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277,五龙同朝!洪武,永乐大帝:叫门天子是吧?我让你叫!
作者:超神学院之雄兵连      更新:2024-11-09 08:33      字数:10040
  朱高煦咆哮:“你个畜生!”
  他是自己老爹朱棣手下一员猛将,搞不明白为什么爷爷活着,也搞不明白穿越,平行时空的理论,但他能听得懂自己被这个侄子给做成烧鸭!
  朱瞻基:“我还没干!是你抢我位置,我好心好意留你一命,你又绊倒我!”
  “我也没干!”
  两人互殴。
  别说汉王朱高煦很能打。
  一时半会两人打了个不相上下,朱瞻基略微处于下风。
  这个时间段,汉王朱高煦身体状态正处于巅峰期,朱瞻基是处上升期,还未到达巅峰,两人打了好一会儿,边打边骂。
  朱瞻基劣势越来越大,但嘴上不饶人,占了便宜的朱高煦反而破了大防。
  这就是妥妥吃了没文化的亏。
  再能打在嘴上功夫不如朱瞻基,再者朱瞻基军事实力同样很强,个人能力远远比汉王朱高煦平均。
  “你们都是骗子!”
  朱高煦想起自己老爹靖难时跟自己说过大哥身体不好。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意思难道不是要让他做那个位置,要不然他能迟迟不愿意成为藩王?
  朱高煦:“你个杀叔登上皇位的畜生!”
  朱瞻基:“我没有!”
  朱高煦:“你就是为了夺得皇位,史官也只会记得你是一个杀叔夺皇位的畜生!”
  朱瞻基:“我还没有干,就算未来的我真的干了,那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你不适合当皇帝!”
  朱高煦:“你放屁!”
  朱瞻基:“我能理解未来我的想法,我拿下你是对的,我能理解他留着你的想法,那就是为了让你亲眼见证宣德之治,盛世降临!谁让你未来作死,非要绊倒我!”
  朱高煦:“啊啊啊!”
  叔侄两人都动了真火,朱高煦已经被气得说不出来话,“你们,你们!”
  经过这么一番友好交流,协商,朱高煦渐渐不成章法,落入下风,被朱瞻基穷追猛打,明明两人单打独斗的基础属性,朱高煦时占优势。
  可实战当中,可不管你什么理论数值,要看战绩。
  此刻,朱瞻基犹如天神下凡,痛打落水狗!
  “你们骗我!”
  朱高煦一边被动防御,一边痛哭流涕道:“老爹骗我,你也耍我!”
  “老爹就把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史官也不会记载你顺位继承!未来的后人会记住你这么一个杀叔登基皇位的人!”
  永乐朱棣:“???”
  你们两个打着打着,骂着骂着,怎么骂到你老子我头上来了?简直反了!
  反了天!
  朱棣加入战场,追着朱高煦揍。
  朱标赶紧去劝。
  这侄儿朱高煦已经挺惨了。
  正在吃瓜的朱元璋看着自己标儿去劝,心里在想,“别成功,别劝成功,咱算是知道为什么那小子那么喜欢吃瓜。这瓜吃的是正香!”
  老四一家确实都挺有能力。
  可是标儿,雄英没能登上皇位,终究是朱元璋心中永远的遗憾,要不然那些淮西勋贵,那些骄兵悍将全部都能给标儿留下。
  朱元璋心中可惜其他平行时空的自己儿孙,如果是有穿越者过去帮忙还行,没有穿越者,他无法想象另一个自己晚年生活多么凄凉。
  这么一看,这老四的儿子,孙子怎么有点类似于标儿,雄英?一个明仁宗朱高炽跟标儿有点像,仁慈,擅长内政,爱戴百姓,能力方面肯定是比咱亲自培养出来的标儿差不少。
  那个朱瞻基……有点像咱大孙。
  朱元璋思考过后,看向一旁吃瓜的苏晨,喊道:“你跟义父说说朱瞻基,那小子我看他挺能耐,挺有出息的。”
  “不过这一次幸好妹子去看儿媳,孙媳去了,要不然这乐子就看不下去。”
  “朱瞻基在位期间颁布一系列政策……”
  苏晨简单的说出朱瞻基所做的事,“他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打了北边?”
