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99章 我徐阶成奸臣了?(求订阅)
作者:肉丝米面      更新:2024-11-04 14:06      字数:3156
  第199章 我徐阶成奸臣了?(求订阅)
  万寿宫。
  玉磬作响。
  当内阁和六部的人都进了大殿。
  殿内空无一人。
  秋风穿过殿门,拂动重重帷幔。
  在一道更大的玉磬声下。
  脚步声方才从那帷幔后传了出来。
  严绍庭抬眼瞅了几下,心中哼哼。
  老道长总是喜欢装神秘。
  虽然修道并非是他本意,但这么多年下来,到底还是真的上头了。
  嘉靖穿着一身松鹤纹道袍,卷着宽袖,出现在众人面前。
  吕芳则是跟随在后面。
  严嵩等人立马躬身作揖。
  “臣等参见陛下。”
  嘉靖挥挥手:“都免了吧,先议事。”
  众人起身。
  吕芳亲自搬了只凳子,送到了严嵩身后。
  而嘉靖,则是坐在了御座上。
  皇帝目视群臣,却并未再开口。
  殿内的十一人,亦是一阵沉默。
  最后,还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上前开口道:“启禀陛下,近日朝中有御史言官,因翰林院、詹事府历练有所亏空,而两衙官员渎职懈怠,不事差职,而上疏弹劾。请陛下圣裁,定夺此事。”
  若不是因为是都察院的人上疏弹劾。
  若不是都察院掌着大明的科道言官之流。
  欧阳必进是不太愿意来万寿宫的。
  因为皇帝不太喜欢他。
  前番,本来自己还想争夺一番吏部尚书。
  而且自己的儿女亲家严阁老也点头同意了,但后来因为朝局,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欧阳必进见到如今朝局,也将这份心思暂时压下。
  嘉靖看了一眼欧阳必进。
  其实自己非是不喜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而是因为朝堂之上的权力平衡。
  一个内阁首辅。
  一个儿女亲家的在朝九卿。
  这很不好。
  只是见欧阳必进开口。
  嘉靖却是点点头嗯了一声。
  这件事,目前看并不是欧阳必进鼓动都察院御史上疏弹劾的。
  那就说明这件事和欧阳必进,亦或是首辅,是无关的。
  嘉靖开口道:“此事,内阁是什么意思?”
  “查!”
  等到皇帝问话,高拱便立即拱手抱拳,上前开口。
  他的态度很坚定。
  表明态度之后,高拱侧目扫向徐阶,以及更远处的严绍庭。
  “陛下。”
  “国朝取仕,选擢庶吉士,任于翰林院,乃国朝少有清贵之地,平日亦是修书研学,无有重任。詹事府乃东宫属衙,本是辅佐储君之用,亦有潜邸臣子之名。”
  “然而,近来国库空虚,但两衙却不思国朝艰难,用度挥霍,亏空巨大,此乃两衙之过。”
  “两衙官员,实有清贵之名,却不思当差做事,渎职懈怠,多浮于表,追逐虚名,乃两衙官吏之罪。”
  “臣为陛下钦点内阁辅臣,虽不掌吏事,却不能坐视不理。”
  “请陛下降旨,查明两衙近年亏空,整顿两衙官吏,重塑翰林院、詹事府清贵之地。”
  没有任何的停顿或者是迟疑。
  高拱便拿着国家吏治这把剑,在这万寿宫中挥舞了起来。
  而更重要的是。
  两衙亏空,这件事。
  嘉靖亦是眉头微动:“两衙亏空,可有名目?”
  不等高拱回答。
  徐阶已经抢先站了出来。
  “陛下。”
  “御史弹劾翰林院、詹事府,两衙亏空,官吏渎职懈怠,乃是按律行事。”
  “只是翰林院乃朝廷养望观政之地,侍奉陛下,修书撰史,为天下士林文人表率。詹事府官员,参事政务,国朝储君之侍读讲习,干系社稷之重。”
  “时下虽有御史弹劾两衙,但两衙亦非别处。即便要查,亦不可声张,寻或有过错之员审理,若确有实证,再当依律定罪。”
  “臣,请陛下明鉴。”
  万寿宫又稍是安静下来。
  内阁里,高拱是表明了态度要严查到底,而徐阁老却是要暗暗的查,有了确凿的实证,才将确有过错的官吏依律定罪。
  在场的六部尚书以及欧阳必进,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先前猜测错了。
  原本他们以为,是严阁老的意见和内阁其他的意见不同。
  但现在看来。
  是高阁老和徐阁老的意见不同啊。
  这倒是有些意思了。
  嘉靖则是目光看向旁处。
  “六部是什么意见?”
