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五国密约
作者:断刃天涯      更新:2025-10-30 02:22      字数:4105
  第730章 五国密约
  顾忌此前打造的我军形象,贾芝决定暂时不考虑火攻。先打一打看看再说。
  底特律的美军换了一个统帅,此前的麦克与新统帅谈了很多,並始终强调一点,打不过,一定要打,只能据城而战,野战就是找死。
  这个时候的美洲统治者,所谓的昂撒人老钱们,確实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
  实际上从美国的媒体报导政府决定开战之后,大量的资本逃往欧洲。
  资本不看好这场战爭,即便看好也不愿意冒险。
  新统帅接到的指令是必须打,无论如何不能认输,至少现在不能。
  劝降无果的贾芝,只能下令继续进攻。集中了四个师的兵力,集中了所有一百多门大炮轰击河对岸的市区,同时开始架浮桥。
  美军残存的炮兵轰击河面架桥的部队,在热气球的监督下,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就遭到了猛烈的炮火压制。
  战斗持续了一日,浮桥成功架设,城內美军趁夜色发起进攻,试图摧毁浮桥。但是东华军早有防备,点燃火堆,用密集的弹雨击退美军。
  留下了上千尸体后,美军夜袭失败。
  次日,我军再发起进攻,美军凭藉房屋为工事坚守,贾芝下令炮兵抵近直射。
  日裔师再次作为突击部队,率先发起进攻,衝进城內,异常勇猛的作战。
  他们的心態大概是这样的,他们的父辈是被东华国僱佣来的,满十五年才能拿到正式身份,並且与正常公民一样分地。
  这就让他们的父母格外珍惜身份,认为靠努力是真的能摆脱在国內那种贱民身份的,现在他们的父辈回日本,当初的老爷武士才是贱民。
  这些日裔二代,从小就比他们的父辈更认同东华国,相貌上的一些差別,让他们更加想证明自己並非异类。
  这些年轻的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杀进城內,用手榴弹和步枪清理阵地。
  激战一日,多处城防被突破,美军后退至坚固的堡垒区继续抵抗。武器上的代差,导致美军只能依靠防御工事,等待东华军抵近后射击。
  儘管伤亡惨重,美军在前两日的战斗中还是表现的颇为英勇。
  作为突击部队的日裔师,首日付出了上千的伤亡,美军则伤亡十倍於我。
  入夜之后,美军再次发起夜袭,试图依靠人数优势,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如果不这么做,美军只能等著失败。
  这是唯一的机会,在牧师的精神加持之后,美军士兵悄悄的走出阵地,缓慢且坚定的走向我军阵地。
  轰,地雷的爆炸声惊动我军,瞬间阵地上枪声如疾风骤雨。丟下数千人的美军仓皇而退,偷袭无果的美军,连夜撤退。
  再战已经毫无意义。
  贾芝下令不予追击,这次作战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抓紧时间破坏工厂和矿山,並且派出骑兵,扫荡周边。
  严令各部,只要与工业有关的设施,一律坚决的摧毁。
  船厂,工厂,机器被摧毁,厂房被放火烧毁。
  底特律为圆心的方圆五十公里范围內,变成了农业和渔业区。
  破坏持续了整整三天之后,我军后撤回麦迪逊,芝加哥,这里重复一次大破坏之后,再退回麦迪逊。
  撤退的途中,继续贯彻破坏的命令。美军没有反击的意思,本地百姓更没有反抗的力量,只能眼睁睁的看著。
  离开麦迪逊的时候,参谋长来报告,大约一万多本地人带著家当和行囊,远远的跟著大军。
  贾芝听了顿时愣住了,赶紧追问缘故。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底层的百姓,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赤贫,以前有工厂还能干活混口吃的,现在工厂都没了,以后找不到活干了。仅剩的一点家底,也被美军撤离之前抢劫了一遍,现在他们选择跟著我军走,就是希望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这些人做事的逻辑很简单,我军居然还施粥了。对待敌人都能做到这点,自愿加入的肯定会被优待。
