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金融骗子诞生记!鱼儿上钩了!
作者:风霜半纸      更新:2024-11-19 10:34      字数:4720
  第235章 金融骗子诞生记!鱼儿上钩了!
  一想到这里顿时个个是眼睛发亮,
  这笔买卖要是做成了的话,对于自家来说可是个发财的机会。
  接着陈寒又说道,“当然我们大明也有一个要求。”
  安南国的使者首先站了起来:“瞧您说的,如此大的一笔买卖能让我们来做,
  您就算是有十个要求,我都觉得不过分!
  是不是啊,诸位!”
  缅甸、老挝的使者举双手赞成。
  尤其是老挝,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王朝,就是澜沧王朝,
  国力正在蒸蒸日上,以农业为主的他们,现在粮食产量很高,
  要是能做成这笔买卖,绝对能让国内百姓过上好日子。
  之前他们国内经常能出口的就是翡翠,
  但那种东西贵,而且成本也太高,哪里有卖粮食这么好的。
  所以老挝的使者是非常赞同的:“如果真能做成这笔生意,肯定对大家都是好的。”
  “对对对!我们很同意,这笔买卖很好!”
  “侯爷果然是爽快人!”
  “如果天朝上国能做这笔买卖,真是再好不过!”
  见到所有的使者都同意,陈寒再次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就说了。
  今后,粮食买卖结算的时候,只能用大明宝钞来结算。”
  啊!!
  听到这里,使者们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刚才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颓废。
  他们虽然不生活在大明,但是对大明宝钞也是如雷贯耳。
  没有别的,那就是对它的贬值,实在是畏惧害怕到了极点。
  前面的十来年,每年来朝贡,得得大批大批的宝钞,还觉得这是财富,
  可是等他们第二年来朝,想买东西的时候才发现,
  原本一贯宝钞能够兑换一两银子,可是仅仅只是一年的功夫。
  就要三贯宝钞才能兑换一两银子,
  等到第三年来的时候,五贯宝钞才能兑换一两银子,
  隔了一些年,又变成了八贯宝钞才能兑换一两银子。
  这贬值的速度也真的是太吓人了,
  以至于他们拿到大明宝钞的赏赐的时候,
  都觉得不能够放在自己的手上,
  一定要在离开大明的时候赶紧买东西,
  要不然的话第二年再带着大明宝钞来的话,可能就变成一张废纸了。
  所以刚才听着有这么多这么大的一笔买卖还多高兴,
  一听说是用大明宝钞结算,立刻就垮了下来。
  安南国使者更是期期艾艾地说道:“陈大人,不是我等嫌弃,
  实在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大明宝钞不方便。”
  他没有说大明宝钞不值钱,像一张废纸一样。
  跟着陈寒一起来的夏元吉、凌汉,还有已经跟随着陈寒身边的张辅几个人听了之后,脸上的表情都不是太自然,因为什么实在是脸上无光。
  实在是因为大明宝钞曾经的确是如同废纸一张,贬值太快,导致大家都不敢用。
  即便是身为大明王朝的人,在之前也对大明宝钞避之如虎狼。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大明宝钞可是不断在升值。
  所以他们都想要听一听,陈寒要怎么去跟他们解释。
  果然陈寒听到了他们说之后,洒然一笑:“你们的顾虑,本大人还是知道的,
  本官也明白,曾经的大明宝钞贬值的,就连丢在地上都不愿意去捡,
  当初大明宝钞的确是一文不值,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
  你们先去外面打听打听,现在大明宝钞可是一直在回温,
  以前大明宝钞,一贯宝钞只能兑换两百文钱,
  现在一贯宝钞,已经能够兑换五百文钱,
  而且将来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如果伱们不相信的话,现在就可以去看一看。”
  听到陈寒这么说之后,几个使者又是面面相觑,
  因为他们来到大明京城,虽然也有好几天了,
  但一直都在使馆里面没有出去,还真的不知道,现在大明王朝的变化有多大。
  凌汉这时候在边上说了一句,“诸位使者,你们的顾虑是对的,
  如果放在一年前,大明宝钞的确不值钱,我们也不好意思拿来当做结算。
  但这一年,随着陈大人的改革,
  我大明王朝的宝钞因为摊丁入亩税制改革,大量回笼宝钞,
  使大明宝钞在市面上流通得越来越少,从而进一步拉高了价值,
  随着这几年大明宝钞持续回笼,加上大明王朝现在越来越强大,大明宝钞的价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你们现在不用,以后想用的时候估计是很难有机会,在如此低的价格入手。
  诸位,你们要想一想,
  现在大明宝钞一贯只能兑换五百文钱,
  你们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大量的宝钞,
  等到来年,如果一贯宝钞涨到了可兑换八百文钱,
  甚至一千文钱的时候,那就说明你们手上的宝钞凭空涨了一倍,这可是一笔可以大赚的买卖。
  如果你们现在,真有这种眼光的话,
  你们就应该明白,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说着他退到了一边去,夏元吉更是直接说道,“诸位使者要是真不信的话,完全可以到外面去看一看,
  还是那句话,我们凌大人说得对,
  如今你们能够来到这里,我们侯爷亲自在跟你们说这笔买卖,
  不仅是你们的机会,也是你们国家的机会,
  趁着这一年里,大明宝钞在持续回温,还没有到顶点之时,你们大量的入手,将来你们必然有极大的裨益,也是你们不可多得的存储,
  诸位要想想,你们国家使用最多的是什么?