  “既然这件事今日你们也在场,那就都提一提你们的想法。”
  皇帝没有立马表明态度。
  而是询问起了六部。
  严绍庭默默低头侧目,看向后面的六部尚书们。
  只见礼部尚书严讷缓步上前,躬身开口:“陛下,翰林院、詹事府两衙,一应钱粮支取,都是自户部调拨,这笔账自然是在户部出来的。若是两衙亏空,那也该是户部管这笔亏空出来的账。
  “至于两衙官员渎职懈怠,此条罪状却是难以确凿查实。两衙本就不事朝务,平日修书撰史,参事政务,为天家侍读讲习。
  “如翰林院馆选庶吉士,更是观政朝堂各部衙门,并无差事职权。
  “若是平日差事都尽数办好,便算不得有渎职懈怠之过。”
  见到严讷开口。
  众人不由侧目看了过去。
  按照严讷的意思,翰林院和詹事府直接就是无罪的。
  即便是亏空一事。
  那也是出在户部身上。
  与翰林院、詹事府两衙无关。
  但这时候,户部尚书高燿却是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不认同礼部严尚书之言论。”
  “什么叫两衙亏空,账是出在户部?”
  说到这话,高燿转身看向严讷。
  真要是按照严讷说的,那罪过岂不是自己户部的了?
  到时候要论罪定夺,是不是自己这个户部尚书,还要替亏空了的翰林院、詹事府背下罪过?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高燿面色不善道:“朝廷各部司衙门,每年的钱粮用度,都是上一年就定下来的。这是笔明账,哪个都能看到。户部可从来都没有多给翰林院、詹事府钱粮。
  “两衙亏空,又岂是户部的过错?
  “以本官看,该是两衙在别处也有用度,不知节俭,将户部调拨的钱粮用完,便拿着两衙的官印四处挂账。
  不然这亏空又是从哪里来的?”
  争斗一旦开始,那就不单单是站位问题,还有每个人自身的利益。
  如此刻的高燿。
  除了是同高拱平日就站在一起,也是因为这件事的过错不能落在他户部身上。
  见双方争执不下。
  严嵩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陛下,翰林院、詹事府,确是清贵之地。但两衙到底有没有亏空,又是如何亏空,亏空在何处,这笔账总是能对出来的。
  “不过户部说,每年给两衙的钱粮都是有过成算。而两衙亏空,便是依着道理,也该是两衙自己弄出来的。
  查一查也就是了,知道了亏空在哪里,倒不是件难事。”
  “严阁老真知灼见!”
  高拱当即就开口,小小的奉承了一下严嵩。
  转而,他拱手奏请道:“陛下,翰林院、詹事府亏空如何,只要将账目拿出来比照一下就是。若是两衙拿不出账,那也就明白问题是出在何处了。”
  随着严嵩开口,高拱再请查账。
  袁炜也躬身抱拳:“臣附议,这账查一查也就清楚了。”
  随后便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工部尚书雷礼二人附议赞同查账。
  现场便只剩下兵部尚书杨博、刑部尚书潘恩两人,未曾开口。
  但这个时候,他二人开不开口,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只有徐阶。
  此刻心思愈发沉重。
  今天这场圣前奏议,局势很不好,全然不同于过去。
  内阁除了自己,全都要查翰林院、詹事府。
  六部里的户部、工部,以及都察院也说要查。
  只有兵部、刑部和礼部,一个出声附和自己,两个尚未说话。
  苗头似乎有些不对劲。
  徐阶眉头一动,双眼沉下。
  眼前这局势。
  怎么像是我徐阶成奸臣了?
  徐阶微微侧目,瞥向站在同一排的高拱、袁炜,以及永远都是在圣前被赐座的严嵩。
  这三人今天有些不对劲!
  嘉靖则是淡淡一笑:“兵部和刑部,可有意见?这账,查还是不查?”
  一直没有出声的杨博、潘恩两人心中一跳。
  皇帝这话问的。
  已经很明显了。
  两人只能拱手点头:“回禀陛下,该查。”
  嘉靖张开双臂,挥动袖袍。
  他依旧不曾定下结论,而是看向徐阶。
  “徐阁老,你觉得呢?”
  已经品出今天这场圣前奏对有些不对劲的徐阶,眉心紧锁,却只能拱手道:“回陛下,既然户部的账目是清楚的,那翰林院、詹事府亏空的事,自然要对照一番,查清楚的。”
  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少数。
  这是当时自己离开京师,在地方为官的时候,品悟出来的道理。
  哪怕前面有争议。
  但在当下所有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自己没必要非得强撑着。
  不然。
  自己岂不是真的成奸臣了?
  而得到徐阶回答的嘉靖,也只是嗯了一声。
  “既然伱们都同意查,那就查吧。”
  “让户部带着东厂和锦衣卫去查。”
  “好生的查一查。”
  高燿和吕芳在旁领命。
  徐阶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既然要查,那就查吧。
  翰林院、詹事府的事情如今已定了。
  那么接下来也该是吏部尚书人选的定夺了。
  徐阶抢先开口:“陛下,翰林院、詹事府之事已定。而严阁老也上奏吏部尚书一职,许久空悬,今日亦是该定下了。”
  当徐阶说完话。
  要将事情转到吏部尚书人选争夺上时。
  高拱却是又站了出来。
  “陛下!”
  “翰林院、詹事府的事,还没完!”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