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1章 如果他早死二十年,配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作者:斩妖降魔      更新:2024-11-13 23:49      字数:1877
  第91章 如果他早死二十年,配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哼,这李自成空有威名,实无大才,若孤生在当时,何愁大业不成!”
  不光张飞,远在曹操也是差不多的反应,羡慕的鸡儿发紫。
  没办法,满清创业太简单了,在东汉末年这诸侯割据,群魔乱舞的时代看来,完全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此情此景,曹阿瞒只恨生不逢时。
  老朱,朱棣以及诸多大明帝王只觉得心在滴血。
  大明……就这么亡了?
  “贪官污吏,该杀!”
  “崇祯帝朱由检,无德无能,愧为人君!”
  洪武年间,应天府中,传出老朱震怒的声音!
  他不怨百姓反明,因为他也是造反,知道百姓不是真活不下去,是不会造反的。
  他气的是逼得百姓造反的贪官污吏,气的是崇祯的无能,当然也气李自成!
  怒其不争,葬送了汉人江山!
  从此江山落日异族手中,百姓苦不堪言!
  “忘恩负义,狼子野心!”
  “看来成化犁廷杀的还是不够狠啊!”
  与此同时,成化帝同样震怒了。
  当即召来汪直,命其整顿三军!
  ……
  就在大明各朝将女真视为头号大敌,整顿兵马,彻底剿灭这个祸害之际。
  天幕之中,再次浮现新的视频标题。
  【如果他早死二十年,配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
  千古一帝。
  这四个字一出,瞬间引起无数帝王的注意。
  “早死二十年……千古一帝……”
  李世民揣摩着天幕所言:“按天幕所言,此人身为帝王,当有大功,或因年老昏聩,犯下大错,致使风评逆转。”
  想着这些,李世民心中不由冒出一个人!
  唐玄宗,李隆基!
  事实也确实如同他想的那样。
  ……
  【有人说李隆基哪都好,就是活的太老。】
  【如果他早死20年,配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李世民心头一震,还真被他猜中了。
  “希望有了天幕的提醒,你能早日醒悟,少些昏聩吧……”
  李世民心中暗道,若这李隆基真能改过自新,大唐两大千古一帝,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若李隆基能早有准备,将叛乱扼杀在摇篮当中,大唐未必不能突破三百年大限。
  五代十国这种战乱的景象也许就不会出现,中原百姓也能少受一些战乱之苦。
  【没办法,李隆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差距实在太大了。】
  【前半生的他,敢和奶奶武则天叫板,和姑姑太平公主夺权。】
  【可后来他却沉迷在儿媳妇杨玉环的绝世容颜中,选择了躺平。】……
  “?”
  “儿媳妇?”
  猝不及防的黑料,搞的李世民一脸黑线,险些吐血。
  堂堂大唐天子,抢儿子的媳妇,这说出去像话吗!
  像话吗!
  ……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李隆基是怎么亲手把大唐带进辉煌的开元盛世的,又是怎么眼睁睁的看着大唐跌进安史之乱的血污之中。】
  ……
  李世民头冒青筋:“朕也很想知道。”
  “不过朕更想知道,这个杨玉环,究竟是何等的绝世容颜,能将我大唐天子迷得这般神魂颠倒!”
  ……
  【关于小李隆基啊,旧唐书是这么描述的:李隆基多才多艺,尤其是在音乐方面,一身的艺术细胞,而且长得很帅。】
  【如果能在一个正常家庭安稳长大,也许李隆基啊,能当个偶像艺人。】
  ……
  偶像艺人?
  这是什么东西,有当皇帝好吗?
  大书画家宋徽宗摇了摇头,继续研究自己的字画。
  ……
  【不过上天对李隆基显然另有安排,李隆基的家庭生活非常不安稳,父亲李旦是皇帝,可惜啊李隆基5岁那年,父亲被迫下岗,奶奶武则天接班,成了一代女皇。】
  【小李隆基啊,从此被幽禁在宫中,不让出去玩,一关就是七年之久。】
  【八岁那年,李隆基的母亲一大早啊就被奶奶武则天召见,从此啊人间蒸发,成了消失的她。】
  【李隆基哭着找母亲,父亲却对老婆的失踪只字不敢提,这也许是李隆基关于权力最早的直观印象了,权力能让一个人消失,权利也能让人闭嘴。】
  【这段恐怖而压抑的幽禁生涯,在李隆基的性格中插入了一丝冷酷和对权力的执着。】
  【小李隆基从此给自己改了个小名,叫阿瞒。】
  【没错,就是宁可偶负天下人的那个曹阿瞒的阿瞒。】
  ……
  “想不到,唐玄宗竟然视孤为偶像。”
  许昌宫中,曹操心情大悦,“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曹操为有个皇帝粉丝好一阵开心,看来自己的理念,还是有人能够认同的嘛!
  而与李隆基有相似经历,体会过那种爹不疼娘不爱的朱见深和朱佑樘父子,则有种同病相怜之感。
  ……
  【李阿瞒十六岁那年,奶奶武则天终于被赶下了台,大伯李显继位当了皇帝,李隆基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大伯李显先是让李隆基担任了尚辇奉御,负责管马,接着把李隆基调离京城,做了潞州别驾,这两年的外访生涯,李隆基在潞州干了点啥,史书记载的不多,只知道李隆基在潞州修建了一座亭子,起名德风亭。】
  【德风一词,出自论语,说有人问孔子说杀几个百姓,好让天下的老百姓都害怕,从此以后都走正道,这样合适吗?】
  【孔子说没必要啊,执政的人德行像风,百姓的德行像草,草是随风摇摆的。】
  【简单来说,就是领导有德行,百姓自然会效仿。】
  【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青年李隆基,是一心想做一个以身作则的好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