  “打了。”
  “打赢了?”
  “打赢了。”
  朱元璋思考片刻,自己那个时代已经把北边打得服服帖帖,更是通过一系列策略,采纳这小子的意见基本上解决掉北边的隐患。
  “果然,没有你小子在,北边是大患,很多朝代就是衰弱后,被外族给偷家。”
  洪武大帝看了看英武不凡的朱瞻基,啧啧啧~跟自己大孙有点像,但自己大孙未来肯定不会比对方差。
  这么一想,朱元璋又有点小开心,原本的命运上,自己儿子,大孙,自己培养出来的两代明君相继殒落,但老四,老四一家质量都相当不错,算是顶替自己标儿,大孙走了之后的空缺。
  “咱本来对大明后世从允炆之后的历史不感兴趣,现在突然就很感兴趣,后世怎么评价他们?不能光捡好得说,咱可是被鞋拔子丑化。”
  “老四不用多说,他干得事情可以,称得上盛世,配得上大帝。朱高炽,朱瞻基,我听着也行,人【仁宣之治】,就是两个寿命不太长。”
  老朱是真无奈,自己朱家的后代,除了老四,后面几代活得都不够长。
  “后世倒是有五龙同朝之称,但我感觉五龙同朝好像并没有真的存在过,不管怎么说,朱棣是一代雄主,朱高炽干得不错,看起来仅仅是干了八个月皇上,可作为太子监国干了十几年,后世人戏称永乐大帝朱棣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
  苏晨侃侃而谈。说起后世一些趣闻,以前朱元璋不敢兴趣,现在感兴趣,他想起来也觉得有意思,两人就这么一个人谈,一个人听。
  朱元璋听得很有意思,在心里想:“征北大将军?燕王老四干得事情确实不错。”
  “那小子放弃了安南?你没别得看法?”
  “当时,安南已经没有合适镇守的人,永乐年间耗费无数财力,物力,该休养生息,减少用兵,减少财政开支,那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的决定,并没有什么问题。”
  “再者,当初陛下,你是不是划分出来的不征之国太多了点?”
  他知道历史上洪武大帝用兵谨慎,担心子孙后代不成气候,狂妄自大,所以专门划分出来十五个不征之国,以北元残余势力为大敌。
  直到彻底消灭掉北元,后代们想干什么,那就去干什么,为此,朱元璋培养出来朱标,朱雄英,对两人寄予厚望。
  只能说朱元璋安排,战略方面都很妥当,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曾有一句评价。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后面说出这句话的人,在晚年时,改变看法,他甚至认为朱元璋军事能力在李世民之上。
  这就是随着经历,不同阶段,认知发生改变。
  洪武大帝的军事能力一向是数一数二,苏晨对此深信不疑,他被调教出来,感觉自己现在放在历史上都能成为留名史册的名将。
  “咱这事干得你不是都知道,谁知道未来会是那样,如果早知道是那样,咱就继续打,打下一个庞大的疆土。”
  朱元璋说着,无奈道:“咱打了,三代之内能保证,后世子孙未必能守住,想想秦朝,想想元朝。这全是历史的教训。咱就没有继续打,而是选择巩固与稳定下来。”
  “咱出身太低,但咱一生战略,大的战略方面从来无错!单论战略,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帝王能跟咱媲美!”
  苏晨暗中点点头。
  洪武大帝战略确实强。
  那位都说李世民强在战术上,而朱元璋的战略方面更强,那位就是学习朱元璋战略,理解后,超越!
  苏晨道:“我对朱瞻基有三个方面觉得他不太行。”
  “说说。”
  “一是废掉胡皇后,让孙皇后上位,二是教太监读书,三,暂时不说。”
  “废皇后?”
