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不听夏尔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
作者:钢翼铁骑      更新:2025-06-13 08:48      字数:2115
  第895章 不听夏尔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
  对英美联军萨尔布吕肯大溃败,反应最大的是美国。
  《纽约时报》向来以严肃、中立、提供详细的战况新闻著称,这一回却用激烈的语言惊呼:
  (注:“中立”指的是在反对战争和支持战争两者间不带偏向性报道。)
  “昨日,美国远征军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伤亡,3万余名官兵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我们甚至无法取回他们的尸体,有些还不知道他们是否阵亡。”
  “诚然,战争无法避免伤亡。但请注意,这是美国远征军第一次失败,也是最大的一次!”
  “而且,很明显的一点:如果没有夏尔派出空中力量增援,我们的损失还会更大!”
  “在此我向夏尔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的确是个具有法兰西精神的军事家,他如此完美,让人不敢相信他的存在。”
  ……
  《洛杉矶时报》代表美国西海岸的声音,该报始终坚持自己的反战原则,此时毫无顾忌的发出灵魂拷问:
  “我们都知道夏尔一直在胜利,他毫无疑问已成为这场战争的主导者。”
  “如今事实再一次证明他是正确的,他已经提醒过我们萨尔布吕肯很可能是陷阱,不止一次。”
  “如果我们一定要参加战争,那么是什么让美国远征军离开了夏尔的指挥体系?”
  “是什么导致我们现在的失败?”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3万多名背井离乡在法兰西英勇作战的士兵?”
  ……
  就连一向支持战争支持威尔逊总统的《华盛顿邮报》也不得不承认:
  “这是一场悲剧,所有人都不希望是这个结果。”
  “如果我们早些听从夏尔的建议,它或许能避免。”
  “我们只能希望这3万多名士兵中,有更多的是被俘而不是死亡!”
  ……
  白宫总统办公室。
  《华盛顿》邮报这篇不痛不痒的报道让威尔逊总统大为恼火,这是处于“公共情报委员会”控制之下的报纸,居然站在总统的对立面。
  他叫来了委员会负责人克里尔,重重的拍了拍面前堆成一座小山似的报纸:
  “瞧瞧这个,几乎全是负面新闻。”
  “他们甚至把这场失败与我的连任联系在一起,说我为了骗选票才虚以委蛇与夏尔合作,胜选后马上违背民意投向英国的怀抱。”
  “你不能做点什么?你不应该做点什么?”
  克里尔回答:“我们正在做,总统阁下……”
  “可我什么也没看到。”威尔逊总统打断了他的话,拿着报纸抖了抖:“告诉我在哪,你们做的在哪?”
  “我们……”克里尔战战兢兢:“我们必须慢慢来,现在是群情激愤的时候,我们只能顺着民意,否则只会被民众抛弃。”
  威尔逊沉默了。
  当了这么多年总统的他知道克里尔是对的,这事急不得,必须慢慢“引导”。
  “另外。”克里尔鼓起勇气问:“有一点我不太理解,总统阁下,我们的军队为什么不继续跟夏尔在一起,这对我们有好处,不是吗?”
  威尔逊总统一声叹息,轻轻摇头。
  记者出身的克里尔对军事了解不多,他只知道打胜仗就有好处,其负责的“舆论控制”就更容易,却不知道这是政治的要求。
  ……
  英国媒体讨论的更多不是战败本身,因为这对他们已是常态,相比起败仗,更让他们愤怒的是黑格:
  “为什么黑格还在远征军司令的位置上,难道英国的将军除了他就没别人了吗?”
  “他始终在失败,如果这样的将军也能算是‘军事天才’,那么什么人不是?”
  “我看到的只有无能和漠视生命,他是在用自己呆板、固执和士兵的鲜血在作战。”
  (注:英国军需大臣对黑格的评价是“用将军的脑子,但用士兵的鲜血作战”,这话是否定了黑格有“将军的脑子”。)
  ……
  斯特拉斯堡,黑格坐在办公室内沉默不语,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前这个烂摊子。
  更让他感到愤怒的是,殖民军的士兵甚至在庆祝,他能清晰的看到非洲军团的士兵在雪中跳舞的身影,一边跳一边高喊着奇怪的声音。
  黑格的负面情绪不受控制的像潮水般在心里泛滥。
  沮丧、失望、自卑,自我否定……他开始觉得自己不配成为一名将军。
  太可笑了。
  当初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胜利,因此派本土军队上阵摘取胜利果实,没想到却是一个陷阱。
  殖民军因祸得福躲过了这一劫,因为指挥官的愚蠢。
  本土军队则死伤惨重,因为指挥官的愚蠢!
  “将军。”参谋的叫声打断了黑格的思绪。
  “什么?”黑格抬起头。
  “议会希望您能提供一份萨尔布吕肯战役的详细报告。”参谋递上一封电报。
  “详细报告?”黑格哼了一声,语带轻蔑:“他们看得懂吗?”
  “他们……”参谋犹豫了一会儿:“他们要这份报告不是为了能看懂,而是,决定是否罢免您。”
  “罢免?”黑格眯了眯眼。
  “是的。”参谋咽了下口水,小声回答:“议会认为,在夏尔和潘兴多次提出警告的情况下,您依旧没有任何准备。这足以说明这不是军队的问题,而是指挥的问题。”
  黑格咬了咬牙,半晌忽然“腾”的一声起身,几下将电报撕得粉碎狠狠的丢到空中:“报告,这就是我的报告。”
  这些愚蠢的家伙,他们什么都不懂,居然认为我没有对此做出准备?
  他们难道没看出来,德国人之所以能赢,是因为学会了夏尔的战术和装备!
  ……
  对这一仗反应最平和的是法兰西。
  巴黎街道就像没事发生似的,人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偶尔与熟人碰面才会说上两句:
  “听说了吗?英美联军在萨尔布吕肯惨败,死伤了二十几万人。”
  “是的,据说他们损失了大部分机械化装备。”
  “不是大部分,是几乎,听说能安全返回的坦克只有三十几辆。”
  “这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吧,毕竟夏尔早就告诉过他们了,只是他们不相信而已。”
  ……
  人们自豪的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满满的嘲讽,似乎是在说,这些不识相的家伙,不听夏尔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