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武道极致(上)
作者:梵啊林      更新:2024-11-22 09:24      字数:4500
  随着气血在谢缺那新生的躯体中缓缓流淌,它们仿佛初生的嫩芽,
  开始不断地滋养与壮大,由最初的一丝微弱逐渐汇聚成澎湃的力量。
  这股力量并未停滞不前,它在短时间内便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
  每一个细胞都沐浴在气血的洗礼之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而无需多久,这气血便能凝聚成先天气劲。
  轮回福地乃是由纯粹的天心印记铸就,能够拥有其控制权限者,自然也能够窥伺到其中发生了什么。
  而如今执掌轮回福地的,便是天元山主杨致远了,
  他以一种近乎于上帝视角的方式,清晰地目睹了谢缺以巫民的身躯开始修行。
  并且凭空就炼出了第一缕气血,而且开始不断壮大。
  这一幕,不禁让杨致远开始有些拿不准了。
  他有些难以置信,气血竟是可以凭空而生么?
  到了武道人仙的境界,凝结了窍穴之后的确可以做到凝炼灵气为气血,
  但武道的起初,一般都是从肉食内提取气血,或是长时间锻炼身躯自然而生。
  他开始有些疑惑起来,莫非这位佛子殿下还真能够打破巫民血脉之中的诅咒?
  这样的念头一旦在杨致远的心中生根发芽,便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平息。
  他时而踱步,时而沉思,内心的波动难以掩饰,
  显然,谢缺已经深深地让他感到了忌惮,让他无法再保持往日的平静与从容。
  从他自己长期以来的认知,以及那些泛黄古籍上斑驳记载的点滴信息中,杨致远深知上古巫民的非凡之处。
  他们不仅身怀道体,天生便拥有着大道亲和能力。
  这种能力若真是存在的话,那么在千年时光内创造出奇迹,也并非是不可能之事。
  而这,正是杨致远所无法承受之重。
  毕竟,眼下的天元山正处于稳步发展的上升期。
  加之他们手中握有轮回福地这一无价之宝,只需假以时日,
  超越无音寺不过是水到渠成、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然而,一旦真有那么一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佛子横空出世,
  那么天元山多年来的耕耘,恐怕都将化为乌有,付诸东流。
  这样的后果,是杨致远所无法接受的。
  杨致远此时心中思绪万千,他虽然身为轮回福地的掌控者,能够洞悉其内的一切变化,
  但轮回福地自创立之初便立下了一条铁律:外界不得干涉其天道运作,
  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其中天道得以日益完善。
  然而面对眼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即便是杨致远这般沉稳内敛之人,也不禁有些坐不住了。
  他深知自己必须做出抉择,要么继续坚守规则、静观其变;
  要么打破常规、主动出击。
  而这两种选择,都将决定天元山乃至整个摩诃界的未来走向。
  杨致远的双眸犹如机器,不断地捕捉分析着谢缺的一举一动。
  谢缺体内的气血流动、经络运转乃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都在他脑海中被迅速解析,转化为一条条清晰的数据流。
  片刻之后,杨致远终于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此子的确非同小可,日后必成大患。”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
  这位佛子殿下仿佛已经与天地的运转产生了某种共鸣。
  他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出拳踢腿,都是在精准地调节着自身的磁场。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是天道运转的缩影,完美地契合着世界的律动。
  这种契合,使得他的体魄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增强,
  仿佛每一寸肌肉、每一根骨骼都在不断地被锤炼与升华。
  他一边继续观察着谢缺的变化,杨致远不禁暗暗心惊,
  他一边转头向身旁的求索神君问道:“关于北俱巫民,你可还知道些什么?”
  求索神君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沉吟片刻,开始为杨致远讲述起实验所得。
  在短暂的沉默与犹豫后,求索神君补充道:
  “此子似乎还掌握着一种能够将天地万物炼化为己用的秘法,武圣的门槛几乎是无法束缚他。”
  杨致远闻言,轻轻颔首:“你随他数月,可知晓此法之密?”
