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第271章 一箭双雕?
作者:澔渺      更新:2024-11-16 09:59      字数:4287
  第271章 一箭双雕?
  太子居。
  李承乾低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茶杯,无奈的再度叫人续上。
  他都不知道喝下多少杯茶水了。
  散朝之后,于志宁便通知他,苏尘约他前来太子居,有要事相商。
  但是来了太子居后,才从门房的口中得知,苏尘一早就和杜荷出去了,似乎是因为户部和工部的事情。
  户部需要钱,他也把这个想法告知了苏尘,但是工部那边,怎么也跑来凑热闹了?
  是因为今天在朝堂上,段纶没有要到钱,所以找苏尘想办法了?
  为何没有听段纶提及此事?
  “公子回来了。”
  “太子来了没有?”
  “已经等候半个时辰了。”
  外面传来了苏尘的声音,李承乾送了口气,这家伙可算是回来了。
  不枉费他在这里等那么久,喝了那么多的茶。
  苏尘笑着走入,就见李承乾一脸幽怨的看着他,“刚才和段纶戴胄二位大人聊了一会儿赚钱的法子,回来的晚了一些。”
  李承乾:“工部也要参与进来?”
  苏尘点点头,“昨天你说让户部金玉满堂的时候,段大人就找到了我,希望让工部也富裕起来,至少能有银子过节。”
  “于是我便趁着和戴大人商谈制作衣的机会,把段大人请了过来,一起商量着赚钱的事情。”
  “戴大人已经同意,让杜荷代为管理衣制作,他们挑选场地,工部出人建造作坊。”
  “衣的利润,三成送去户部。”
  “那工部呢?”
  李承乾皱眉,“工部如何赚钱?”
  苏尘:“工部将会组建一支工程队,承接大大小小的建筑事宜,不仅仅包括朝中的官员,民间的建筑也可以参与。”
  李承乾:“这样做能行么?”
  苏尘微笑道:“可以的,工部最不缺的就是匠人,而且只需他们改变建筑方式,便可以快速承建,修葺各式的房子。”
  “改变建筑方式?”
  “不错,如今工部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保留着木匠的榫卯手艺,以各种精妙的结构搭配拼接成型。”
  “所以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用石灰和泥沙做为建房的新材料,如此以来,在建房的时候,便可以剩下大量的时间了。”
  苏尘简单的讲解了一下,但是李承乾却听得是云里雾里的,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无妨,过几日就知道,这么做有没有用了。
  李承乾心中嘀咕着,点点头,“如此说来,工部与户部很快就可以步入正轨了?”
  苏尘:“对,只要继续下去,不出一个月,他们就会有银子入账。”
  “这次他们不会在找我哭穷了。”
  李承乾咧嘴一笑,“今日朝堂上,戴胄还想着让我准备一众大臣们的过节赏赐呢,看来是不用了。”
  苏尘耸了耸肩,“或许赶不上。”
  李承乾:“……”
  苏尘:“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
  “什么?”
  “波斯商人罗斯汉,你可还记得?”
  “当然。”
  此人与苏尘的关系不错,此前也曾相助过他们,李承乾怎么会忘记。
  苏尘沉声道:“罗斯汉想要请你出面,斥责大食国的攻伐。”
  李承乾皱了皱眉,“无论是波斯还是大食国,距离我们大唐都有万里之遥了吧?”
  “就算是我以大唐的名义,发出停战的命令,大食国当真会停战?”
  “会!”
  苏尘咧嘴一笑,“他们不停战就打!”
  李承乾一脸疑惑,“出兵攻打大食国?你别闹了。”
  苏尘摆了摆手,沉声道:“这就是我今天找你的主要原因!”
  “王玄策那边的火铳操练有一段时间了,他们需要一场像样的战斗,来验证他们这段时间的操练结果!”
  “所以,在得知了波斯的事情后,我便想到了这个。”
  “由我出面引荐罗斯汉和你见面,他将会拿出足够的报酬,解决朝堂上诸位大人过节的赏赐一事,而你将会同意亲自出面,制止住大食国的入侵之战。”
  “你将会派遣武将王玄策,亲自率领五百精兵,随同阿罗憾前往波斯。”
  “只要大食国不退兵,王玄策变会带着这些人,直接杀过去……”
  苏尘快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得李承乾头皮发麻。
  这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
  同意罗斯汉的请求,便可以瞬间解决朝堂没钱的事情不说,还可以借助此事,验证一下王玄策等人这段时间操练的结果!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李承乾沉吟:“王玄策他们真的可以试试了么?”
