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80章 平原,凭缘
作者:
安之老贼      更新:2024-11-17 11:20      字数:4070
 
  “好舒服!”
  一觉醒来,抻了个大懒腰,陶铁发出一声美滋滋的慨叹,“好久没有睡得这么安心了。”
  随着这声慨叹的发出,身上气息一阵波动,法力修为晋升九品上。
  这一次,陶铁没有再压制。
  因为他终于睡了个好觉。
  世上的事,每一件都是均衡的,有得到就必须要付出。
  虽说陶铁在无始海的三个月里付出了很多东西,但他得到的收获太大了!
  大到有皇后出手帮他减负,依然不足以均衡的地步。
  所以陶铁这一个月来,淡出了世人的视线,一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间或睡上一觉。
  前面几觉,陶铁睡得并不安稳,会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
  于修士而言,睡觉做梦只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心神不清,一是心神不宁。
  心神不清,代表修行出了岔子,特别是性功。
  心神不宁,代表命数出了岔子,可能劫难来临。
  陶铁代受了那般多的劫运,既在渡劫,也在承运,又身具那般多的天人功德,几乎不可能出现第二种情况。
  因此,只会是修行出了岔子,心仍未抚平。
  现在好了。
  终于了结了和无始海的最后一桩纠葛,陶铁彻底放下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再度起航。
  这时,谭晋玄上前说道:“陶大人,扬州那边的热闹,要不要听一下?”
  “听。”
  陶铁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能让谭晋玄觉得,他会感兴趣的热闹,只会与那么一小撮人有关。
  不想妄用天机法的陶铁,可不会为了听一些热闹,而破了新近给自己定下的戒律。
  其实,就陶铁所知,大庸天朝之内论天机法的造诣,当今陛下最强!
  钦天监监正第二!
  天机上人压根排不上号!
  而当今陛下,从不乱用天机法。
  钦天监监正只会在朝廷动用国运镇压的情况下,才会去竭力看清天机。
  于是,陶铁兴致勃勃地洗耳恭听谭晋玄带来的热闹新闻。
  只听谭晋玄用一种较为奇妙的语气说道:
  “莲生现身秦淮河,当众自毁分身逃走,五皇子宾客潘然以莲生滥杀天朝子民为由,恳请刑部予以海内通缉。”
  “五皇子宾客潘然当众指责定海卫总管对五皇子不敬。”
  “新息侯之女马薇薇疑似……疑似倾心五皇子。”
  听到最后一条,陶铁的脸皮扯了一下,脸色有些扭曲的趋势。
  新息侯之女马薇薇这是命犯桃吗?
  先是被刀师姐勾了魂,后又差点被送进三皇子选妃名单,现在居然和五皇子扯上关系了。
  这就有点子扯了哦。
  那……
  “现在的扬州还适合去吗?”
  陶铁寻思起来,有了别的心思。
  反正扬州从一开始就不是非去不可,彼时答应长公主,无非是陶铁自己也知道自己需要静一段时间的心。
  如今心已经静了,那就索性不去了。
  想到就去做。
  陶铁直接转身,向着西南的方向,大手一挥,率先前行:“走,我们继续出发。”
  谭晋玄、莫雨晗、楚滢滢、小倩三人一鬼追随者并不意外陶铁的决定。
  明明从运河乘船顺水而下,几天就能抵达扬州,非要一再绕路,那就表明不是真心想去扬州。
  三人一鬼早就做好了随时掉头的准备。
  天机就是一层一层的网。
  组成网的是一人一人的命运之线。
  一条线有了变动,就容易引起另一条线的变动,继而带动一层网乃至层层网的变动。
  陶铁的这个虚晃一枪、掉头西南的决定,影响到的不单单是他自己与追随者,还有无数人的命数。
  原因自是因为随着陶铁对“道”的领悟越来越深,他在天机层网中的质量越来越大,能够形成的扭曲力也就越来越大。
  如此,自是能影响到越来越多人的命数。
  真正擅长天机法者,不轻易去揣测天机的原因便在此了。
  易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排在首位的,可是变易!
