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回家与近邻!!!
作者:笔下宝宝      更新:2025-10-23 02:32      字数:4761
  第777章 回家与近邻!!!
  老张转身走向书架深处,手指在一本本泛黄的书脊上轻轻略过。
  年轻人扶了扶眼镜,目光追隨著老张的背影,脸上写满了期待,他正在写一本有关於八十年代的奋斗小说,非常需要这个年代的具体资料。
  书馆窗外传来一阵阵电动车的喇叭声,这是有人按时周围下班了。
  街角“王小二滷煮的招牌在夕阳下泛著油光,几个穿著工装的年轻工人正围坐在八仙桌前,就著“二锅头”高声討论著厂里新引进的德意志数控设备。
  又到饭点了,绸缎庄的周老爷子突然拔高了一个调门,他家收音机里正放著《四郎探母》的选段。
  这声音惊飞了绸缎庄屋檐下的麻雀,扑稜稜掠过书店的雕窗欞。
  老张捧著厚厚一摞合订本回来时,发现年轻人正盯著对面新开的“燕山电动车“专卖店出神。
  橱窗里最新款的电动三轮车鋥光瓦亮,车把上还繫著大红。
  “这电动车可是好东西啊,“老张把书放在包了浆的榆木柜檯上,“我闺女在hb区上班,每天就骑这个上下班。“
  他翻开泛著墨香的合订本,1983年那期的封面上还印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的標语。
  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抚摸著泛黄的书页,突然眼前一亮,指著其中一幅插图兴奋地问道:“张叔您快看!这封面上的场景,不就是当年咱们刘家庄摩托车厂的第一条生產线吗?”
  老张闻言连忙从口袋里掏出老镜,眯著眼睛仔细端详了片刻,脸上渐渐浮现出怀念的神色:“嗯,没错,就是它!
  七九年那会儿,第一辆长城cc50摩托车就是从这里下线的。”说著说著,老人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那时候摩托车厂可真是风光啊!
  一辆cc50出厂价2500元,市场上抢都抢不到。
  黄牛们把价格炒到3000元,照样有人排著队买。
  厂里的销售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老伙计们一个个都来找我在刘家庄的关係走后门”
  年轻人听得两眼放光,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创作素材吗?
  他连忙拉著老张在藤椅上坐下,殷勤地给老人倒了杯茶:“张叔,您可得好好给我讲讲这段歷史!”
  “真想听?”老张抿了口茶,眼角泛起笑意。
  他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能跟年轻人分享这些珍贵的往事。
  “当然想听!”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掏出笔记本,眼神中闪烁著求知的光芒,“您老说得越详细越好!”
  “那好,咱爷俩就好好嘮嘮!”老张眯了眯眼睛,“哎呀!该从那儿说起呢?”他想说的太多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张叔,那您从摩托车厂是怎么成立的说起唄!”年轻人提醒他道。
  “奥,对那就从摩托车第一任厂长……”
  书店门前的梧桐树上飘下一片黄叶,恰巧落在一辆刚下班回来的电动车车筐里。
  骑车的年轻姑娘正哼唱著今年最火的一首歌《冷酷到底》,“我寧愿你冷酷到底,让我死心塌地的忘记……”边唱边慢慢地將这辆粉红色的电动车停靠在自家书店门口前。
  “呦!雯雯下班回来了?”旁边音响店女老板谢阿姨听见歌声,就出来打了个招呼。
  “哟!雯雯下班回来啦?”隔壁音响店的谢阿姨听见熟悉的歌声,立刻探出身子热情地招呼道。
  张雯雯闻声停下脚步,笑盈盈地回应:“谢阿姨,您吃了吗?这香味儿是红烧带鱼吧?老远就闻见啦!”说著还像只小馋猫似的,故意用力嗅了嗅空气中飘散的诱人香气。
  “哎哟,你这丫头鼻子可真灵!”谢阿姨被逗得笑弯了眼睛,用手半掩著嘴说,“特意给你们父女俩留了一碗,就知道你这个小馋猫准能闻著味儿来。”
  “那我可就不客气啦!”张雯雯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脸上写满了期待。
  她们两家做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早已亲如一家,这样的温馨互动早已成为她们生活中最自然的日常。
  “对了,谢阿姨,国忠哥最近怎么一直没见著人影啊?我都好久没碰到他了。”张雯雯一边整理著手中的购物袋,一边关切地询问起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兼死党刘国忠。
  谢阿姨闻言,眉头顿时紧锁,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
  她放下手中抹布,嘆了口气道:“唉,这孩子被他们农垦集团派到国外去了。
  说是要去支援一个叫'金三地区'的地方发展经济作物。
  那地方听说乱得很,我天天提心弔胆的,就怕你国忠哥有个什么闪失.”说著说著,谢阿姨的声音渐渐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张雯雯见状连忙上前握住谢阿姨的手,轻声安慰道:“阿姨您別担心,国忠哥那么机灵,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
  再说了,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他肯定会经常给您打电话报平安的。”
  谢阿姨抹了抹眼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啊,前一阵子还跟我打电话来著,说是在那边教当地人种咖啡豆。
  就是信號不太好,时好时坏的,每次通话都断断续续.”
