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第475章 朕,为征服而来!【求订阅】
作者:老告      更新:2024-12-08 12:01      字数:3291
  第475章 朕,为征服而来!【求订阅】
  “前军已经出发了。”
  邺城,曹操坐在书房。
  郭嘉,贾诩,荀攸,卧龙凤雏,五位谋臣,都在瞩目地图上的大魏以北。
  以贾诩不为外物所动的性格,此刻也是心绪起伏,波澜陡生。
  如果能击溃鲜卑,吞并草原,曹操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丰功伟绩!
  大魏众臣,亦将青史留名!
  鲜卑最北端,是有着世界五分之一淡水的贝加尔湖。
  在神州,它被称为北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
  汉文明的历史上,唐,元两朝,贝加尔湖一度是汉人的国境范围。
  曹操也要把它拿过来,用来放马牧羊。
  “明日,朕会动身去北关,众卿若想去,可随军同行。”
  打鲜卑,和一统益州时一样,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战。
  众臣皆起心动念,有随军的意图。
  看起来只是在打鲜卑,实际上却不单是打鲜卑。
  这是神州王朝和北部游牧骑兵的大对决,宿敌间的死战!
  战事相关,早就推演过多次,没必要再议。
  众臣不久后便起身告退。
  下午。
  曹操也提前返回了内宅。
  他来到卞媚的院子。
  “陛下明日要出征?”白珂也在殿内,迎上来问。
  她穿着皇妃的宫装,以红为主色调,镶有黑色纹理。
  端庄华丽的妃袍,穿在白珂身上却有种媚意妖娆的味道,交叠的领口下,胸脯丰腴,腰细如素带。
  多年练习舞蹈的关系,她的身段高挑挺拔,腰腿的比例找不出半点瑕疵。
  她挽着曹操进入内殿,便见一个女侍俯身执礼:
  “陛下,皇妃在后殿,稍后便出来。”
  曹操笑道:“你不就是皇妃吗?”
  这侍女居然是卞媚。
  她精通易容手段,得知众生相的神通后,尝试修行,进展出人意料的快。
  她贵为皇妃,身怀大魏的稍许国运。
  卞媚和白珂,是唯二不用曹操加持国运,也能推动众生相,适度变化容貌的人。
  “陛下,我运转众生相,为何你总能一眼看穿。”
  卞媚泄气道:“众生相的神通上说,到了内相境,无人能识破,独独对陛下从不管用。”
  曹操笑了笑,没解释。
  他明日要去北关,对自家妻妾有些叮嘱,见过卞媚,白珂,又去了其他寝殿。
  翌日大早。
  众妃嫔,子嗣共聚在内宫正殿,与曹操告别。
  有意思的是,寅也在和一家老小告别。
  三个小虎崽长大了不少,但仍是胖乎乎的,眼睛大而亮。
  上午。
  曹操进行了出征前的祭礼,执钺以敬天地。
  临近中午,他策马出城,直奔北关。
  昨日的几位谋臣,也同路随行。
  鲁肃目前被曹操调到西域,负责统筹坐镇,任主帅黄忠的从事。
  荀彧,程昱等众臣留守邺城。
  曹操只带虎豹骑,重骑亲军,极速奔赴北关。
  九月下旬。
  日行数百里的曹操,来到大魏北关,随即马不停蹄的继续往北,进入了战场!
  深入草原后,任北关主帅的张辽,率众来迎。
  ————
  鲜卑王帐所在,是继承了当年匈奴的善于王庭。
  所谓单于庭,就是匈奴王的牙帐所在。
  这里是草原上最丰饶的腹心之地,也是他们的大后方,在西汉时被称作漠北。
  漠北是游牧部族,与中原王朝交锋数百年,几乎没被威胁过的腹地。
  以往,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南下去侵略。
  除了卫青,霍去病任统帅的西汉时期,曾远逐漠北,打上过匈奴单于庭。
  如今,曹军也来了。
  漠北在后世的蒙国乌兰巴托以南,土拉河上游,水草丰茂。
  当年的匈奴,自单于以下,设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以及二十四长。
  这些人各有分地,相当于汉土的州郡之首。
  他们分布在草原各处,逐水草移徙。
  每年正月,各部的首领,会齐聚单于庭,举行春祭,祈祀族群兴盛。
  鲜卑继承了匈奴的土地,人口,也继承了其政权结构。
  此时,鲜卑各部的首领,大将,都尉,齐聚王帐之下。
  “报,我鲜卑本部八帐,麾下各方兵马齐聚,皆愿与魏军死战!”
