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第359章 刘备:我好像活在曹操的阴谋里【国庆快乐】
作者:老告      更新:2024-11-10 13:17      字数:3386
  第359章 刘备:我好像活在曹操的阴谋里【国庆快乐】
  赵云接曹操命令,策马南下,启程归魏。
  他身后的三千军伍,人马倦怠,疲惫不堪,但所有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明亮的光。
  自檀石槐统一鲜卑。
  而汉末国弱,汉人屡受鲜卑所欺。
  连北部的国境线,也一次次压缩往南,被鲜卑侵占。
  别说孤军奔袭,进入草原,便是走出长城以北,都没有过。
  如今他们不仅深入鲜卑大后方,且全身而退。
  这些流淌着汉人血脉的魏军,从骨子里生出一种自豪感,自我认同,乃至对曹魏的认同。
  “中鲜卑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前数十年不过是趁我们内乱,占了些便宜。”
  赵云的副将是曹纯,脸上兴奋难掩。
  “等我们结束内乱,组织起来,就该他们倒霉了。”
  汉人只要不内乱,在秦汉时期,几乎都能保持对北部游牧民族的压制。
  直到…两晋南北朝之后,司马氏把中原的天时地利人和,全都给消耗的一干二净,险些诱发种族灭绝的大动荡。
  “我觉得我们还能在草原上,再打一段时间。大兄传令让我们回去?”曹纯问。
  赵云:“再打下去意义不大,徒增损失。”
  曹操召他们回撤。
  是因为他们这支队伍,人少,不足以对鲜卑造成重创,打不出歼灭战。
  若人多则缺乏灵活性,很难保持隐秘,深入到这个地步。
  这次进入草原,能展现出威慑鲜卑的奔袭能力,让他们大感忌惮,便是目的。
  继续纠缠下去,鲜卑必会聚兵围剿,到时己方消耗增加,不如退走。
  赵云的撤离,没遮掩踪迹,想诱敌来追。
  他已和张辽取得联系。
  如果鲜卑出兵来追,赵云将和张辽配合,尝试打一次伏击。
  不过,鲜卑人并未追上来。
  赵云撤走的同时,鲜卑后方的中央大部,拓跋部,正在举行一次部落间的大聚集。
  草原上的民众,知道东鲜卑被灭,是这几日的事情。
  但各大王帐部落,却是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有了这次聚集。
  草原上,各部纷纷派出人手,汇聚到拓跋部。
  还有多头雄鹰,在天空徘徊。
  有的是部落之人所养的猎鹰。
  更高的苍穹上,一头灰背黑羽的大鹰,也在俯瞰下方的拓跋部。
  那是曹操寄托着神魂念头的雄鹰,在观察草原部族的这次聚集。
  赵子龙来奔袭草原,曹操以雄鹰随行,另一个目的就是探查草原上的部落分布。
  游牧部族,经常迁移,逐水草而居。
  但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
  尤其是大的王部,会坐落在草场最丰茂的区域。
  而草原上,水源地的位置是不变的。
  比如拓跋部,他们位于近乎草原中央,偏南的一片草场。
  即便迁移,也是在这片区域内。
  曹操借助雄鹰搜集讯息,早晚有一天要打过来,把这些部落的王帐掀了。
  “汉人长胆子了。”
  “竟然轮到他们来我鲜卑的草原上放马了。”
  王顶大帐内,呈环形坐着三十来人,形象各异。
  这些人,多是各部落来的代表,或者首领亲至。
  说话的是个壮硕又肥胖的中年人,叫俟力伐。
  他是以部落为姓氏的俟力部首领。
  “汉人敢来,各部就该尽起精锐,南下杀他个血流成河,我看谁还敢再来我鲜卑。”
  “我赞同。”
  另一个刚劲,雄健的鲜卑人,穿着白色皮袍,长脸,眼睛森利:
  “我们派出游骑,去探查汉人的关隘。他们就派兵来我们的地方。谁给他们的胆子,跟我鲜卑宣战!”
  此人叫纥骨斤,是纥骨部首领,也是多次动议鲜卑聚兵南下劫掠的人之一:
  “汉人派兵过来,明显是在试探我们。
  若不给予回击,他们会越来越大胆。”
  “纥骨,俟力伐,你们知道这次东鲜卑生变,自家离得远,分不到多少好处。就鼓动南下,生的什么心?”
  一个瘦小的老者,胸前挂满了骨饰,怒斥二人。
  他是另一部落的大酋,叫须卜。
  纥骨斤的长脸上,浮现出阴森森的冷意:
  “之前商议好,入秋南侵的事,看来你须卜部是不想参与了,要去争夺东鲜卑的土地?”
  “汉人先攻东鲜卑,就是想引我们去争抢。
  我们岂能让汉人如愿,正是该打他们的时候。”
  须卜哂道:“我们不去抢东鲜卑,扶余人就会把东鲜卑拿走。
  我们凭什么要把我鲜卑的土地,让给扶余?”