  正说著,书店里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老张正手舞足蹈地比划著名什么,一名年轻人则埋头奋笔疾书,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你爸肯定又在给人讲故事呢?”谢阿姨朝书店里努了努嘴,脸上终於露出真心的笑容,“这老傢伙,一说起当年的事就来劲儿。”
  张雯雯会意地点点头:“可不是嘛,我爸最好这个……”她踮起脚尖往店里张望,“看这架势,估计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就在这时,街对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剎车声。
  “吱!”
  只见一辆崭新的电动车歪歪扭扭地停在马路中间,骑车的小伙子手忙脚乱地扶正车把,惹得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
  “嘖嘖……现在的年轻人啊,”谢阿姨摇摇头,“骑个电动车都骑不稳当。
  想当年你国忠哥学骑自行车那会儿.”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眼神又黯淡下来。
  张雯雯敏锐地察觉到谢阿姨的情绪变化,赶紧岔开话题:“对了谢阿姨,我最近在想学做菜,您待会儿可得好好教教我秘诀!”说著亲热地挽起谢阿姨的胳膊,两人有说有笑地往音响店走去。
  书店里,老张正讲到兴头上,声音透过敞开的窗户飘出来:“.那时候我们车间主任是老李,这人是个劳动模范,曾经为了赶生產进度,他愣是两天两夜没合过眼……”年轻人听得入神,连手中的笔都忘了动。
  ……
  夕阳的余暉洒在青石板路上,给老街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张雯雯挽著谢阿姨刚走出音响店门口,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雯雯!”
  熟悉的声音让张雯雯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的高个子青年正站在街角冲她挥手。
  他穿著皱巴巴的格子衬衫,脚边还放著个鼓鼓囊囊的旅行包。
  “国忠哥?!”张雯雯惊喜地叫出声,三步並作两步跑过去,“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刘国忠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公司突然轮休,我就回来了,没提前告诉我妈,想给她个惊喜。”他说著从包里掏出个包裹,“喏,这是'金三地区'的特產,特意给你和张叔儿尝尝的。”
  谢阿姨早已泪流满面,颤抖著双手抚上儿子的脸庞:“瘦了,也黑了,这外边的生活太苦了吧”话未说完便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妈,我这不是好好的嘛。”刘国忠轻轻抱住母亲,转头对张雯雯眨眨眼,“晚上叫上张叔来我家,我们一吃海鲜大餐……”
  这时书店的门被推开,老张探出头来:“我说怎么这么热闹吶.”待看清来人,他惊喜地一拍大腿,“好小子!你也回来了!来来来……我正给你介绍一个新朋友……”
  年轻人捧著笔记本,好奇地打量著这个风尘僕僕的归乡人。
  刘国忠爽朗一笑,放下行李大步走向书店:“张叔,您老身体近来可好啊……”
  “好著呢,吃嘛嘛香,甭惦记我……”老张特喜欢刘国忠,他是看著这个孩子从小长大的,有心招他为女婿,可惜这俩孩子有缘无分,竟然处成了哥们。
  夕阳的余暉中,老街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国忠三步並作两步跨进书店,带进一阵异国的风尘气息。
  他粗糙的手掌与年轻人紧紧相握时,年轻人明显感觉到他掌心的老茧。
  “这是我在金三地区拍的。”刘国忠从背包里掏出一叠照片,照片边缘已经有些卷边。
  照片上,他站在一片翠绿的咖啡园里,身后是穿著民族服饰的当地村民。“这些是卡瓦族人,特別淳朴.”
  老张接过照片,老镜后的眼睛突然一亮:“哎哟!这不是跟我们当年援建坦尚尼亚时一个样嘛!”他激动地拍著大腿,“那时候我们.”