  世界是运动的,天机自也是运动的,一刻不息。
  扬州。
  五皇子领着宾客潘然和亲卫队甲士,押着无始魔宗圣子李彦出发,去了南海。
  战舰劈波斩浪高速远航之时,五皇子回首西南,终究没有等到想等的人到来。
  “可惜了。”
  慨叹一声,五皇子立即收拾好了情绪,战意昂然看向东南。
  那里是无天无地海。
  这一次,没有大神通者中的大神通者坐镇,定海卫能做出怎样的功业?
  他李捷,又能做出怎样的功业呢?
  想来绝不会小!
  毕竟,连立下远迈父祖之功不敢奢望,那还是太祖子孙吗?
  念及此,五皇子右手轻挥。
  无需吩咐,宾客潘然就带着两名甲士,把五大绑的无始魔宗圣子李彦扔下了海。
  是生是死就看圣子自己的造化了。
  若是能绝处逢生,或许还能有一番作为。
  京城。
  太极宫,甘露殿。
  “咳咳……”
  皇帝靠坐在软榻上,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左手握拳虚捂嘴唇,连连咳嗽。
  “咳咳……”
  软榻的另一边,皇后靠坐着,也在连连咳嗽。
  后室惟一留下伺候的内宦,大貂珰利是的眉间萦绕着解不开的忧愁与惊惧。
  忧愁自是心系皇帝和皇后的身体。
  惊惧也是心系皇帝和皇后的身体。
  虽说自太祖以降,天朝历代皇帝以民本思想为纲治理天下。
  但是阶级就在那里,尊卑就在那里,难免会有区分。
  因此,皇帝和皇后是大庸天下最尊贵的两人,没有人敢反驳这一说。
  然而现在,世间最尊贵的两人都受了重伤,这可如何是好?
  别说此事是机密,不能说出去。
  就算说出去,也没几个人会信啊。
  利是心里胡思乱想着。
  皇帝忽地开口,轻飘飘问道:“利是,你手底下有个人,叫汪锦,是吗?”
  “回陛下,是有这么一个人。”
  利是赶紧收束心思,端正回答皇帝的问话。
  皇帝又问道:“此人如何?可堪一用?”
  利是想了想,斟酌着肃然回道:“启禀陛下,汪锦素来勤勉,忠心耿耿,做事手腕尤为缜密,轻易不犯大错。”
  “嗯。”
  皇帝从鼻腔里挤出个声音,沉吟起来。片刻后,皇帝从软榻上起身,稍微踱了几步,做出决定:
  “你去政事堂问一问,就说朕意,平原县的地脉隔离,是不是可以撤了。些许反噬,国运不能妄损,便由皇族气运来承担。若是政事堂觉得可行,就差汪锦去平原县宣旨,顺便等一等陶铁,随后与之同行,去百万大山转一圈。”
  “这……”
  兹事体大,利是不敢直接领命,偏头看向皇后。
  “看我作甚?”
  皇后显然是不赞同此事的,憋着气,却也不会为难利是,只是哼道,“我又不是皇帝,谁是皇帝你听谁的啊。”
  说着,皇后狠狠白了皇帝一眼,恼道:“你晚上回你的大明宫睡去。”
  撂下这句话,皇后气乎乎起身走了。
  这让躬着身子的利是把腰弯得更低了一些,额头两边流下几滴汗来。
  “去吧。”
  皇帝挥手示意利是退下,自己则去追亏欠良多的皇后。
  大貂珰利是躬身等皇帝出了后室,这才动身,往政事堂而去。
  在皇帝和皇后面前,利是卑躬屈膝。
  在这深宫里,太监和宫女的老祖宗地位崇高得很,无论去哪,腰杆都能挺得笔直。
  只是就像皇帝和皇后不会漠视利是一样,利是也不会轻易为难底下的太监和宫女。
  大家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入了宫寻个托庇。
  只要不做出损害天朝利益之事,不做出吃里扒外之事,不对不起皇帝和皇后,利是就不会对底下太监和宫女太过严苛。
  保留足够用的威仪就够了。
  而利是的威仪,既是来源于大貂珰的身份,也来源于大神通者的实力!