  老朱皱起眉头,咱妹子刚刚去看儿媳,孙媳,那个朱瞻基的媳妇就是胡皇后。
  “跟咱说说怎么个事?”
  “大明一共出现三大贤后,分别是义母马皇后,永乐大帝媳妇徐皇后与朱瞻基媳妇胡皇后。”
  老朱傻眼,“他给废了?”
  “废了。”
  “你跟我具体说说。”
  胡皇后是一位忠厚善良,品德高尚的皇后,深得太后的喜欢,以及大臣和百姓的拥戴。
  吃瓜的老朱撸起袖子,从一个吃瓜的群众转变成加入战场上的一员,本觉得这个朱瞻基真不错,现在一听,也就那样了。
  废皇后?脑子坏掉了吧,不担心朝堂不稳?莫名其妙的就废了皇后。肯定又是一个吕氏!那个叫孙皇后是吧。
  朱元璋一下子就觉得跟自己家处境太像了,标儿就是加强版的朱高炽,咱大孙跟朱瞻基太像。
  咱给标儿娶得媳妇是常式,只不过不同的是标儿媳妇死得早,吕氏才能上位,结果就出了朱允炆这么一个人才!引发靖难!
  不会吧!
  老朱心里莫名担心起来,不会那个孙皇后的儿子跟允炆一样奇葩吧?
  朱元璋越打心里越担心。
  场上一片乱糟糟的景象。
  朱元璋打朱瞻基,朱棣打朱高煦,朱高煦与朱瞻基不忘对打,时不时踹对方一脚,给对方一拳。
  朱标累得满头大汗,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弟。
  苏晨吃着瓜,觉得这瓜越来越有意思。
  朱雄英跟着自己老师一起吃瓜,他一路旁听,从中收获到许多。
  自己未来一定要给他们明朝打下一个更大的地盘,安南,西南,岛国三处封王地盘必须持续下去,以此向大海其他地方开启大航海时代,确认世界各国,各个势力。
  朱雄英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爷爷将一个很好的大明朝教到自己父亲朱标手上,自己父亲朱标疯狂赚钱,实施各种各样利国利民的政策,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再交到自己手上,那不就是打?
  自己学习汉武帝的长处,避免汉武帝干得不好的地方。
  朱高煦吼道:“爹,你别打我了,爷爷他肯定不介意你这件事,要不然不会不打你,你是永乐大帝,你开创永乐盛世,你了不起,我呢?我被侄子烤了!”
  朱棣沉默,对于骨肉相残,叔侄厮杀,他同样接受不了,“我明明已经下了命令,我日你们好好相处,你怎么就不听我的话?”
  “你清高!”
  朱高煦怒气冲冲道:“你听爷爷的话没?”
  “你爷爷说各地藩王可以领兵勤王!”
  朱棣反驳道:“我这不是听了?”
  朱元璋拎着朱瞻基:“??!!”
  你管这叫听了?!
  早早躲在远处的燕王朱棣听到另一个自己这么说,躲在角落处,低着头,藏在身体里,心里默念道:“看不到我,看不到我,我是燕王朱棣,我没造反。打他,老爹你去打他!”
  朱元璋又揍了一顿永乐大帝,苏晨见状入场,一边给朱元璋顺气,一边阻止道:“年纪不小,别那么气大。”
  “你也听到,这群混小子,咱真是打不够,真想见一个打一个。”
  苏晨:“……”
  朱棣,朱瞻基两个人都属于干得不错的皇帝,你要是听说朱祁镇,那岂不是要炸了?
  他想到之前朱元璋突然脸色难看起来,又看了看弹幕上其他自己的分析。
  朱元璋可能通过朱瞻基废胡皇后猜测到下一代不是很优秀。
  实在是朱棣这一家,跟朱元璋那一家有点像,他们经历,性格,能力,各方面都有点像。朱元璋考虑到吕氏母子联想到孙皇后母子,相当正常。
  一天后。
  这一大家子终于缓了过来。
  朱高煦:“我们一家当初如果能不造反,能活下去,你说我们会是这样?”