  还有一点,这些人多为老弱妇幼,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依靠。给东华军干活的过程中能拿到报酬,这给了他们信心。考虑到圣保罗城內也是老弱居多,还有一大批战俘,贾芝决定带上这些自愿本隨著,就算是千金市马骨,也要把戏演到底。
  有了这些老弱妇孺,还有两万多战俘,贾芝决定占据圣保罗不走了。战俘不能白白的养著,所以要干活。有伤的给治疗,能不能好看命。
  你还真別说,这批伤员中的绝大多数都活下来了,可能是身体好,也可能是得益於科学的护理。
  有一件事情值得欣慰,那便是圣保罗没有经歷太多战火,这里的主要房屋都在,用於安置本地百姓比较方便。城市周边都是上好的耕地,下令没收之后,以东华国北方统领的名义,给这些百姓分了地。同时告诉所有战俘,五年之后,他们也就自由了,愿意留下的也能分地。
  这些土地以前都是本地的大地主和有钱人所有,现在被分给普通人之后,城內多数人的心都发生了变化。
  最最要紧的一点,东华军是真的强啊!加上此前反覆的宣传,来是为了惩戒美国政府,上一次来的时候没打算占地方,这次来不占地方,美国政府就不会引起重视。所有人只要不是战俘,都可以来去自由。
  贾芝下令留下一个师守备圣保罗,並且成立临时的军政府,市区內的百姓进行人口调查,登记在册后分地,並且让市民自行选举领导人,分区分块自治。如果有市民对选举出来的区块领导人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去军政府告状。
  总而言之,你说民主吧,他就很民主,但是,民主不等於不用负责。
  没有伤的战俘休息数日之后,开始了劳动改造。首先是在城区进行各种改造工程,修了一堆坚固的工事,清理沟渠,疏通管道,修缮屋子。总之有啥干啥,一切以改善圣保罗市区环境为先。至於修铁路,暂时倒是不著急了,因为还没修到穆尔黑德呢。
  北方的战斗自贾芝主动撤退而结束,南方的战斗则还在继续之中。李亨麾下的五万大军,杀进了亚特兰大,大肆劫掠,並且放了一把火。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李亨的东华南方军撤回小石城不久,入冬了。
  整个美国东部惶惶不安的情绪,因为东华军的主动后撤,才算是有所好转。
  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都报导了这场战爭,热点標题都是一句话:新上帝之鞭后撤,我们贏了,上帝保佑美利坚。
  得知此事的贾芝和李亨都陷入了迷茫之中,美国人的脑迴路这么奇葩的么?
  某家报纸上报导了东华国所谓的宣言,这场战爭名字叫自卫反击战。这是一次惩罚。
  但是这条报导没有造成多少影响力,民眾陷入了狂欢之中。
  一直以来,美国人都自詡天命之子,所谓的昭昭天命,是上帝的宠儿,报纸对民眾反覆的洗脑。
  消息传到欧洲之后,这里的新闻学更发达一些,但是却依旧沿用了美国同行的称呼为標题,《上帝之鞭美洲再现》。
  欧洲媒体可不说美国人贏了,而是从头到尾的把事情报导了,首先是美国人挑衅,遭到一些小规模的报復之后,非但没有收敛,还要扩大。再次遭到东华国的抽打,还是不肯就范,甚至还上升到国会了,嚷嚷著要宣战。结果,遭到了大规模的惩罚。
  五大湖地区的两座重要的城市被打回了石器时代,南方的亚特兰大被烧成了白地。东华人占据了密西西比河上游和出海口,扼住了美国的大动脉。英国报纸更是幸灾乐祸的表示,逆子,老子收不了你,有人能收你。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一群小偷罪犯的后代,还以为自己是天命人,你们也配?当初要不是路易十六这个无头人,你们早被灭了。
  一场媒体的狂欢还没持续多久,美国人也没有因为我军撤退高兴太久,一支舰队就出现在纽约外海。
  在犀利的舰炮轰击下,一切在海上漂浮的目標都被轰成了碎片。別管是美国船还是欧洲船,一律要求停船检查,欧洲船原路返回,美国船击沉。
  繁华的纽约港因此变成了死地,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隨后海军派出陆战队登陆纽约港,放了一把火。
  赶上大风的天气,大火失控了,整个纽约都在燃烧。
  逃出生天的欧洲船只將消息带回去之后,欧洲从最初的幸灾乐祸,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之中。
  怕了,都害怕了!这不过是一个东华国,算是从中央帝国分家出来的一个小国,如果是母国呢?
