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第198章 这招有点眼熟
作者:澔渺      更新:2024-11-16 09:58      字数:3146
  第198章 这招有点眼熟
  郡主?
  苏尘坐直了身子,就见李雪雁浑身湿漉漉的,眼眶红红的走了过来。
  苏尘皱了皱眉,命后厨准备姜汤,并让孙强取来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和火盆。
  孙强抱着衣服走来,“公子,衣服取来了。”
  看着一语不发的李雪雁,苏尘叹了口气,“先把衣服换一下吧,不然容易着凉。”
  “放心,我和孙强出去,不会偷看的。”
  李雪雁轻轻的点了点头,目光却直勾勾的盯着火盆。
  苏尘耸了耸肩,招呼着孙强离开,并关闭了房门。
  “公子,郡主这个时候来找你?”
  “应该是因为吐蕃的事情。”
  吐蕃的使臣,前往江夏王府拜访,日复一日,似乎执意迎娶李雪雁。
  不过。
  江夏王爷并未松口。
  不知道为何,今天李雪雁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或许是出了什么问题了。
  “苏公子,我换好了。”
  房间内传来了李雪雁的声音。
  “嗯,那我进来了……”
  苏尘应了一声,推开了房门。
  李雪雁坐在火盆边,蜷缩在椅子上,双手抱膝,一副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模样。
  “出了什么事情了?”
  “吐蕃人又去王府了。”
  苏尘点点头,李雪雁继续道:“如今长安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有不少的大臣改变了主意……”
  “嗯,那些转变了口风的大臣,应该是被收买了。”
  苏尘笑了笑,“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太过紧张了。”
  李雪雁抬头看来,“若是陛下得知了此事,肯定会同意的。”
  苏尘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李雪雁为何会是这般状态了。
  原来是担心李世民,听说了此事后,会成全了吐蕃的和亲一事。
  要是这么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和亲的不是他的闺女,且还能保证边关的稳定,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如此一来,李承乾的脸可就丢完了。
  李二……
  应该不至于吧?
  “你父王怎么说?”
  “我就是听了父王与大哥的谈话才跑出来的。”
  “……”
  emmm。
  你们父子两个人怎么说话做事这么不小心?
  这就被李雪雁给偷听了?
  “公子,姜汤好了。”
  “嗯,放下吧。”
  苏尘侧头看了一眼,“先把姜汤喝了,去去寒气。”
  李雪雁默默的把姜汤捧在了手心里,“父王与大哥说起此事的时候沉默了,我便知道,陛下极有可能会答应此事。”
  “虽说是不顾太子的颜面,但太子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苏尘微微一笑,“谁说太子没有办法阻止的?”
  李雪雁抬起了头,微红的眼睛中,多了几分的光亮。
  苏尘轻声道:“吐蕃不过是借助着报社的力量,裹挟民意罢了,真正的决断还是朝中的那几位大人。”
  “太子此前放话出来,不会与吐蕃和亲,又怎么会让伱去呢?”
  “太子是储君,陛下若是不顾太子的颜面行事,岂不是令朝中大臣们,感觉朝堂不稳么?”
  “倘若陛下真的决议如此的话,只会给大唐带来麻烦,明白么?”
  李雪雁沉吟着点点头,“那太子有什么办法阻止此事?”
  苏尘笑了笑,李雪雁很聪明,也很敏锐的发现了他的话语漏洞,但是……
  “你相信我么?”
  李雪雁抿着嘴看着苏尘,缓缓点了点头。
  苏尘笑道:“既然相信我,那就不要去多想了,和亲一事不会成功的。”
  李雪雁轻轻的嗯了一声,抱着姜汤小口的喝着。
  “阿强,去江夏王府一趟,就说郡主来了太子居,让李景恒兄准备马车,把郡主接回去。”
  孤男寡女的,况且李雪雁还换了身衣服,这要是被有心人传出去的话影响可就不好了。
  让李景恒准备一辆马车过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麻烦。
  然而。
  让苏尘没有的是,孙强刚刚点头应下,外面就传来了李景恒的声音。
  “苏兄,小妹可在你这里?”
  “……”
  苏尘狐疑的看了李雪雁一眼,看向了快步走来,如释重负的李景恒。
  “可算是找到你了妹子。”
  李景恒松了口气,但是在看到李雪雁身上的衣服后,不觉的皱起了眉头,目光在苏尘的身上打量了起来,带着几分询问之意。
  怎么个情况?
  苏尘两手一摊,“如你所见,郡主听到了你们的对话,担心会被送去吐蕃和亲。”
  李景恒尴尬的笑了笑,“妹子你放心,太子放话在前,陛下不会这么做的。”
  “可要是陛下真的同意了呢?”
  “那不是还有父王……”
  迎着李雪雁的目光,李景恒话说一半就收声了。
  若是李世民答应了,就算是李道宗不答应又能如何?
