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讹诈,一根一千万美刀?
作者:倒霉啊倒霉      更新:2024-11-17 11:08      字数:2356
  第103章 讹诈,一根一千万美刀?
  基础款的蓝牙耳机星闪投入市场之后,199的价格和70米的连接距离,当天就卖爆了。
  这个性价比,也把蓝牙耳机里的友商给打懵了。
  别的蓝牙耳机差评区,都是在吐槽性的差,星闪,是在吐槽性能过于强悍。
  “差评,坐个公交车,戴着蓝牙耳机在听歌,结果手机被偷了,音乐还没停,小偷都下车跑老远了。”
  “稳定连接距离70米,真的有些离谱,我的手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掉在公交车上了。”
  “哈哈哈,也不知道军转民的那一款,性能有多强悍,好想体验一下。”
  “有个低配的就不错了,听说高配四位数,真的贵。”
  “希望能出一个提示系统,手机超过两米,蓝牙耳机可以提示一下,不然真的容易丢。”
  李云飞下播之后,他看着蓝牙耳机的差评,立刻就将反馈信息,发给了死党。
  蓝牙耳机连接距离超过两米,设置滴的一声提示,这个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
  双塔厂那边,也立刻开始了蓝牙耳机的系统升级。
  咚咚咚!
  “进来。”李云飞扭头看向门口。
  赵德汉手中拿着一份文件,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说道:“李总,我这有个事情,得您来拿主意。”
  “米国那边,又下单机场阻拦钢缆了,这次他们要100根,还是跟之前同样的价格,一根三十万美刀。”
  “对咱们厂来说,这种钢缆生产技术要求高,利润又不大,他们要的还不多,一天只能赚五万美刀。”
  “生产线不能停,这种钢缆,咱们现在仓库攒了一大堆,厂长,要不然咱们就别卖了。”
  李云飞听到这话,点头答应。
  “既然鸡肋,那就跟他们断了合作吧。”
  “他们要求那么高,那么苛刻,这生意,不做也罢,你去跟他们沟通一下。”
  米国那边,也怪得很。
  这种钢缆,他们四个月下一次单,每次差不多都要一百根,极为稳定。
  以前华阳钢铁厂缺钱,所以把他们当成大爷,现在不一样了。
  李云飞现在打开了海外市场,这种几百万美刀的小生意,他现在是真看不上。
  内螺纹钢管和煤气管这两个,哪一个利润不比这个高,而且还供不应求。
  这还不如把生产线省下来,去造这两个拳头产品。
  与此同时。
  海军部大楼内。
  海军领导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面色有些复杂。
  他看着一份海外采购合同,眉头紧锁,开口问道:“这个价格,他们是认真的吗?”
  “领导,我们谈了,但是他们咬的很死,一步不肯退让。”
  “还放出话来,整个蓝星上除了他们,这东西其他人都没有,他们爱要不要。”负责海军对外采购的部长起身汇报道。
  他们说的不是别的,就是航母阻拦索。
  这东西,目前蓝星上,只有米国和大毛有生产技术。
  大毛破产了一次,家里的工业能力退化不少,现在也没能力造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又是现代航母上的必备品,因此海军便向美国提出采购想法。
  但是那边狮子大开口,一根就要一千万美刀。
  航母阻拦索是个消耗品,通常使用一百次左右就会进行更换,一艘航母会配备三到四根阻拦索,大概四个月就会进行一次更换。
  自家两艘航母,如果要是按照这个采购价,一次就是6,000万到8,000万,这谁能用得起?
  米国那边,他们卖给自己的盟友,一根航母阻拦索也不过三百万美刀,就算涨价,那也不能涨三倍还多吧!海军领导愤怒的一拍桌子,站起身道:“讹诈,这就是赤裸裸的讹诈!”
  “我看他们是穷疯了,就一根破钢缆,就敢要一千万美刀,他们不卖,老子还不买了!”
  办公室的海军众人,脸上也都是愤愤不平。
  不过没办法,自家生产技术不达标,被人抓到短处卡脖子,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领导,咱们怎么办,航母阻拦索是必备品,咱们要不然去问问大毛?”航母总师开口问道。
  海军领导摇了摇头,这一条路,他都试过了。
  这个钱,大毛那边也想赚,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正跟二熊死磕,工业生产力基本上都倾斜到了生产武器弹药上,搞航母阻拦索,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他们的生产技术,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说实话放在现在,多少有点落伍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走,这说到底,还得靠自己。”
  “咱们储存的阻拦索,现在还能用多久?”
  航母总师推了一下眼镜,开口说:“按照目前的训练强度,还能用两年。”
  “两年,足够了!”
  “咱们自己组建技术攻坚团队,我觉得两年时间,足够研究出阻拦索了。”
  “小刘,你通知一下装备设计局,说我明天过去一趟。”海军领导下定决心。
  航母总师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有些犹豫。
  在国外研究航母阻拦索,从立项到研发成功,那可都是费了十几年甚至更久。
  自家两年时间,真的够用吗?
  这时候,有人突然开口道:“领导,咱们要不要也学学空军和陆军,去民间摸一摸底?”
  “他们两个,一个摸出了无人轰炸机和隐身油漆,一个摸出了超级蓝牙耳机。”
  “这航母阻拦索,咱们是不是也能摸底摸出来?”
  海军领导听到这话,一时间有些犹豫。
  这时候,航母总师站了出来,语气坚定道:“抛弃幻想,脚踏实地!”
  “这是航母阻拦索,明天怎么可能有技术储备?”
  “你们不要有侥幸心理,咱们老老实实自己搞研发,或许两年时间还够用。”
  海军领导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道:“没错,事不能存侥幸心理,这技术攻关,是得一步一步来。”
  “两年不行就四年,四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不管多长时间,这航母阻拦索咱们都得自己造出来!”
  装备设计局内。
  当赵正和得知明天海军领导要来时,立刻开始发愁起来。
  当知道是要立项两年研发航母阻拦索,摆脱被米国卡脖子的窘境后,他开始头疼起来。
  三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
  一支部队在战场上多打几年,就会成为陆军主力,战斗力也会呈现。
  空军这里,就会要求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没有五十年的努力,空军很难真正成型。
  那建设海军,就更难了,需要建设一个十分完善庞大的后勤军工体系,这里面不光涉及海军,而且还会涉及到空军和陆军。
  海军造航母,那可真是从造钢板开始学,赵正和作为装备设计局的局长,他可太清楚这里面的门槛有多高。
  航母阻拦索之前一直是对外采购,这现在突然要自己研发,而且还有时间要求,要两年内,难,这真的太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