  求索神君虽身为天元山人,但亦深知“法不轻传”。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答道:“回禀山主,关于此秘法,我实是一无所知。”
  杨致远凝视着谢缺,尽管后者目前仅是先天境界,
  但其肉身强度已逼近人仙之境,这份潜力,让他不禁感到一丝焦躁与不安。
  终于,杨致远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波动,沉声道:
  “传我法喻,命天择即刻行动,汲取谢缺所在之地的灵机,以观其变,探其虚实。”
  其口中的“天择”,乃是天元山常驻于福地的一位神君,
  此君对于诸多大道法则的领悟之深,堪称惊世骇俗,
  即便是与那些彼岸天君相比,亦是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
  正因如此,天择神君的实力之强,已然达到了半步天君的惊人境界,
  只差一线,便可踏入那至高无上的彼岸之境。
  “山主,这……”求索神君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惊容。
  毕竟当初摩诃界诸多大能共同定下的准则,便是绝不人为干涉轮回福地的自然运转。
  杨致远作为轮回福地的绝对拥有者,自然是务必遵守这一铁律,从未违背过。
  如今看来,即便是身为天元山领袖的杨致远,
  似乎也在威胁面前,已难以再坚守原则。
  而在另一边,谢缺正全神贯注地沉浸于对自身的不断提升之中。
  经过与计都天君那数十次的轮回历练,他虽未能在武道修为上取得成就,
  但对于轮回与因果大道的参悟,却已累积得极为深厚。
  每一次的轮回,都让他对于世间本质与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而当谢缺踏入百万年后的摩诃界时,尽管时间尚短,
  但他却发现这里的武道知识如同宝藏一般,琳琅满目且唾手可得,
  无需他再像以往那样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推导领悟,这无疑为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而这具北俱巫民的身躯,简直就是为武道量身打造的完美容器。
  这具身躯不仅强健有力,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潜能,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追求武道极致而存在。
  抛开那些遥不可及的武道上限不谈,单从这具身躯所展现出的天赋与潜力来看,说它是为武道而生,也毫不为过。
  在这样的条件下,谢缺的实力如同破竹之势,一路攀升。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站在了武道宗师的顶峰,距离武圣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面对这即将到来的突破,谢缺却并没有急于求成。
  他深知,杨致远极有可能正在外界窥探着自己的修行进展。
  若是自己表现得太过出色,突破得太快,不留一点余地的话,很可能会引来杨致远的猜忌阻挠。
  谢缺深思熟虑后认为,与其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暂的突破,不如费时间从各个角度来磨砺这具身躯。
  他渴望的,是让这具身躯的武道根基变得坚如磐石,厚重到足以让天下所有武者都望尘莫及。
  这样的根基,才是他未来攀登武道巅峰的坚实基石。
  谢缺清晰地记得,在《武道真解》中,记载着诸多能够助人身躯打破肉身极限、扩容气血容纳度的秘法。
  这些秘法,无疑是他重塑肉身、提升实力的关键所在。
  而这一切的机遇,都要归功于杨致远。
  若非杨致远的安排,谢缺或许永远也无法窥见武道的真正极致。
  正当谢缺沉浸在修炼中时,他突然察觉到,自己周身环绕的灵机开始缓缓减弱。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心中暗自思量:“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吗?”