  朱高炽:“那肯定不能是这样。”
  朱棣:“我也不想造反,呸!我那是领兵勤王!”
  朱元璋一巴掌上去,“老四,你还好意思跟咱说是领兵勤王?”
  朱棣:“爹,你知道的,真不能怪我。”
  朱瞻基:“我没废皇后,我没杀叔。那是另一个我干的,我肯定不会干。”
  朱高煦:“我不信!”
  朱棣:“你不信他,你该信我,信太祖,信那位!”
  永乐朱棣看向苏晨,“瞻基要是知道未来还做了那种事,你太祖,那位会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朱高煦:“所以我就真的不能当皇帝?”
  “你还想着当皇帝?!”永乐朱棣无语,“我给你监国过,你干得像话?你压根不适合!你是真想大明朝衰败在你手上,甚至亡在你手上?”
  朱高煦:“……”
  ……
  永乐朱棣觉得自己确实老了,累了,询问道:“爹,你看我年纪不小,不是这位,我肯定就没了。我想着,我后面能不能跟着你一起?”
  燕王朱棣见状,鼓足勇气,小心翼翼问道:“我能不能回去?”
  朱元璋沉思。
  “我去问问能不能带你,你这条命运线不同了,跟咱的世界是平行世界,跟原来的大明也是平行世界。”
  ……
  “永乐帝想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后世大明?”
  “你看行不行?”
  “行。”
  大明王朝极为有特色,尤其是明朝十六帝,可以说各有各的特征,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来到这里,苏晨专门研究过明朝历史,跟英灵殿大多自己的看法一致,明朝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朝代。
  出了不少有意思的事,尤其是下一个明朝皇帝。太有名气,叫门天子,“大明战神”,朱祁镇,五百年来,他去的地方比他太爷爷朱棣打过去的地方还要远。
  准备妥当后。
  永乐朱棣跟在马皇后身上,他提醒自己孙子朱瞻基不准废皇后,也提醒自己这几个孩子不准骨肉相残,要是他回来见到什么出格的事,全部挨个收拾。
  随后,永乐朱棣乖乖呆在马皇后身后。
  至于燕王朱棣主动请辞,被苏晨给送回去。
  朱元璋:“标儿,你还要继续跟咱看后世?”
  朱标:“看。”
  自己必须看,一代三代明君都打成这样,之后万一出现个昏君,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
  朱元璋:“老四,咱有点担心下一个皇帝不行,弄不好咱们过去能被狠狠气到。”
  “不至于吧,爹。”永乐朱棣心想,自己都造反成功,也没有把爹气到什么程度。
  朱元璋见老四不以为然,跟永乐朱棣说起苏晨所说,有说了自己的猜测。
  永乐朱棣:“爹,你的意思是有诞生出一个类似于允炆的皇帝?”