  最终还不是要勉强自己同意此事?
  “苏兄!”
  李景恒求助的目光看了过去。
  苏尘叹了口气,明明刚才都开导好了的……
  “放心吧,不会同意的。”
  “你先回去,该干啥干啥,我可以向你保证,吐蕃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了。”
  “我相信你。”
  李雪雁点点头,放下了汤碗起身,“大哥我们先回去吧。”“好。”
  李景恒笑着点头,悄悄的给苏尘竖起了个大拇指。
  还是你的话好用。
  “阿强,备车,送二位回府。”
  “是。”
  亲自把李景恒兄妹送走后,苏尘松了口气。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李雪雁离开的时候,苏尘从她的眼眸中,看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该不会是这姑娘,打算给吐蕃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吧?
  敲了敲脑袋,苏尘随口道:“吐蕃大相禄东赞,有什么爱好么?”
  孙强:“不清楚啊。”
  “去查。”
  “好!”
  ……
  “妹子,你们刚才……”
  “就是单纯的聊了几句。”
  李雪雁面无表情,扯了扯身上的衣服,“出门的时候,没有带伞淋湿了,所以就换了身衣服罢了。”
  “哦……”
  李景恒笑了笑,安慰道:“别胡思乱想的了,苏兄是太子的人,既然太子放话了,苏兄定会帮他解决此事的。”
  李雪雁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若是陛下不顾太子颜面的话,我也可以不顾父王的颜面。”
  “……?”
  李景恒敲了敲脑袋,“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马车停下。
  李雪雁径直走入了王府,李景恒怪异的抓了抓头发,对着车夫道了声谢,方才转身入府。
  “父亲,妹子已经回来了。”
  “可是去了太子居?”
  “……是。”
  李景恒点点头。
  李道宗叹了口气,“你先去休息吧。”
  待李景恒离开在,李道宗揉了揉脑袋,总感觉这事儿得尽快解决,不然的话,保不准出现幺蛾子。
  沉吟片刻,李道宗忽然笑着起身,拿出了一些卷宗,“来人。”
  “王爷。”
  “把这些东西送去太子居,不要被他人看到了。”
  “是!”
  ……
  啪嗒。
  一个不大的包裹,从院墙外丢了进来。
  听到动静的薛礼第一时间冲了出来,却不见任何身影。
  转身回到院子里,苏尘的房间已经亮起了烛火,孙强拿着包裹皱眉看着他。
  “没发现。”
  “嘿嘿,这就有意思了。”
  孙强笑了笑,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包裹,将其打开。
  包裹里面放着不少的卷宗,是关于禄东赞等使臣的。
  孙强皱了皱眉,黄昏时分,苏尘还命他去调查吐蕃使臣的,不过因为太过匆忙,还没有得到回复。
  这天黑了,关于吐蕃的卷宗就送来了?
  还很详细!
  “怎么回事??”
  苏尘披着外衣,走了出来。
  “公子,方才有人丢来了一个包裹,是关于吐蕃使臣的。”
  孙强笑盈盈的把卷宗递给了苏尘。
  苏尘脸上不由的路出了几分的玩味儿,“这怎么让我感觉有些熟悉?”
  孙强笑盈盈的点头。
  因为,他们之前就是这么干的。
  “看清来人了么?”
  “没有。”
  薛礼摇了摇头,“夜深,雨大,对方身手不凡,未能察觉道对方靠近,还请公子勿怪。”
  苏尘点点头,扬了扬手中的卷宗道:“我且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你们去休息吧。”
  “是。”
  回到房间,苏尘打开了关于使臣队伍人员的卷宗。
  每一份卷宗都记录的很详细,其中一些重要人员的性格,喜好,习惯等等。
  有点东西啊。
  苏尘沉吟着,敲打着桌面,能够拥有这么详细的资料,极有可能是出自鸿胪寺那边。
  但问题是,鸿胪寺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东西送来?
  所以……
  应该是有人从鸿胪寺那边,弄到了这些资料,然后给我送来了。
  我与吐蕃使臣并无恩怨,却给我送来了这些……
  一念至此,苏尘顿时笑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是谁把这些东西送来的了。
  “这算什么?”
  苏尘摸了摸下巴,“求助?考教?还是……”
  不论李道宗的目的是什么,至少从目前来看,李雪雁是不可能嫁去吐蕃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处理好了这件事情,便可以拉近李道宗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还得出出力才行呢。”
  苏尘的目光,在一份份卷宗上扫过,而后,苏尘的目光定格在了一万夫将穆赤的卷宗上,“就从你开始吧。”
  ps:吐蕃王朝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机构,其中大量官职,吸收了唐朝官职制度,具有浓厚的中原特色。
  一万夫将,又称乞利本,等同于大唐万夫长,取自《吐蕃文化》《吐蕃金石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