  铜钱而已,而每一次要到大明来做买卖,必然携带铜钱、白银和黄金,
  那黄白之物可以说是最招贼的,陈祖义这帮海盗,之所以盯着来大明的海洋船只,是为何?
  就知道这上面载满了黄金白银,可是如果咱们拿的只是一堆的大明宝钞,
  这些纸币对他们来讲可就一文不值了,
  因为大明宝钞现在只能在大明使用,
  难道他们做了海盗之后,还敢堂而皇之地来到大明做买卖了吗?
  如此一来,我想诸位都是聪明人,当中有多么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你们无需大量地运送黄金、白银到大明来做买卖,
  就能够腾空不少货仓来装货物,一来一回,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夏元吉和陈寒轮番的说这些话,这些人是有些心动。
  接着陈寒又说道,“知道你们现在还有所顾虑,但我要再给你们说一个商机,
  这个商机不是大明王朝直接给你们的,
  而是随着大明王朝开放了海禁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来大明王朝做买卖,这当中的商机。
  大明王朝如今如此之强大,我们所使用的大明宝钞就更有购买力,
  你们国家没有使用纸币的机会,如果你们大量地囤积我大明的纸币,
  是不是就可以在你们国家,也如同在大明一样的使用?
  所有人都使用纸币,是不是要比你们发行金银货币方便得多。
  以后如果大家都使用纸币了,无需去开采白银黄金,
  而是需要用一张纸变成代替,大家携带方便也安全。
  你们甚至也能够将自家生产的货物,拉到大明来获得大明宝钞存储起来,
  是不是就代表着你们的国家越发的强大?
  而且随着大明的强大,大明宝钞今后的价值,可就不仅仅是一贯宝钞兑换一两银子了,
  我相信在本官的促进之下,不需要五年,一贯宝钞就能兑换二两白银甚至三两四两。”
  说着陈寒拿出了一贯宝钞纸币,“你们看,这张纸币,它的成本不过才三四文钱而已,
  可是拿出去之后,他却能够买到五百文钱的东西。
  你们想一想这架势,你们如果以后拿到的是十万张、一百万张呢?
  等每贯宝钞能够兑换一两银子的时候,就升值了一倍,
  能兑换二两白银的时候,就升值了三倍,
  能兑换十两白银的时候?
  一百两的时候呢?
  你们想想,是多大的商机?
  好好想想!!”
  嘶……
  能来大明出使的,
  陈寒的这幅说辞,就非常像那些个推销金融理财产品的推销员一样。
  其实陈寒他也是上过了一些当之后,才总结出了一套这些说辞。
  当然其实陈寒这套说辞,还真的就不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他有信心能够做到这一步。
  之前白银的确很值钱,能够成为一些财富的标尺,
  能够使大部分人相信,白银拥有的越多就越有钱,
  是因为自古以来,黄金白银都属于稀有的贵金属,
  所以让人们崇拜它。
  但是现在陈寒却是要告诉这些人,
  今后你们不需要去崇拜这些黄金、白银,
  只需要把我们的宝钞拿在手上,你们就能够享受到这些便利。
  只要你们手上有宝钞,你们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陈寒甚至相信,以后一贯大明宝钞能够兑换二两银子、三两银子甚至更多。
  因为什么?