  朱元璋点点头。
  永乐朱棣嘴角抽了抽,真是现世报,自己造反,最后,现世报落到自己太孙上。
  临走前。永乐朱棣专门去找了一趟苏晨说自己有点事要去做,跑去揍了一顿朱瞻基,跟朱瞻基说清楚利弊关系,说他有可能办了一件大蠢事。
  朱瞻基:“……”
  这位明朝五边形的全能皇帝尴尬不已,自己没有干,那全是未来的自己干得,自己现在知道,指定不可能干。
  他说了这个。
  又被朱棣揍了一顿。
  朱瞻基不明白为什么又被爷爷揍了一顿。
  朱棣瞪了自己这个好圣孙一眼,他被爹揍了好几顿,他揍自己好圣孙有问题?这一次就是专门看看自己好圣孙选择的皇后,培养出来的皇帝。
  要是不行,不太满意,他回来后,还要揍。
  不久后。
  永乐朱棣回去后,询问,才知道去往那地方不会对自己世界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去是什么时候,来仍然是什么时候。
  永乐朱棣一听,还有这好事?当即,为了培养一家人的关系,决定带着老大,老二,老三一起过去,把自己好圣孙朱瞻基一起带过去。
  之前没有好好把关系培养好,导致后面发生那么令他痛心的事,这一次,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
  朱元璋:“会不会影响到你?要是影响到,别听老四的。”
  苏晨:“义父,没事没事,可以。”
  他还想看更多乐子,永乐大帝愿意带人。
  自己非常乐意把永乐大帝一家人全给带过去,好好看一看大明后面几个皇帝,尤其是朱祁镇。
  朱元璋又问,“关于下一个皇帝,咱有点担心,你说说,你跟咱说说,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苏晨回答,“不是。”
  他要是一个好皇帝,那历史上的好皇帝太多了。
  朱元璋再问:“是不是昏君?”
  苏晨保密道:“是不是我们一起去,我一个人不好评价。”
  莫非是类似于秦皇汉武?朱元璋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后世秦皇汉武名声相当好,肯定比自己孙子允炆差不少。
  行!
  一起去看,自己倒要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竟然让臭小子都说难以评价。
  苏晨,朱元璋,永乐朱棣等人又去往原本没有改变的平行时空。
  下一瞬。
  他们成功抵达,一行人张望四周。
  这是哪?
  不像是金陵,也不像是老四后来迁都来到的洛阳,倒是有点像元大都,嘶~不对,自己这是来到原本命运线上,老四迁都所在的皇宫朝堂上。
  朱元璋看着满朝文武,丝毫不慌,反而从中察觉到不对劲的气氛。
  怎么回事?
  不止是朱元璋,马皇后,永乐朱棣,朱标,就连年纪最小的朱雄英同样察觉出不对劲。
  气氛不对劲。
  这朝堂上下气氛压抑,就像是霜打了茄子,萎靡不振。
  汉王朱高煦不屑一笑道:“怎么回事?都怎么了?一个个表情像死了爹娘!难不成是皇帝又被干死了?”
  朝堂上,满朝文武一片慌乱。
  他们不知道这群人是怎么突然出现,一个个疑神疑鬼,不少跪倒在地,满脸恐慌。不少痛哭流涕,大喊大明将亡。
  朱元璋听到大明将亡四个字,立马拽住一个文官,“你他娘的给咱说清楚,咱得大明怎么就要亡了?!”
  “大胆!”
  朝堂上不少官僚对着朱元璋,朱高煦破口大骂。
  朱元璋面无表情。朱高煦哈哈大笑道:“不会被我给说中了吧?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那个出生的儿子肯定没了!”
  朱瞻基气得红温。
  两个人之间火药味浓郁。
  朱棣见状赶紧上前拉开,拉不动,给狠狠揍了一顿,让朱高煦,朱瞻基两个人暂时老实了。
  “你说你也是大明皇帝没了,你很高兴?”
  朱高煦小声辩解道:“又不是第一次没,您上去不比他做得更好。”
  朱棣无语,不知道太祖,其他人都在这里,你就不能不提这件事?
  朱高煦又被狠狠揍了一顿。
  就在这时,朱祁玉冲了出来,满脸惊喜的大喊道:“爹~”
  朱瞻基看着朱祁玉满脸懵逼,自己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儿子?
  此刻,朱瞻基还没有到登基的年纪,但他猜测到这应该是自己未来的儿子。
  朝堂文武大惊失色,以为这个刚刚被推举上来的皇帝得了失心疯。
  “陛下,请以江山社稷为重!”
  “陛下!”
  大多文官都冷冷观望这一幕,他们不少人已经准备好随时去往金陵,只要情况不对,他们比谁都要跑得快,就像是那年阿三打败。
  对他们这些文官而言,大不了迁都,到另一个地方,他们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爹!”
