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日月山河还在,他们的故事还在
作者:斩妖降魔      更新:2024-11-13 23:48      字数:2156
  第29章 日月山河还在,他们的故事还在
  ……
  与此同时。
  洪武年间。
  和朱标,马皇后一起观看天幕的朱元璋收到了朱棣的请求。
  “老四!是老四要见咱!”
  经过虚空中的界面上的文字提示,老朱瞬间明白此乃天幕伟力,能帮他与另一个时空的隔空对话。
  “重八,你糊涂了?老四不是还在北平吗?”
  马皇后疑惑道。
  通话界面只有老朱自己一人能够看到,因此她并不明白老朱为何会突然吵吵着要跟朱棣见面。
  没待老朱解释,聪慧的马皇后很快就想到一种可能,笑着道:
  “我明白了,你一定是看到老四未来的功绩,着急见他了对不对?”
  “你们看不到?”
  老朱奇怪的在面前比划,“咱跟前那么大的一块天幕你们看不到?”
  朱标和马皇后一起摇头。
  聪明的老朱顿时明白自己眼前的天幕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到。
  不过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急切的点击接通,他同样迫不及待的想要见未来的儿子一面。
  ……
  随着通话接通。
  界面中,很快出现朱棣的身影。
  看着头发白,躺在病榻上气若游丝的朱棣,朱元璋眼眶瞬间就红了。
  “老四,你老了。”
  好熟悉的声音……好像是爹的声音,奇怪……
  朱棣艰难的睁开眼睛,向四周望去。
  他看到了自己的躺在病榻上的身体,看到了哭声一片的兵营,也看到一块奇怪的天幕,天幕中有年轻时的父亲,母亲,还有大哥。
  只不过,除了年轻老爹一直深情的望着自己外,大哥和母后好像都没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我这是已经死了吧……
  朱棣心想着,而后就听到对面老朱动情的声音。
  “老四,你老了……”
  “爹,人哪有不老的。”朱棣笑着回应道:“人生真短啊,一晃儿子今年已经六十五了,是到了该到地下见爹赎罪的年纪了。”
  朱棣苦笑道:“爹,您还不知道吧,儿子我夺了侄子的皇位。”
  “孩儿有罪。”
  “老四,别这么说,都是咱不好。”老朱红着眼道。
  “是咱眼瞎被那臭小子给骗了,立了个这么狼心狗肺的东西,是咱对不起你和小十二,都是咱的错,爹向你道歉,让你们受了委屈。”
  老朱哽咽道:“咱已经通过天幕知道了你小子的事,咱不怪你,事实证明你比允炆更适合当皇帝,咱大明在你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万国来邦,咱很高兴。”
  老朱骄傲地看着朱棣:“你是永乐大帝,是咱朱元璋这辈子最有出息的儿子!咱不怪你!”
  “爹……”
  朱棣哭了。
  这个征战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的马上天子,此刻哭的竟像是个孩子。
  此刻。
  朱棣不再是那至高的皇帝,只是一个得到父亲夸奖,得到父亲认可的孩子。
  “爹,您当真不怪我吗?”朱棣哽咽道。
  老朱郑重道:“一开始咱听说你靖难了是挺生气的,以为你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后来通过天幕知晓前因后果后,咱就不怨你了。”
  “你们都是咱的好儿子,要不是被逼上绝路,谁又愿意铤而走险呢?”
  “再后来,咱看到大明在你手上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国威远播海外,咱替你感到骄傲!”
  老朱笑着道:“你大哥也替你感到骄傲,你大哥还说让咱直接把皇位让给你呢。”
  “千万别。”朱棣赶紧退却:“大哥当这个皇帝肯定比我要合适,要不是他在视察的时候突然病故……对了,爹……”
  朱棣刚要说些什么,便被老朱笑着打断:“放心,天幕都已经把一切告诉咱了,咱一定不会让悲剧再发生。”
  “咱已经把允炆那小子发配到凤阳了,至于你,咱也会妥善安置,任由你发挥自己的才能!”
  朱棣闻言,欣喜的点点头。
  时间缓缓流逝,这对父子,就这样相互述说着各自心中的思念。
  ……天幕中。
  永乐大帝也落下帷幕。
  同时。
  弹幕中唯有相同的一句话。
  “恭送永乐大帝!”
  “恭送永乐大帝!”
  “恭送永乐大帝!”
  ……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马上天子死在征途中,航海英雄最终死在碧海航线之中,无疑是他们各自最佳的落幕方式。
  “结束了吗。”
  视频的最后,有条弹幕感叹。
  很多人回复他六个字:日月山河还在。
  有人记着他们的故事,他们就还在。
  ……
  现实世界中的陈宇,也收到了朱棣的感谢礼物。
  “全套永乐大典?”
  “开什么玩笑,哪里还有完整版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不早就被毛子洗劫一空了吗?”
  看着手机上提示永乐大典正在通过时空邮箱邮寄的陈宇,不屑的摇了摇头。
  先是红楼梦,后有永乐大典。
  现在的骗子啊。
  为了骗人真是什么都敢说。
  ……
  随着陈宇手机轻轻一滑。
  视频再度开始。
  【盘点历史上的悲情人物(顺序不代表排名)。】
  【第一位,武慕岳飞。】
  ……
  “是那个屡战屡胜,忠心耿耿反被诬陷杀害的名将岳飞?”
  刚刚还在惋惜一代雄主朱棣逝世的祖龙,看着视频标题,立刻想起先前天幕提到过的岳飞。
  他之所以能立刻想起岳飞,实在因为其结局太令人寒心了。
  “忠勇无双,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武慕岳飞,无愧悲情人物!”
  嬴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愤。
  那后世赵家天子,简直枉为人君。
  冤杀忠良,为他所不齿。
  “名将不得善终,悲乎哀哉,岳飞是悲剧,武安君又何尝不是?”
  嬴政不由想起白起。
  杀神白起的事迹,又何尝不是一代名将不得善终的典范呢。
  武安君白起珍惜将士性命,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故而长平之战后,拒绝攻打赵国邯郸,违抗君令,惹得曾祖父恼怒,最终被赐死,何其冤哉?
  每每想起,嬴政便深感痛惜。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刘邦吟诵着那日命人抄录下来的《满江红》,脑海中却是浮现出韩信的身影。
  ……
  “为人君者,怎能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刘彻讥讽:“外敌环伺,赵构谗害忠良,自毁长城,枉为人君,朕不屑之!”
  “假使朕得此名将,喜犹未及也,岂会让其蒙受冤屈!”
  ……
  曹操惋惜:“吾观岳飞忠义不下关羽,如此名将却被冤杀,实在令人痛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