  对于这一变化,谢缺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他正是通过与天地灵气的共鸣,将其转化为体内的气血。
  而这样的修炼方式,无疑会引起某些人的关注与不安。
  而若是采用常规的锻炼方式,以北俱巫民那惊人的气血容纳总量来计算,
  恐怕需要耗费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时间,才能够将身躯内的气血积蓄至满盈状态。
  这样的时间成本,对于任何一个武者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然而谢缺对此却并不着急,他反而显得异常从容。
  在原地,他缓缓地盘腿坐下,闭目凝神。
  此处灵机断绝,灵气稀薄,对于现在的谢缺来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他已经不再需要依赖这些灵气来转化为体内气血。
  现在的他有着更为高远的目标,那就是将这一身筋骨皮膜打磨至极致,再度扩大气血容纳度。
  在短暂的休息与调整后,谢缺身形猛然一跃。
  与此同时,他身上的武道气魄也顺势勃发而出,犹如一股无形的洪流,席卷着周围。
  在简单地感应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后,他便是朝着远处的一座连绵群山疾驰而去。
  ……
  三个月转瞬即逝。
  起初,谢缺于万仞高山之巅,一跃而下。
  其中过程,他并未采取任何行动进行缓冲,而是生硬砸下落地。
  依靠着超乎常人的快速恢复能力,筋骨也在不断破碎与重生中。
  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筋骨逐渐变得更加坚韧与强大。
  随后,谢缺又转战至一处千米高的瀑布之下。
  在这样的环境下,谢缺日夜练拳、打坐,甚至睡觉。
  瀑布的冲刷与拍打,让他的皮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砺,
  渐渐地,那层皮膜竟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如同被鲜血浸染过一般。
  最后,谢缺又找到了一处火山口,毫不犹豫地钻入其中。
  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谢缺运用焚诀,开始熔炼并压缩体内的气血。
  随着气血的不断熔炼与压缩,它的颜色也由最初的红色逐渐转化为淡金色。
  经过这三个月的艰苦修炼,谢缺的实力与境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段漫长而又紧凑的时间里,谢缺几乎是没有一分一秒停歇,
  他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了对肉身的极致磨砺与提升之中,也就使得他的筋骨更加坚韧、皮膜更加厚实、气血更加旺盛。
  那本已经到达了巅峰状态的气血容纳度,也在此刻再度飙升了三倍之多。
  要知道,对于正常的武道宗师而言,积蓄至满,能够轰开丹田、成就武圣的气血总量,已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极致。
  然而在谢缺那庞大的身躯之内,这份气血总量却仅仅只占据了三千分之一。
  谢缺的实力,就如同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
  虽然从外表上看,每增加一丝身躯强度或许并不那么显眼,
  但他体内所能容纳的气血总量却在悄然间增添了许多。
  即便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境地,谢缺的心中却并未感到满足,
  他深知,自己的身躯还有着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
  谢缺捉捕了近乎上千条即将化妖的灵虫,这些正是他接下来修炼计划的绝佳助力。
  随后他找到了一处深不见底的岩洞,凭借着缩骨之法他钻入了岩洞深处。
  谢缺将那些灵虫小心翼翼地绑在了自己的脚后,并用特殊的秘法将它们束缚住,以免它们在修炼过程中造成干扰。
  接着,他便顺着岩洞蜿蜒曲折的通道,一路朝下钻去。
  在这个过程中,谢缺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条穿梭在黑暗中的蚯蚓,周围是永无止境的漆黑与未知。
  每当下潜数丈之后,谢缺便会留下一点气血作为引子。
  而这些气血引子并非是让他回去的,而是方便炸塌整个岩洞的。
  融合了千方天心印记的轮回福地,相较于谢缺初次接触的那个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内部的规则体系比起一般的世界要完善许多,其广袤无垠的大小更是难以用言语来衡量。
  谢缺在这片未知的地下世界中不断深入,直至连一丝灵机与空气都感受不到。
  这里的黑暗与寂静仿佛要将一切吞噬,就连跟在他脚后的那些灵虫,
  也因为灵气的极度匮乏,修为几乎濒临衰退的边缘。
  当谢缺感知到自己已经到达了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时,他果断地停下了脚步,
  开始在这坚硬的岩层中徒手挖掘出一方小洞窟。
  其后,在谢缺的牵引下,那些灵宠们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纷纷沿着他的七窍钻入到了他的体内。
  就在这一刹那,在谢缺的控制下,整个地底岩层被气血所触,
  发生了剧烈的震动,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洞窟的出口在震动中被无数尘土岩石所掩埋,将谢缺牢牢地困在了这片黑暗之中。
  恐怖的压力如同山岳般沉重,即便是阳神真君在此,恐怕也难以幸免于难。
  谢缺却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身躯强度,硬生生地抵抗住了这股压力。
  此刻,他放开了对体内的保护,任由那些饥渴的灵虫在他的心肝血管中肆虐。
  一瞬间,万虫噬心之痛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
  谢缺他强忍着痛苦,口中诵念起了《安忍不动地藏心经》,让自己的心境保持平静。
  他深知,这一次的修炼将是他突破武圣的关键所在。
  这虽然残忍,但谢缺也知晓,
  唯有如此,方才能够真正将血管、经络和内脏全部都磨炼到极致,再度扩大气血容纳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