  朱祁玉临危受命,他已经做好与大明共存亡的准备,没有想到在这个情况下,他还能见到爹。
  他真的好想说自己不是爹的小玩意。
  他想要向爹证明自己。
  他有血性!
  朱瞻基问:“到底发生什么事?”
  朱高煦:“这还用说,肯定是北边鞑子打过来。你连这都猜不出来,还不如让我来当皇帝,你看看你家后代,一副没出息的样子。”
  朱瞻基:“朱高煦!”
  “好了!”朱元璋开口,“你们还想让多少人看笑话?不是你们的平行时空,你们就能随便让人看朱家的笑话?”
  朱高煦,朱瞻基停止争论。
  朱瞻基向自己这个儿子,介绍道:“这位是太祖爷爷!”
  “啊?”
  “太祖太爷爷?!”
  朱祁玉懵了。
  太祖太太爷爷还活着?!!
  “这位是我爷爷,永乐大帝。”
  朱祁玉再次惊讶。
  “这位是我父亲,你见过没?”
  朱祁玉已经惊讶的说不出来话,他不明白为什么太祖太太爷爷,太爷爷,爷爷,父亲全部都还活着。
  “说。”
  朱瞻基询问,“到底发生什么事?”
  朱祁玉刚要回答。
  朝堂上一些文官不乐意,觉得是妖孽,有人想要霍乱大明天下,那叫一个大义凛然,那叫一个大公无私。
  不远处。
  苏晨与朱元璋坐在一起,两人交流。
  “大明是不是文官集团做大?”
  “从这一朝代开始,文官集团不可撼动。”
  朱元璋点了点头。
  他一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随后,他看向那一批想要主张南迁的文官,掠过,看向那一批想要干死他们的文官,想要骑墙,投降说大明要亡的文官。
  “拿刀来。”
  苏晨抽出一把刀交到朱元璋手上。
  朱棣见状,连忙喊道:“给我一把刀。”
  又拿了一把刀。
  父子两人齐上阵。
  杀!
  杀杀杀!!!
  大批的文官惨死,血流成河,惊呆朝堂上一众官僚。
  他们不敢相信。
  怎么会有人这么不讲武德?
  疯了吧?他们真的不是在做梦?武官集团全部被坑没了,他们文官集团不应该掌握话语权?不应该好好享受吗?
  哪怕是接下来要输,大不了去往金陵。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一群文官瑟瑟发抖。
  这时,他们突然想起武将,要是武将没死在土木堡死得那么惨,全军覆没,他们不至于一个都不敢站出来。
  于谦皱了皱眉。
  站出来。
  从道理出发,又询问他们究竟是何人。
  “你退下!”
  朱祁玉紧张解释道:“这是于谦。”
  他向自己爹他们解释,又说起情况。
  瓦剌打了过来,许多文臣主张南迁,于谦说主张南迁者斩,朱祁玉很赏识于谦的选择,决定一起在这里与大明共存亡。
  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等人听完后。
  不像是什么昏君,为什么就被瓦剌给打了过来?不应该啊!
  朱元璋,朱棣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同样疑惑,自己肯定会给自己儿子留下一个非常强大的明朝。
  “爹,你来坐。”朱祁玉将朱瞻基请到皇位上。
  朱瞻基无语,看了一眼自己爹朱高炽,又看了一眼汉王朱高煦,以及自己爷爷与自己太爷爷,“你让我坐上去?”
  朱祁玉突然反应过来,“太太爷爷,您来坐!”
  朱元璋顺理成章地坐在上方。
  于谦又觉得于理不合。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朱元璋挥了挥手,“你叫于谦对吧,这满堂的官,咱就看你还算顺眼,你跟咱说说具体情况,咱刚到这里还不是太懂,是不是鞑子们又不安分?”