  “老须卜说的对,我们要拿回鲜卑的土地,绝不容扶余人得逞。”
  大帐内相互争执。
  最终各部举手表决,决定去抢回东鲜卑的部落,比赞同南下攻魏的,明显要多。
  曹操击溃东鲜卑,先扔出一个不容拒绝的诱饵。
  然后展示武力。
  趋利避害,人性如此。
  既得利益就在眼前,中鲜卑不可能放弃东鲜卑,去和大魏死磕。
  啃难啃的骨头,放弃旁边的肉不吃,没这个道理。
  赵云这次出兵,带来的威慑,则杜绝了中鲜卑分兵,一边南下攻魏,一边去抢东鲜卑的可能。
  少量部落南下,明显不是大魏对手,谁出头谁损失重。
  这是赵云奔袭后,中鲜卑共同的认知。
  曹操也就达到了战略目的。
  即先南后北,先内后外。
  汉中城。
  曹操收回了借苍鹰探查敌情的念头。????他开始处理诸事,大半天的忙碌,各方有序推进。
  傍晚。
  天空中轻雷阵阵。
  曹操来到窗畔,往外看了看。
  天空阴暗,很快便有雨滴淅沥,从空中洒落。
  他离开公堂,往暂时落脚的这座府邸后宅行去。
  内宅的寝殿里,刚点上灯。
  貂蝉在做女红,缝制的是一款宽皮腰带,给曹操的。
  寝殿入门处,有一扇被灯火照亮的屏风,薄如轻纱,分成四联。一副绘着瑞鸟衔,一副绘仙女浣纱,一副绘祥云化海,一副绘山河锦绣,灵韵逼人。
  貂蝉的身影,映在屏风上,纤巧轻盈。
  她嘴里哼着细弱的调子,侧坐在榻上,脚上趿拉着蚕丝履,足踝白皙。
  清丽精致的容颜,盘起的秀发,斜插的木簪,一丝不苟的暖杏色长裙,裹着窈窕有致的身材。
  貂蝉就像是夜色初降后的皎月,将世间所有颜色都汇聚在一起。
  曹操从殿外进来,貂蝉嫣然起身,上前把腰带围在他身上,试了试长短。
  曹操心忖这小丫头的身材越来越好,挺拔丰腴,日益妖娆…
  灯影摇曳,水到渠成。
  五月开始,鲜卑多部奔走传告。
  他们决定汇兵东进,要从扶余手里,夺回东鲜卑的土地。
  而在益州,汉中一带。
  刘备从那晚败逃后,便南下在江城驿落脚。
  关于取汉中,他和法正早有商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先夺阳平关,是首选。
  不成就退而求其次。
  刘备又派将领陈式,去打汉中谷地西南角的马鸣阁道,打算获得战略优势。
  他得了教训,这次愈发谨慎。
  然而刘备,法正的打算,再次被曹营预判,徐晃伏兵在马鸣道附近。
  两军围绕马鸣道,厮杀开战。
  数日交锋,大军推进。
  当张鲁,夏侯渊领兵过来,蜀军难挽颓势,再败,死伤甚多。
  领军将领陈式,吴兰,当场战死。
  因为曹军时常打斩首战术,强将云集,张飞和刘备共同进退,护持其安全,始终没有用武之地。
  接近五月中,益州江城邑,刘备坐在府邸内。
  身边没人。
  他正在哭,泪水顺着脸颊淌下来。
  刘备一生爱哭,为很多人哭过。
  当年见赵云,因为赵云暂时辞别,要回公孙瓒处,他哭过。
  历史上,他这次哭成功挖角赵云。
  但在这方世界,被曹操截胡,先把赵云抢走了,没成功。
  他见皇帝刘协时也哭过,为皇帝的境遇哭,哭汉室倾危,发誓要匡扶汉室。
  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哭’尚未发生。
  但眼下这次,刘备是为自己。
  他前半生,四处飘零,岁月蹉跎,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与命争也。
  刘备常想,若能有块根基之地,徐图经营,天下碌碌,诚不足虑也。
  他一贯以来的行事准则,是以人为本,权衡各方,以定行止。
  这次攻汉中,刘备真正的心思,很少有人知道。
  他考虑过万一若败,自己能不能承受。
  事先也和法正,多次商议。
  两人都想到曹军势大,趋炎附势,投附者必多。
  而刘备初得益州,根基不稳,麾下一定有曹营的暗子。
  刘备和法正一致认为,攻汉中成则最好,方方面面的因素,也确实胜算很大。
  若万一败了,则可顺势肃清内部,再图以后。
  输赢都不亏。
  他们的构思,谋划,其实是没错的。
  但不论是刘备还是法正,都没想到曹操上来就连续发动手段,压着他们打。
  接战不过一个多月,两次谋划大战,全部失败。且都是主将被杀当场,迅速落败。
  史上的汉中之战,彼此纠缠达两年。
  当下还不到两个月,刘备已有些坐不住了。
  他和法正回来后,反复思忖,感觉曹操似有未卜先知之能,处处堵在他们前边,把先机全都给拿走了。
  他们几次用兵,皆撞在曹操的算计里,焉能不败。
  刘备感觉自己好像活在曹操的阴谋里。
  他只要稍有反抗,就被曹操教训一顿,拨乱反正,又回到原来的道路上。
  这次的汉中之战,给刘备留下的阴影尤其大。
  他首次对一个人,生出些惊惧感。
  继续打下去,有没有胜利的希望?
  没有!
  益州不断有人投曹,刘备甚至有种感觉,就是益州表面上在他手里。
  实际上曹操也对益州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法正回来,复盘益州将领接连投曹的原因,已想到可能是刘璋出了问题。
  但棋差一招,一切都晚了。
  刘备思虑再三,决定退兵。
  曹营之势,谁能抗之……刘备心里掠过诸葛亮的名字。
  他看了眼天色,抹了抹脸,迅速调整心绪,恢复平静。
  就在刘备打算去找法正议事时,忽然察觉不对,扭头看去。
  一侧的墙壁后,刘备回头的刹那,有一个身影,鬼魅般飘进来。
  ps:国庆快乐!月初求票,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