  因此,进了政事堂,诸位明公也不会慢待利是。
  听完利是代传的陛下之问,已逐渐将工作中心转到中书省的魏公率先开口表态:“我认为,是时候撤了地脉隔离之法,些许反噬,也当由国运承担。”
  “我附议。”
  “附议。”
  “……”
  随着全票通过这一决议,中书草诏、门下复核、尚书执行的流程也迅速走完。
  等利是回到太极宫甘露殿后室,手中捧着的正是遂了皇帝之意的圣旨。
  汪锦跟在利是身后,心中如何激动是一回事,显露出来的平静又是另一回事。
  皇帝拿起圣旨,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很是满意。
  随后便把注意力放到汪锦身上,认真问道:“汪锦,你当年因何事入的宫?”
  汪锦立即恭声回道:“启禀陛下,臣当年幼稚,玩耍时不小心摔下了山,磕伤了,无法治愈,这才入了宫。”
  “嗯,朕知道了。”
  皇帝并不是随便一问,而是在了解一些背景。
  在力量上限奇高,但天道混乱偏邪恶的此方世界,可以肉白骨活死人,也会在一些问题上束手无策。
  比如修士的修为尽废,不能恢复,也不能重修;
  比如汪锦这样,明明肉体之伤可以治愈,功能却怎么也挽不回来,就好像天注定他要入宫伺候宫中贵人一般。
  极为擅长天机法的皇帝自是知晓其中原因。
  然而越是知晓,皇帝越恼。
  总有一日,要尽废阉宦之制!
  撇开这桩以后必做的事,皇帝沉声说道:“汪锦,此次你去平原县宣旨之后,传朕的话给他,若散了怨气,便做平原县城隍,若没散怨气,就去百万大山。这是其一。”
  “诺!”
  “其二,等到陶铁以后,你只带了眼睛和耳朵,知道吗?”
  “启禀陛下,臣知道了,必不敢忘。”
  “其三,去了百万大山以后,你不要待在军中,而是紧随陶铁行动,听其指挥,明白吗?”
  “臣领旨。”
  “去吧。”
  “诺!”
  吩咐完汪锦,皇帝看向大貂珰利是,深吸一口气,无奈叹道:“摆驾,大明宫。”
  “诺。”
  利是丝滑领命。
  不多时,皇帝仪仗离了甘露殿,离了太极宫,住回了大明宫。
  这个动作让许多人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大小杨妃。
  皇后本就是战力卓绝的大神通者中的大神通者,母家是魏国公府,深得皇帝之爱,这是人尽皆知的消息。
  爱归爱,那是私人感情之事。
  但是皇帝总在甘露殿中处理政务,可就不是私事了。
  时间短些还好。
  时间一长,绝对会让太多太多的人认为,皇帝已决定将储君之位给了长公主!
  “王者无私”这四个字,是双向束缚!
  玉泉山。
  接连听闻陶铁掉头回转西南、和父皇回了大明宫两个消息,长公主一点也不意外。
  这两件事,本就在她的意料之中。
  只是西南如今的局势,说稳又有些乱,说乱又稳得住,较为微妙。
  长公主真的很想插上一手。
  又怕自己做的事太多,伸的手太长,反而不美。
  无始海一战,她就是做的太多了些,引来了反噬。
  于长公主而言,反噬可不是陶铁的些许疑惑,而是微妙且难以琢磨的“势”。
  就比如这次,皇帝留宿甘露殿,本是理所应当,却被有心人“联系”到争储之事上来,推波助澜,让皇帝不得不提前回了大明宫。
  “唉!”
  念及此,对父皇和母后的愧疚涌上心头,李云深长长叹息一声,决定不再于西南布子。
  且这么看着吧。
  站在不远处的裘宛如见状,松了一口气。
  走得太急了,真的不好。
  西南。
  沧浪江。
  老鳖收拾好了一切,没有和任何存在打招呼,直接搬家。
  大东山已经腾出来许久了。
  该被三州分润的权柄、利益,已经分割完毕。
  非常适合老鳖的进驻。
  那一支尊奉真武大帝的巫觋,以大巫朱璋为首,在大东山忙了几个月,勘察地势,布设法阵,终于造好了一座供奉真武大帝的殿宇。
  老鳖什么都不用操心,拎包入住即可。
  然而越是不用祂操心,老鳖其实越是不甘心。
  有机会做四象之玄武的话,谁愿意做真武大帝脚下之玄武啊?
  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可是,想要由兽化象,真的很难。
  不仅需要足以承载的命格,更需要莫大的机缘。
  真正入住大东山之前,老鳖心中喃喃自语:
  “我的机缘,还会来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