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刘备:嗯?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我儿子是孙策?
作者:化石采集      更新:2024-11-11 11:28      字数:2469
  第452章 刘备:嗯?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我儿子是孙策?
  “张校尉,你可知道袁公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对于袁术突然召集众将群聚议事厅,纪灵备感疑惑,他思来想去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问向一旁的张勋。
  张勋无奈摇摇头,“纪校尉,你问我我问”
  话说到一半,张勋突然停了下来。
  这让纪灵感到不解,他循着张勋的视线望去,眼睛一亮,来者也是个身高八尺的壮士。
  “是桥校尉!”
  纪灵道破了来者的身份,‘桥校尉’名桥蕤,出身大族。
  相较于武人出身的他们,桥蕤足以称上一句见多识广。
  “张校尉、纪校尉。”桥蕤冲着两人抱拳行礼,言行举止尽显大族风范。
  纪灵和张勋与桥蕤打过招呼,纪灵便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将方才问向张勋的问题,问向了桥蕤。
  桥蕤想了想,并没有第一时间为纪灵解惑,反倒是抬起手指着人群中一陌生的少年。
  少年身高七尺,虎背熊腰,红扑扑的脸膛,面似晚霞,两道浓眉就跟漆刷子似的,两只眼睛烁烁放光,鼻直口阔,大耳朝怀。头戴绛紫缎色扎巾,身着绛紫缎色箭袖,腰系一巴掌宽五彩丝鸾带,青中衣,青缎子兜跟薄底窄料佩靴。
  任谁见了都得发自内心的夸一声,好一个少年郎。
  纪灵和张勋见少年的外在心生好感,不过他们有些摸不清头脑的是,桥蕤为何突然指着这个少年?
  莫非这個少年是桥蕤的私生子不成?
  但是
  不像啊!
  张勋越看越觉得眼熟,突然他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他压低声音在纪灵耳畔低语道:“纪校尉,你有没有觉得,那个少年郎,似乎在哪里见过?”
  “哪里见过?”
  张勋不说还好,一说纪灵脑海里一道霹雳闪过,他死死的瞪着少年的耳朵,难以置信的说道:“大耳朵莫非此人是刘玄德的亲子?!”
  “啊不是且慢,纪校尉你这么一说倒也有这个可能.”张勋突然觉得纪灵说的很有道理。
  张勋和纪灵的对话,让桥蕤有些忍俊不禁,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也不打算让张勋和纪灵继续猜下去,直接宣布了答案,“咳咳,两位校尉,此子名孙策是孙文台之子!”
  “嗯???”纪灵有些没能反应过来,他惊讶的望着桥蕤,“孙文台?其母的名字甚是古怪,既然刘玄德之子在我等手里,不如要挟刘玄德桥校尉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甚好,甚好啊,纪校尉!”张勋觉得纪灵简直是天生的谋士!
  桥蕤嘴角抽搐,这些都是什么跟什么啊!都说了孙文台,为何能想到刘玄德?就盯着那双耳朵了吗?
  若非是自幼的教养,桥蕤都想破口大骂了。
  好在他还是平复了心绪,望着纪灵和张勋两人,他尽量保持平静的语气说道:“不,两位校尉,这孙策.孙策是吴郡人孙坚的亲子。”
  “孙坚,那家的女子叫”
  即便迟钝如纪灵,也意识到方才是自己误会了。
  提到孙坚,孙文台,他这才想到一张孔武有力的脸,于是瞬间闭上了嘴巴。
  张勋脸上也尽是尴尬之色,他就说为什么觉得有些古怪,为什么这个名字如此耳熟,原来.原来是吴郡猛士孙坚.孙文台啊
  其实仔细一瞧,孙策确实长得也像孙坚
  “这”张勋连忙转移话题,“桥校尉,既然孙策是孙文台子,为何孙策来了,却不见孙文台?”
  桥蕤叹道:“这还不是孙文台中了黄汉升一箭.”