  因为陈寒觉得,只要大明王朝打开了海禁与其他各国进行贸易,
  他们就会发现大明王朝的能力有多么强,
  国力有多么的强盛,他们就能收获有多少。
  果然在陈寒说完了这番话之后,那些个使者们一个个的脸上现出了非常惊讶以及窃喜的神色。
  陈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些神色之后,心里边有数了。
  陈寒说完了之后,就看向了在座的这些使者。
  这些使者虽然他们脸上有贪婪之色,但不代表这些人没脑子,
  而且也不可能当场就同意。
  果然那些人在听完了陈寒的话之后说道,“陈大人,您所说虽然十分的诱人,
  但这些事情还不能我等做主,
  您等我等回去之后商议完了再来决定。
  甚至有可能我们在商议完之后,还得给我国国王去一封信,
  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同意,那么咱们的这些买卖也不是不能做,
  甚至今后能够做更大的买卖也未尝不可,
  只是我等是想要问你一下,
  既然要开发广州作为市舶司港口,我等也知道在两宋之时,广州就已经成为了贸易港口,
  可荒废了这数百年的时间,真能够如同当初的两宋一般的繁荣?”
  这话问得是相当有水平,问出这句话来的是安南国的使者,
  他之所以问出这些话呢,是因为安南国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番邦小国,
  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偏于一隅的异族。
  他们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中华正统的传承,
  他们都觉得自己是上古神农氏的传人,所以觊觎华夏大地。
  甚至在北宋之时趁着王安石改革,甚至发动过两次对北宋的战争,
  借的理由就是说,王安石的改革不尊重祖宗家法。
  由此可见啊,这帮人心里边一直想的是什么,
  想的就是能够窃取神器。
  所以对两宋以及元朝在广州设立港口这些事,都颇有耳闻,
  而现在他能够问出这番话来,也让陈寒觉得这些家伙也是有备而来。
  每一个能够从他们国家当中选出了初始大明的都有两把刷子。
  夏元吉遵循了陈寒的意见之后,先站出来说道:“诸位使者所问的问题,都非常有水平,
  我代我们家陈大人来回答一下你们的问题,
  如今大明王朝已经开始将两广地带的良田都给开垦出来,
  两广以及海南岛有多少良田,我想在座的诸位都很清楚。”
  这些个使者都离着大明很近,大明到底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他们也很清楚,
  听到大明现在有意要开垦两广的田地,还有海南岛立刻脸上显出了着急之色。
  因为他们很明白,如今的大明要从他们国家进口粮食,只不过是权宜之策,
  那等人家大明王朝把两广的良田都给开垦了出来,并且开始种植粮食了之后,他们的优势就没有了。
  夏元吉和陈寒颇有默契,很明白这些家伙到底在想些什么,得给他们一点紧迫感,
  让他们知道,大明王朝现在虽然提出来,要从他们的国家进口粮食,并不是长久之计,
  而是因为现在两广的地还没有开垦出来,所以才他暂时要从他们国家进口粮食,
  这么一来的话,他们这些人感受到了压力,
  有可能就会更加迫切地想要做这个门生意。
  果然当夏元吉说完了这话之后,不管是真是假,这些个使者都感受到紧迫,脸上也是变颜变色。
  接着这些人赶紧的说道,
  尤其是安南国的使者,立刻是说道:“看起来天朝上班果然有巨大魄力,如果两广地带能够开垦出来,
  那对天朝上邦的粮食可是极为充裕,那我等先行回去商量,
  这就告退回到使馆,然后给我国国君汇报,
  一定给陈大人以及夏大人你们一个满意的回复,可好?”
  陈寒和夏元吉都是点头。
  ……
  等安南使者等人离开了之后,夏元吉哈哈大笑。
  “知年啊知年,你可真是拿捏得准他们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一开始我还犹豫要不要先透露给他们,现在看起来,这是一步好棋。”
  铁铉听了非常拘谨地问了一句,“两位大人,你们刚才到底是在做什么局啊?”
  夏元吉对铁铉还是非常看重的,于是说道,“我们一开始担心,如果把这个消息告知了这些使者,
  他们回去之后必不会跟他们的商人联合,也不会跟他们国家的普通百姓说明我们提高了三倍价格来收购他们的粮食,
  一定会自我消化,中饱私囊。
  我们当时还担心这些人,或许还会矜持一点,
  可是没想到从刚才的谈话当中,这帮人的贪婪,让我等耳目一新。
  我和陈大人能够确定,这帮人一定会回去之后,先行鼓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收购粮食,然后高价卖到咱们大明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