  这到底得有多强大?才能將美国打的这么惨。別人心里没数,英国人能没数么?
  恰逢其会的是,一批欧洲留学生回来了,他们迫不及待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宣扬中央帝国的强大与繁荣。
  火车已经是过去式了,电报,电话,无数的美食,乾净整洁的城市,气质高雅的贵族,生活富足的人民等等。
  这些留学生还频繁的提起了中央帝国发达的工业,谁能想到,他们已经把蒸汽机装上了船上。
  同样是城市,留学生主要在京城和广州生活,无论是哪个城市,比起现在的欧洲任何一个城市都算是天堂了。
  很多留学生回到欧洲之后,总是在抱怨(炫耀),该死的,吃不到东方美食,早晨也喝不到豆浆了,吃不到包子、馒头、油条、油饼了。
  美食荒漠伦敦的人民倒也算了,这口气咽不下也得咽下去。但是巴黎和罗马的人民不於了,我们也有本地美食。
  於是媒体上整个画风都变了,没有人再討论遥远东方那个自詡中央帝国的强盛,专注於各种生活討论。
  但是欧洲各国的高层还是清醒的,他们紧急开会磋商应对此事,尤其是沙俄,最为担心。
  別管什么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大家都是信耶穌的。所以该联合还是要联合起来。
  英国人主张结成一个秘密的同盟,不要对外公布,避免刺激东方帝国。俄国人反对,认为你不公布有个屁用啊,要威慑啊!
  法国人、普鲁士、奥地利认为英国人说的对,至於西班牙人,不参与,就看戏。
  孤掌难鸣的沙俄表示,那你们玩,我退出。英国人冷笑,你退啊,立刻退。
  沙俄没退,还是厚顏留下了,继续开会討论。各方达成了第一个共识。
  第二个共识,要不要援助美国?法国抢答,援助个屁。忘恩负义的狗定西,他们被打死活该。
  英国人也是这个態度,其他各国表示无所谓了。好人谁去美国啊。
  第三个共识,如何划分势力范围,以现有的世界格局,非洲还有大量未殖民的地方,各国各凭本事去抢,如果东方帝国介入,就算是触动盟约,大家要併肩子上。英法表示这个可以有,通过。普鲁士欲言又止。
  第四个共识,沙俄与东方帝国在中亚的较量,与盟约无关。应以乌拉尔为红线,触碰之后,集体发声,威胁东大。
  对此沙俄气的跳脚,却毫无办法,其他人都认可了。
  第五个共识,沙俄反手拍在英国的脸上,印度的事务,不在盟约之內。
  法国立刻说好啊好啊,就该这样。普、奥两国也觉得,印度太远了,属於亚洲范围了,英国可以努力,不能拖大家下水。
  五个国家以这五个共识为基础,签署了五国密约。並强调,该密约仅限於防卫,主动出击不在触动范围之內。
  儘管大家心知肚明,这密约能不能奏效还两说,但怎么说呢,总算是有了个指望了。
  东大带来的压力,太过於强大,近乎窒息的压迫。
  美国方面,纽约被堵住之后,不断地呼吁欧洲介入,但是毫无效果,反而遭到了欧洲各国的嘲讽。
  因为五大湖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美国刚刚起步的工业,又要重新发展了。而且还不敢再放在五大湖地区了。
  至於说到反击和报復,美国政府一度嚷嚷要宣战的说法,再也没提了。非但没提,还派出了一个正式的使团,请求与东华国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