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解放CA30
作者:竹劲      更新:2024-11-04 21:56      字数:2115
  第48章 解放ca30
  周卫民见状也没再多说什么,把事情交待给老六之后,便骑着自行车往街道派出所去了。
  忙完金砖的事情已经快两点了,到了街道派出所周卫民拿着刘愚开的介绍信,顺利的给自己的二八大杠上了牌。
  交了工本费,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帮忙打上了钢印。
  周卫民拿着收据和自行车证,风风火火地骑着自行车往粮管所找三叔去了。
  昨晚和三叔约好,今天下午来找三叔调配空仓库和卡车。
  街上行人不多,一路畅通无阻。
  很快这个风一样的男子就来到地方,找个地方收好自行车。
  熟络的跟门卫老头打了声招呼,顺手丢过去一根烟,然后就直奔他三叔的办公室。
  “你小子不知道一口吃不出一个大胖子吗?这么火急火燎的干啥?”
  周建国看着匆匆忙忙的侄子告诫道。
  周卫民凑上前笑道:“这不是怕耽误三叔的时间吗?”
  周建国看着笑嘻嘻的侄子,无奈道:
  “算了,我也不说你了,你自己悠着点儿,昨晚伱说的我都给你备好了!”
  周建国带着周卫民出了粮管所,来到粮管所附近的一个仓库。
  通过和三叔路上的交谈得知,这个仓库是粮管所名下的一个空闲仓库,看管的门卫已经被三叔打发到其他地方去了。
  推开门,院子中间停的一辆大卡车。
  卡车车头比车身宽度要窄上几公分,看上去很不协调,很明显车头是后来换的。
  车头的大灯上有几处裂纹,有一个撞击处还镶嵌着一颗小石子。
  卡车的车漆已经脱落大半,只能依稀看出它原本是一辆墨绿色卡车,应该是军改民。
  至于车牌,早就看不清上面的数字。
  这辆放在后世连报废车都不如的车,竟然就是粮管所的宝贝,承担着运输粮食的重任。
  周卫民不得不惊叹,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先辈们筚路蓝缕,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实在太不容易了。
  “这车怎么样,这是咱们粮管所最新的一辆卡车了,保养的还不错!”
  周建国拍了拍车盖,有点自豪:
  “解放ca-30,109匹马力、6个气缸,最高时速为65公里。”
  解放ca-30军用卡车,是仿制苏联吉尔-157型越野车而研制的一款三轴驱动的多功能军车,也是第一款自主生产的军用越野车。
  它的诞生,标志着军车工业的起步,为后来的军车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ca30载重4.5吨,发动机直列4冲程、6缸,功率不小于109马力,采用6x6全轮驱动布局,最大速度65千米每小时,
  它的服役,见证了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为国防建设和外交援助做出了贡献。
  它的退役,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为军车文化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看到疑似车下面加装了两根后桥,周卫民有些好奇:“三叔现在这个车的载重多少?”
  周建国哈哈大笑:“只要可以跑的动,随便装都行,咱不说那玩意儿。”
  好家伙,行吧,反正路上交警也不查。
  “这个车只能借给你一个下午和晚上,所里也着急用车。”
  周建国吐了口烟说道:“我就不陪着你了,你自己小心些。”周卫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接过三叔递过来的钥匙,送三叔出了门口。
  这才回来继续观察这车,打开车门上去以后,发现室内的坐垫都磨破了。
  感觉气味有点难闻,便将两个车门都给打开了。
  试了试方向盘,感觉不是一般的沉,现在的车子都是没有助力器的。
  而且车子静止的时候阻力更加的大,不过对于周卫民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下车将黑铁棍插进洞里,撅着屁股,甩开膀子,发动机“轰”一声启动。
  卡车可比拖拉机难启动多了,普通人的话可能要摇到手酸,才可能打着火。
  上车踩离合,挂一档,松离合,加油门,卡车缓缓启动。
  现在不像后世那么多项目,只要你能正常换挡,转弯,倒车。
  基本上就算是学会了开车,剩下的就是熟练了而已。
  不过让他吐槽的是,这个长长的档位杆确实让他还是有点不习惯。
  虽然之前知道司机很吃香,但是看到路人投来艳羡的目光时,他还是小看了司机的地位。
  这个年代的京城,还不像后世高楼林立,放眼望去,都是一些陈旧的平房和充满岁月痕迹的四合院。
  这些古老的建筑像睿智而沉默的老人,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轮回,静静地站在那里,陪伴着时光的流转。
  它们的墙壁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它们的角落里藏匿着岁月的尘埃。
  每当阳光洒在它们的屋顶上,都会映出沉稳而温暖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令人神往的故事。
  周卫民没有把车开回去,而是向着北边的方向行去。
  一路开过来,地方越来越偏僻,和农村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出了城跑了一段距离,终于进了山。
  这时候的山还没有开发,不像后世的各个景区,现在都是荒郊野岭,没有上山的大路,都是小径。
  周卫民找了一个地方把卡车给收进空间里面,然后从仓库拿了一把砍刀,准备进山。
  今天的天气比较好,没下雪也没有积雪,周卫民一时兴起,这才打算到山里走一遭。
  这座山看着不是很高,但是范围很广,地势复杂,视野有限。
  不过这些对于周卫民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大问题,真要遇到危险,大不了往空间里面一躲。
  可能是靠近山边,泥土含量较多,所以杂草相当茂盛。
  走了有一段距离,杂草便渐渐减少,剩下的大多数也都是一些低矮的植物。
  “咕咕……”有动静了。
  周卫民停下了脚步,向附近扫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
  再用念力一扫,只见前方的一簇干草堆里,有一只野鸡正在窝里待着,窝里还有几枚野鸡蛋。
  (冬天是有野鸡的,野鸡在冬天通常会选择一些地方作为藏身之处,例如村子周围的秸秆堆或者山上的干草堆附近。在冬季,野鸡也能耐-35c的严寒,不畏冷,能在雪地上行走,到处觅食,饮带冰碴的水,并能栖居过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