  于谦看了看朱祁玉,又看了一眼朱瞻基,他不会认错,那就是明宣宗。
  他曾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
  虽然不知为何明宣宗还活着,还如此年纪,但这么一个危急存亡的关头,明宣宗能来,定然能比朱祁玉做得更好。
  只是……那真是太祖皇帝?!
  于谦熟读史书,深知太祖皇帝绝对是千年不遇的存在。
  想清楚后,便不再管其他,如实跟太祖皇帝汇报所发生的事。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部骑兵俘获,土木堡明君五十万精锐,三大营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等人战死,瓦剌趁机大举进攻。
  听完,朱元璋气得红温,问道:“小晨,你说得难以评价是这么个难以评价?”
  “难道很简单就能评价?”
  苏晨反问,“义父,我就问你难不难评价?”
  朱元璋:“……”
  难绷!
  御驾亲征,有勇气,值得嘉奖,可是一战葬送大明五十万精锐,三大营全军覆没,怕不是在搞笑?
  问清楚具体经过。
  别说朱元璋绷不住,朱棣,朱瞻基等人集体绷不住。
  只要朱祁镇不搞什么操作,随随便便就能横推掉对方,顶多是付出一些代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军覆没。
  朱高煦哈哈大笑:“废物!当真是废物!老子就是牵一条狗放在那地方,狗都能打赢!”
  朱高煦内心满是不屑。
  朱瞻基的儿子竟然如此废物!
  他是谁?
  他是汉王!永乐大帝最能打的儿子!!!
  于谦道:“汉王您太过了,我当初曾随明宣帝讨伐过您。”
  朱高煦大怒。
  朱元璋瞪了他们一眼,全部都停了下来。
  朱高煦嘴硬道:“这人一看就没什么本事,太祖,您让我来带兵,我保证让瓦剌有来无回。”
  朱瞻基:“太祖太爷爷,我来带兵。”
  他比谁都要痛心。
  三大营全没了,败家玩意!!!
  “爹,要不我来?”朱棣请战。
  他们对一这局面感到非常痛心与不爽,从来都是他们打别人,突然就变成别人来打他们。
  朱元璋捂着额头,没有想过后世这么让他烦心。
  立马将苏晨喊上来。
  “你给我上来。”
  “好勒。”
  “你把历史给我说说,后面具体经过。”
  苏晨说起朱祁镇御驾亲征,说起一系列操作,又说起朱祁镇成为叫门天子。
  朱元璋,朱棣等人听得差点心脏病犯了。
  但有苏晨这么一个妙手回春,不可能让他们真的出事。
  年轻一点的像朱瞻基,朱高煦,他就让他们吃速效救心丸。
  他们想不出来对这货的形容词,不要脸!真真不要脸!
  脸都丢没了!
  “太祖,我来,让我来。”
  朱高煦受不了了,之前还会跟朱瞻基斗气,可说到底,那是平行世界,他们这里没有发生,未来也不可能发生。
  可这个平行时空发生的事,让他难以接受。
  朱棣:“我大明不会亡在这里吧?”
  朱元璋:“大明国祚不算短,一共出了十六位帝王。”
  他们一起商量着。
  朝堂上的局面早就被他们控制,他们也不在意地说起各种事。
  至于那个孙皇后。
  妖妇!
  “你看什么?你小子好人妻?”