  苏尘点头:“配合的默契是有了,但是新武器需要场地试验,在大唐没有一处适合的地方。”
  李承乾再问:“若是大食国听了孤的命令,真的退兵了呢?”
  苏尘嘴角微扬,“太子爷,你知道为什么汉朝的使臣,大多死在别人的地盘上么?”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你该不会是想……”
  苏尘微笑着点点头。
  李承乾沉默了。
  汉朝的使臣为什么会死在他国,死在别人的地盘上?
  是因为这些使臣作死啊!
  曾有汉朝的使臣出使他国,在他国皇帝热情招待他的时候,他却堂而皇之的来了一句,我看太后也是风韵犹存……
  他不死谁死?
  然后使臣就死了,汉朝就出兵了。
  既然王玄策等人此次出动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操练的成果,那么必然是要见见血的。
  大食国畏惧与大唐天威主动退兵,又或者不把李承乾的命令放在眼中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食国的兵还在波斯国。
  大食国的兵就是一个个上好的活靶子啊!
  李承乾抓了抓头发,“好像……也不是不行。”
  打定主意后,李承乾沉声道,“那你便让罗斯汉以波斯国的名义,明日上朝觐见。”
  苏尘笑着点头,“没问题。”
  双方又闲聊了一些细节,以及魏王可能会有的反应后,李承乾方才起身离开。
  随后,苏尘便来到了罗斯汉的店铺,告知了此事。
  对于苏尘的倾力相助,罗斯汉深表感激,“苏公子,此次若不是你倾力相助,我波斯的百姓,定将饱受大食国的残害。”
  “哎,罗兄言重了。”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我只是做个中间人而已,太子和朝中的百官,是否会答应此事,还要看罗兄的表现了。”
  “虽然目前是太子监国,但是许多事情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意思的。”
  “若是诸位大臣们不同意的话,太子也很为难。”
  罗斯汉会意的点点头,“我明白苏公子的意思,此事我来安排。”
  “好。”
  苏尘笑着起身,“那我就不打扰你忙活了,告辞。”
  “苏公子请。”
  送走了苏尘后,罗斯汉当即命阿罗憾准备礼物,前往各位官员的府邸拜访。
  至于苏尘,则是带着孙强在西市内转悠了起来。
  裴氏成衣。
  苏尘笑盈盈的看着不远处的店铺,这就是裴明礼盘下的店面了。
  至于那些材料和女工,裴明礼准备的如何,苏尘并未安排人手去打听,他相信裴明礼想到了衣御寒,定然会准备齐全。
  “去学堂那边看看。”
  苏尘打开折扇,带着孙强朝着学堂而去。
  然而,在苏尘二人经过海产品商铺,前往学堂的路上,竟然碰到了工部的官员,和卖家在商讨购买贝壳一事。
  “价格太高了,再低一点。”
  “大人,这已经是最低价了,毕竟这是从海边送来的,成本摆在这里呢。”“你也知道我是工部的人,我们需求量大,只要你的贝壳质量好,我保证我们工部的用量,全部从你这里拿,就算是价格再降三成,你也有得赚!”
  “不行不行,最多一成。”
  “那还是算了。”
  “别别别,大人别走,我再降一成!”
  “很好,先给我百斤贝壳验验货。”
  “啊?”
  “……”
  这人倒是有意思。
  苏尘笑盈盈的看了一眼,“工部的效率还真高啊。”
  孙强点点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建造好了三座学堂,很少见的。”
  苏尘笑了笑,带着孙强来到了一处学堂。
  学堂的位置很不错,可影响到周围五六个坊市。
  不过因为教书先生还没有上岗的缘故,目前学堂还处于无人状态。
  估摸着李承乾接见了柳三思等人后,这些学堂便会正式投入使用了。
  “苏兄。”
  “柳兄?”
  苏尘目光看去,一脸笑容的说道:“柳兄也来学堂这边转转?”