  “爸!”张雯雯端著茶盘走进来,嗔怪地打断道,“您先让人家国忠哥喝口水再说啊。”她將茶杯递给刘国忠时,注意到他胳膊上多了一道伤疤。
  刘国忠向她地眨眨眼,轻描淡写地说:“教他们用收割机时不小心划的。”他抿了口茶,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包里掏出一个布包,“差点忘了,这是我们在当地改良种植的咖啡,你拿去尝尝”
  张雯雯接一个罐子,打开后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立刻瀰漫开来,每一颗都泛著油润的光泽。
  “这是我亲手烘焙的!”刘国忠骄傲地说,“当地人都管这叫'太阳的眼泪',因为要在正午最烈的阳光下晾晒.”
  谢阿姨心疼地拉过儿子的手:“你这孩子,尽说些没用的。快让妈看看,这伤还疼不疼啊?”她的手指轻轻抚过那道疤痕,眼圈又红了。
  刘国忠笑著拍拍母亲的手背:“妈,真没事儿,这点小伤算什么。
  您不知道,那边的人对我可好了,天天给我送自家种的香蕉和菠萝。”他边说边从包里又掏出几个精致的木雕小动物,“这是山寨里的孩子们送给我的礼物,妈,您不知道吧,我还是他们的中文老师呢!。”
  老张凑过来拿起一个木雕小象,嘖嘖称奇:“嗯,这手艺真不错!国忠啊,你给叔好好说说,那边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刘国忠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张叔,您肯定想不到!那片现在不一样了”他的声音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
  掏出他的华威mate2手机一瞧,脸色顿时变了。
  “怎么了,国忠哥?”张雯雯见刘国忠脸色不好,敏锐地察觉到不对。
  刘国忠皱著眉头给公司回了个电话,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公司临时通知,要我儘快赶回去。
  '金三地区'的种植园那边突然爆发了某种病虫害,需要我们儘快消除危害,否则当地的老百胜损失就大了……”
  谢阿姨一听就急了:“这才刚回来,不休息几天再走?”她紧紧攥著儿子的衣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刘国忠安抚地搂住母亲的肩膀:“妈,那边的情况紧急,耽误不得。我答应您,等处理完这事,一定请假回来多陪您几天。”说著转头看向张雯雯,“张叔、雯雯,今后还要麻烦你们帮我照顾著我妈。”
  “哎哟,你这孩子跟叔还见外呢?咱们这关係,用得著这么客套吗?”老张连连摆手,脸上写满了不赞同。
  “可不是嘛!国忠哥,谢阿姨待我就像亲闺女一样,照顾她老人家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张雯雯撅著嘴,故作生气地跺了跺脚。
  老实巴交的刘国忠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挠著后脑勺,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憋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对了妈,您猜猜看,我在那边遇见谁了?说出来您肯定想不到!”刘国忠压低声音,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谢妈妈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困惑地皱起眉头:“谁啊?难不成还是我认识的人?”
  “可不就是您认识的人嘛!”刘国忠凑近了些,“是我三叔,刘小涛。您知道吗,原来咱们农垦集团在'金三地区'的业务,都是三叔在背后牵线搭桥.”
  “什么?老三?”谢妈妈猛地站起身,手中的针线掉在地上,“他不是一直在部队服役吗?怎么突然跑到'金三地区'去了?还跟你们农垦集团做起了生意?”她的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眼睛瞪得溜圆。
  刘国忠神秘地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这事说来话长,恕我不能向您透露太多细节。
  不过我可以告诉您,这次不仅见到了我三叔,更令人惊喜的是,临行前还遇见了刘武叔父。”
  说到这儿,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脸上浮现出掩饰不住的崇敬之情:“您知道吗?我记得刘武叔父今年才三十六七岁吧,就已经肩扛一颗星了。
  每次见到他,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都让我打心底里佩服”
  “那是,老二那是隨你刘之野大爷,將门虎子,打小就不一般……”谢阿姨笑著点点头。
  旁边的老张是外来户,对刘国忠口中的刘之野父子的话题特別感兴趣。
  虽然他们一家来到刘家庄定居的比较早,但是等他们来到刘家庄时,刘家庄地区已经开始高速发展了。
  更別提,刘之野那会儿都是卫戍师的师长。
  虽然师部在刘家庄,但是等閒人可见不到刘之野,更不用说老张这样的外来户了。
  他们只是一般人,可不像“样式雷”雷家这样的家族,跟刘之野一家的关係比较近。
  老张也就是跟刘国忠家这样刘氏家族的旁系远亲有交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