “这里的人好奇怪,说要让我走。”
  “临睡前说好了要在这里等你回来,我才不走!”
  “晴姐姐呢,也来接我了吗?”
  “我们现在去哪儿?”
  “你不许再扔下我了!”
  他笑得无比快活,紧接着一连串的发问。
  这么多问题,陆遐实在不知该应哪个,满目狼藉,楼下惊叫声隐隐在耳,他抱着自己成何体统,只得蹙眉喝道,“端阳,先起来!”
  声音冷肃寒霜,那名叫端阳的男子不想她会生气,闻声如同斗败的公鸡,松手呐呐,“你生气…我…是不是给你闯祸了?”
  他艰难地回忆,俊脸困惑,懵懵懂懂,“我同他们玩呢,是他们太不经闹…”
  她恼是因为同他们玩时不小心用多了劲吗?
  陆遐看着身旁无措的人,微不可闻地叹口气,摘下银袋递给老板,赔礼道,“是我思虑不周,这是打伤人和器物的赔偿,实在对不住。还有你,道歉!”
  老板拿起来掂量,脸色和缓几分,哼道,“道歉就不必了,小店实在供不起这尊大佛,你们赶紧请吧!”
  “走!赶紧走!”店小二怒目相视,端阳越发困惑。
  此地却不好再留,端阳挨了陆遐冷喝,依言道歉后恹恹随两人下楼,还未自陆遐生气的境况里回神。
  陆遐不知他心里作何想,一路眉目含霜,他呐呐跟在身后几次想找她说话,又不敢开口,直憋得满头大汗。
  谢映君从后看着两人相处不由一乐。
  这男子身手令人惊惧,却惧怕陆遐。
  不过陆遐生起气来可是连书院师兄们都不敢噤声,从前一个个被训得垂头丧气,背地里向她打听让陆遐消气的法子。
  她久违见识到了,还真是令人怀念…
  “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
  端阳起先一意要陆遐消气,可走了一路她半点不肯缓和颜色,加上忘性大,魂随着卖糖葫芦的老伯走了,直勾勾盯着糖葫芦迈不动道,蹲在跟前不肯走。
  他一个大人模样,却痴痴蹲在糖葫芦前,卖糖葫芦的老伯几次赶他,直道晦气,“别是个傻子!快走!快走!”
  他也不理会,只一意盯着糖葫芦看,陆遐回首望见,脑中想起他方才垂头丧气模样,气便消了大半。
  向他招手,他在人群里看见,眼里赫然闪过连串光彩,直窜到跟前,指尖拈着她天青色的衣袖,可怜兮兮地道,“姐姐,你叫我?…你不恼我了?是不是?”
  陆遐微叹,掏出铜板放在他手心,“是,不恼你了,去买糖葫芦吧。”
  “太好了!姐姐和我说话啦!她不恼我了!”
  他心性如孩童一般,正是需要好生教导的时候,此次出事分明是她的错,她不该留他一人在客栈,何苦迁怒于他?
  端阳得了铜板开心数着,他蹦蹦跳跳几步又回身,面露犹豫之色。
  “怎么了?不是想吃糖葫芦?”
  “姐姐是不是赔给老板许多铜板…我看见了的。晴姐姐说,姐姐你一路不容易,不应该乱花钱…糖葫芦还是不买了罢?”
  端阳望着红彤彤的糖葫芦,使劲咽了咽口水,咬牙不去看…他也不是很馋,非吃不可。
  不想他心智纯净如稚子,话里却饱含关切之意,陆遐心头余下怒火顿时烟消云散,心头宽慰,星眸重新绽开笑意,“一铜板一串糖葫芦,姐姐还不至于吃穷了,去吧,我和谢姐姐在这里等你。”
  他果然又快活了,眉开眼笑,拿着铜板直奔寻找卖糖葫芦的老伯。
  两人在一旁停下,等着端阳慢慢挑糖葫芦,他凑前端详,只觉每串都香甜可口,哪串都好犹豫不决。
  谢映君细看他出挑身形、眉眼,挑眉问道,“不及详问,此人到底什么底细?”
  “尚未查清,连名字也是阿晴暂取的。”
  “我想去官府报案,看是否有哪里走丢人。”陆遐沉吟。
  “你们从哪里救的人?”
  “当时他浮在端阳河上。天蒙蒙亮,是阿晴早起眼尖看见,我便让附近船家把他救上船。
  “我问过船家,皆说从未见过他。”
  “这么看来不是端州人?”
  “目前线索来看是这般。”
  生面孔,孤身一人浮在端阳河上,谢映君蹙眉,只怕陆遐招惹麻烦,听得她要报官府,心中便放心许多,“如此,去官府也好。他这般好相貌,想来容易找些。”
  谢映君道,“还有你的路引,虽说是无心之举,按齐律当报刺史府知情,不能再拖了,由刺史府发文京城,一来一回要花上不少日子。”
  这么一拖,她在端州便要多留两三月,她固然恨不得陆遐长留此处,却也知不该困她于此。
  “刺史古大人就在端州,我听闻他早先与书院鸿飞先生有来往,作为书院晚辈按理应拜访。”
  “待安顿好他,我便走一趟。”
  端阳拿着挑好的糖葫芦急奔而来,红艳艳的果子递在柔唇畔,“姐姐,老板说这串不酸!给你!”
  阳光里,他笑得灿烂夺目,俊脸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