  部众来到牙帐内汇报。
  九月的草原上,风势渐盛。
  王帐外插着鲜艳的鸟羽,各部兵马汇师。
  帐内坐满了各部首领。
  “我们探查得知,魏军动用了大概五万骑兵精锐,出北关,直线逼来。目前在王帐以南,三百里外扎营,随时可能与我们开战。”
  拓跋诘汾,大祭司对视。此战生死攸关,两人已放下成见,通力合作。
  魏军这次就是以正兵,迎面推过来。
  现在的大魏,单以强大的兵锋,也能正面击溃鲜卑。
  拓跋诘汾和大祭司脸上,满是怒意和愤恨。
  他们恨的不单是魏人,还有原鲜卑麾下的草原部族。
  这半个月来,叛投汉人的部落,不在少数。
  “莫兴,贺赖等六部的残余人马叛逃后,随魏军一起出关,甘为马前卒,四处奔走,联系了另外十二家部落,陆续投魏。”
  汇报的鲜卑士卒:
  “此外还有自行投附魏人的部落,达十余。
  他们都是往昔很少聚兵南下,和魏人仇怨不深的部落。”
  拓跋诘汾吸了口气,逐一看向帐内的各部首领:
  “诸部,此战若败,我们连投降的机会也不会有。
  魏军将屠戮所有人,我们的牛羊,土地,女人,都将成为魏人的私产,任他们处置。最好的结果,也是被他们所奴役。”
  “高句丽,扶余归降后,大部分人口都在汉土修渠,动辄被汉人鞭打斩杀!”
  “你们愿意成为魏人的奴仆吗?”
  帐内安静了一瞬,各部首领眼神交错:
  “我们会与魏军死战,捍卫我鲜卑人的土地。”
  大祭司声音沙哑:
  “过往我们曾赶走匈奴人,征服了这里。
  檀石槐在的时候,我们不止一次击溃过汉人,我相信,这次也一样!
  只要诸部协力,定可击溃魏军!”
  鲜卑各部,进行部落会议时,阿伏于却是来到了王帐以东千里外。
  这里是鲜卑人驱逐匈奴,入主草原前,生存过的祖地。
  阿伏于在大兴山的一座余脉上方,纵跃如飞,最终登上了一座山峦的顶峰。
  这附近的一处位置,葬着曾经一统鲜卑的檀石槐。
  檀石槐死后,他当年的一支嫡系,世代出鲜卑勇将的秃发部,自愿留在了祖地守墓。
  后来秃发部麾下的人,陆续重归草原。
  但始终有一小支队伍,不足千人,留在祖地守墓,以狩猎为生。
  “秃发,这几年形势变化,神州出现了新的王朝,很强大。
  他们正率军来攻我鲜卑,生死存亡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带领部落的人,出去参战。”
  阿伏于对秃发部当代首领,一个体格魁梧,和他差不多高,足有九尺出头的鲜卑人说。
  对方年近四十,名秃发伏壬。
  “檀石槐若在,也会希望秃发部的勇士,用他们的力量,来捍卫我们的领地。”
  “伏壬,你继承了秃发部世代传承的萨满图腾。此番出去,正可和魏人的武将,一争长短!”
  秃发伏壬面容方正,肌肉像铁铸的一般坚凝。
  他手里拿着一柄劈柴用的巨斧,和阿伏于一起,往鲜卑王帐方向望去。
  ————
  “末将张辽,见过陛下。”
  张辽翻下马背,跪倒在地,给赶到北关的曹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多年过去,张辽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性格,每次见曹操,都执大礼。
  他还清楚的记得,十三年前,自己在洛阳街头,被曹操叫住,两者交谈时的情景。
  那之后,是曹操的器重,信任,和多年来的提携,才有了现在的张辽。
  不论是当年的并州小将,还是如今的魏军主将,张辽都对曹操充满感激和崇敬。
  他身后,同来的人,也都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其中除了曹魏众将,马超,庞德,麹义,乐进,张郃等人,还有三十余个草原部落的首领。
  曹操在张辽,郭嘉等文武簇拥下,走进帅帐。
  他穿着君王铠,在主位落座,让众人也都坐下:
  “典将军进入军营后,鼻子动的比寅还勤。朕来之前,你们在炖煮羊肉,好香的味道。
  这军营看着可不像是要打仗,杀猪宰羊,伙食不错。”
  张辽正要解释,曹操摆手道:
  “朕不是要责怪你们,战前不惊不惧,帐内兵锋凝练,松弛的状态,正是强军该有的模样。”
  曹操环视众人。
  曹魏的直系文武,坐在内围。
  外围站着那些投过来的草原部族之首,人人神色敬畏。
  曹操道:
  “过往数百年,我神州与草原各部,屡有交锋。神州之民,死于草原部族的劫掠,屠杀者,远不止百万。”
  “如今,朕携众军前来,攻守易型。”
  “我们将在这片土地上战斗,在鲜卑的王帐里战斗,在草野上,河流间战斗,直到击溃所有鲜卑人。
  朕发动战争,是为我汉人历代死去的百姓复仇,也是为了荣耀,为征服这片土地而来!”
  “过往十年,我们败尽各方,才最终来到这草原上,面对我们数百年来的宿敌!”
  曹操口吻凝重,帐内众文武的心绪,亦是逐渐激荡。
  “此战将载入史册,流传后世,连山河也会铭记你们立下的功勋!”
  众将轰然应诺。
  等所有人都退下去,曹操负手走出帐幕,来到一处高地上,远眺鲜卑王帐方向,脑海里莫名想起一句后世的名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用在这里不算恰当,但曹操很喜欢这句话,好气魄!
  当晚。
  营地内大量宰杀投过来的草原部族,进献的牛羊,以滋全军。
  翌日大军开拔。
  四天后,曹魏和鲜卑两军,在鲜卑王帐以南的平原上,狭路相逢!
  咚-咚-咚!
  战鼓擂动!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