  朱元璋上下打量苏晨,“怪不得你这么多年还诞生,咱把公主赏赐给你,你都不要。”
  “我就是好奇看一眼。”
  苏晨坚决不承认自己好人妻。
  他就是好奇历史上的孙皇后,到底美成什么样,能让朱瞻基做出废皇后的决定?事实证明,长得确实够妖娆。
  朱元璋:“后面的事,你继续说。”
  “我都说得口干舌燥,干脆给你们看一个投影。”
  苏晨从没有改变的平行时空,拿出专门用电池,白布来播放的大明风华。
  于谦好奇这一幕。
  别说是于谦,朱祁玉同样好奇。
  朱元璋跟他们解释起苏晨,又说了一遍。
  怪不得那小子说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咱也说得口干舌燥。
  于谦,朱祁玉他们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他们从永乐大帝造反成功看起。
  前面的剧情就像是喜剧,看得开怀大笑。
  后面朱瞻基登上皇位,两个孩子出生,朱瞻基看好朱祁镇,不看好朱祁玉,觉得这个孩子懦弱无刚,不堪大任。
  最后,正是这个不堪大任的孩子与于谦一起力挽狂澜,救大明与水火之中。
  为了迎会朱祁镇。
  于谦建议,用了宋朝的例子。
  朱祁玉同意,但最后被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夺回皇位,弄死朱祁玉。
  在这么一个过程中,文官集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们推出于谦。
  他们选择朱祁镇,让朱祁镇斩于谦,又通过于谦这么一个人,将他们文官集团走向彻底不可撼动的地位。
  想要好好享受如今的果实。
  一个没有武将制约,皇帝又不太行的时代。
  苏晨看着被自己改了改的大明风华,觉得很满意,他是根据历史改编,改动一些大明风华的细节。
  只能说文官集团真不傻,但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国家,不在乎百姓。
  他们不在乎任何其他人的利益。
  “咱解决掉丞相制度又冒出来文官集团?”
  朱元璋无语。
  朱棣同样无语。
  朱瞻基:“我看走了眼,你是个好孩子。”
  眼神愤怒的朱祁玉冷静下来。
  鼻头一酸。
  “你这孩子不够狠,你该宰了他!”朱瞻基激动道:“你可以没有孩子,但你要牢牢抓住那个位置,大不了以后把他的孩子好好培养起来,做一代明君!”
  朱祁玉缩了缩脑袋。
  他也没有想过会是这样,他就是想着宋朝,觉得于谦说得对。
  如果知道未来会发生那种事,他绝对不会把朱祁镇接回来。
  一群人了一段时间。
  他们提拔起合适的人,又做了一次【钢铁慈父】。
  那叫一个血流成河,杀得头颅滚滚。
  他们一边杀,一边教导朱祁玉,帝王要心狠手辣,不狠,不行!
  谁敢觊觎你的皇位,必须弄死!
  一个不留!
  朱祁玉哈腰点头。
  朱元璋等人商量过后,决定让朱祁玉继续干下去。
  他们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又彻底压制住文官集团,确认接下来是保卫战,然后,反攻!
  “军权不能分太散。”
  朱元璋看向朱棣,“老四,那小子说你是永乐大帝,在后世颇有威名,你给我好好表现。”
  “是。”
  朱棣眼睛一红,差点眼泪掉下来。
  他带着自己的老二,老三,孙子朱瞻基一起去执行任务。
  这一场保卫战,打得相当顺利,瓦剌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于谦发现自己打了一次酱油,但他很好地执行太祖确认的计划,做到自己该有的责任。
  最终,朱祁镇被送了回来。
  “叫门天子是吧?我让你叫!”
  “叫!”
  洪武,永乐父子两齐上阵。
  他们从未想象过自己大明王朝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人才!
  朱祁镇比朱允炆人才多了!
  怎么不去死呢?
  战死好歹能留下不怕死的名声,你没战死,反而被人鞑子绑到比朱棣打得地方还要远的地方,后面又跟鞑子混在一起,跟着一起回来,在城墙下叫门。
  你哪来的脸?
  刚刚回来的朱祁镇:“???”
  发生了什么事?
  朱祁镇被打得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声,好多次都觉得自己快要见到太爷。
  朱高煦:“我能踹几脚不?”
  朱元璋,朱棣两人年纪大了,打了许久有些打不动。
  “交给你们了。”
  迫不及待地朱高煦赤手空拳冲了上去。
  朱瞻基毫不留情。
  朱祁镇:“啊……”
  面对朱祁镇被揍,马皇后,朱标看着这一切,他们没有去阻止。
  朱高炽:“我身体太胖,要不也去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