  “中了黄汉升一箭?难道孙文台卒了?”纪灵的嘴就像是抹了蜜水一样。
  桥蕤嘴角抽了抽,瞥了纪灵一眼,他怎么才发现,纪灵的嘴竟然如此毒辣呢?
  就连张勋都觉得这一次纪灵太过语出惊人。
  感受到两人古怪的视线,纪灵自知方才讲错了,便悻悻地闭上了嘴巴。桥蕤只当纪灵的话是微不足道的插曲,他继续为两人介绍孙策来此地的缘由,“自从孙文台中了黄汉升一箭,虽没有身死,但也落下了病根,在家休养生息,故而只能派出其子前来赴会。”
  “原来如此。”张勋和纪灵点点头,突然张勋想起了什么,又问道:“不对啊,桥校尉,我等问的是袁公何事召集我等?不是问孙文台啊!”
  纪灵也反应了过来,“不错,不错,桥校尉你就明说吧!”
  桥蕤反问道:“两位想想,别说孙文台了,平日里两位见到过孙文台的使者前来参加宴席吗?”
  “不曾。”纪灵和张勋想都没想,话语几乎脱口而出,并非是孙坚不愿,而是袁术没有通知过孙坚。
  “两位想想,如今就连孙文台子都前来赴宴,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意味着要有大事发生?!!”
  “不错!”桥蕤点点头,他猜测道:“眼下局势并不明朗,想来袁公就要动兵了,而且是大规模的动兵。”
  纪灵和张勋心中一喜,动兵?动兵好啊!发家致富都靠打仗了!
  不久后,袁术披着华美的衣袍,缓缓走出。
  不得不说,光看模样,袁术的确有几分威仪。
  袁术大手一挥,“坐,诸位都坐!”
  群将在仆役的指引中,都找寻到了自己的位置,唯独有一人,满脸怒容,不肯坐下。
  这番行为显然是吸引了袁术的目光,他眯着眼睛,望着那个与众不同的人,那人是个少年,听左右说那人名孙策,是孙坚子。
  至于少年为什么愤怒,是为孙坚鸣不平。
  不错,不错,真是一表人才,孙文台有个好儿子啊。
  “你名孙策?我便称你为孙郎,孙郎若是不喜此位,不如坐我身旁如何?”袁术满脸笑意的拍了拍身旁的座位。
  孙策只觉得羞辱,脸热辣辣的烫,他忍着怒气,不卑不亢的冲着袁术说道:“袁公,家父是为伱而伤,还请袁公将先前许诺的兵卒和庐江太守交还家父!”
  在场的众人难以置信的看着孙策,差点都要惊掉了下巴,袁术借着孙坚重伤不能担任太守一职,无法控制兵卒部曲,于是夺回了兵卒部曲,拿回了太守官位如今说这个,不是给袁术上眼药吗?这不是找死吗?
  坏了,孙文台之子危矣!
  不止一个人这么想,就连颇为欣赏的孙策的桥蕤都不禁为孙策担忧,他都想要帮孙策求情。
  可是谁都没能想到,袁术猛的一拍桌子,赞叹道:“果然英雄出少年!但孙郎你毕竟年少,不如再过几年?”
  孙策依然站得笔直,众人皆觉得孙策实在是太过冲动,太不识数,袁术大发善心不跟你计较,怎么还不知好歹。
  “袁公,某武艺精湛,足以接过家父的重担!”孙策铮铮有词。
  袁术眉头越皱越深,众人都以为袁术会大发雷霆,谁知道袁术不但没有跟孙策计较,反而说道:“既然孙郎有这个胆气,那么我也要替文台考校一二。考校通过,我便将太守和部曲双手奉还。”
  “不知袁公如何考校?”
  面对孙策的疑问,袁术面露笑容,“此番我等要前往冀州驰援,尚缺一先锋,不知孙郎愿意担任先锋一职否?”
  孙策果断的同意了下来。
  在场的众人无不唏嘘,让一初年岁尚轻的少年担任先锋?
  袁公这是想要杀了孙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