  柳三思笑着点头道:“礼部的官员今天来了,说是明日朝会上,入宫觐见。”
  “想来是因为启蒙新学一事,所以我就想着,今日闲暇来学堂这边看看,不曾想竟是碰到了苏兄。”
  苏尘笑道:“在长安城中可还习惯?”
  柳三思:“倒是有些疏离,毕竟初来乍到的,过些日子可能就习惯了。”
  “人之常情。”
  “苏兄来此是?”
  “也就随便转转,看一看而已。”
  苏尘随口道,“这毕竟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教化之策,可不能出了疏漏。”
  柳三思:“苏兄所言极是。”
  苏尘笑着发出了邀请,“既然凑巧碰上了,不如一起转转?”
  “苏兄请。”
  ……
  翌日。
  太极殿内。
  李承乾照常处理政务,顺便询问了一下,前往松州的援军动向。
  侯君集手持笏板出列,“启禀太子,大军已经抵达巴蜀之地,吴王为诸多将士提供了一些粮草,以资此战。”
  “此行的五万民夫,尽皆战意昂扬,没有一人掉队,逃跑,已经提前抵达了松州。”
  好家伙。
  这些民夫的速度可真够快的啊。
  众人心中惊讶。
  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民夫的速度,怎么能比得上军队呢?
  可是在李承乾的超能力下,这些人却是必预定的时间,提前的抵达了松州。
  大量的粮草送了过去,松州必然更加稳固。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侯大人费心了。”
  侯君集:“太子廖赞。”
  李承乾目光转向了工部,“段大人,工部可还有什么问题?”
  段纶心中一动,大步走出,“启禀太子,臣有事要说。”
  “讲。”
  “工部最近研究出了一套新的建筑之法,可在短时间内建造出大量的屋舍并投入使用。”
  段纶沉声道:“臣经过仔细验证后,白云石,贝壳等物经过燃烧后,所产生的石灰,其效果远超糯米汁水!”
  “若是加以利用的话,不但可以避免虫蚁,更可屹立数百年之久。”
  李承乾:“当真?”
  段纶:“千真万确,臣昨晚已经验证过了,其制作成本低廉,可极大的降低成本。”
  戴胄斜眼看了看,好嘛,原来苏尘给你出了这么个法子?
  李承乾:“开源节流,段大人此举,无疑是造福天下苍生的好事!”
  “太子廖赞。”
  段纶笑了笑,随手拿出了奏折,“太子,臣昨夜仔细的想了想后,觉得石灰等物应配合新的建筑匠人使用,所以构思了一支新的工部铸造队,还请太子过目。”
  还有?
  戴胄面有惊愕。
  苏尘给了他多少好东西?
  李承乾点点头,接过奏折查看起来,“不错不错。”
  “房相,你们也看看吧。”
  房玄龄笑着接过,先后传阅。
  为了确保新的建筑之法效率更高,所以要组建一支新的建筑队,这支建筑队具体如何,就没有详细书写下来了。
  显然是段纶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对视了一眼,三人尽皆笑着点点头。
  工部有自己的小心思没问题,只要他们能够完成朝廷的任务便可。
  “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可行。”
  房玄龄开口:“臣赞同段大人的提议。”
  长孙无忌等人先后开口符合:“臣附议。”
  能够开源节流,省钱却提高效率的事情,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必要。
  李承乾微笑道:“那此事就交给段大人自行处理了。”
  段纶:“臣遵太子令。”
  李承乾目光环顾,“各位大人可还有别的事情?”
  礼部官员出列,“启禀太子,波斯国王子阿罗憾,求见太子殿下。”
  “哦?”
  李承乾故作惊讶。
  其余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
  波斯国的王子,这个时候求见做什么?
  “宣。”
  阿罗憾面色严肃的大步走来,身边跟着罗斯汉。
  “外臣阿罗憾,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免礼。”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波斯国王子求见孤,可是有什么事情?”
  阿罗憾沉声道:“太子殿下,波斯国素来和平处事,从不与各国发生争端,通过丝绸之路与大唐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关系融洽。”
  “可是那大食国却是恃强临弱,早有虎狼之心,意图吞并波斯,即便是知道我们波斯国与大唐的关系,仍旧视若无睹。”
  “外臣恳请太子殿下出手,斥责大食国,勒令大食国退兵,还我波斯安宁。”
  “恳请太子出手相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