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任期制与致仕制(特鸣谢书友 小腾328 的二张月票!)
作者:天涯浊酒      更新:2024-11-04 00:57      字数:2077
  第426章 任期制与致仕制(特鸣谢书友 小腾328 的二张月票!)
  柴宗训从汴京出游时,还真没想过要收取高昌、于阗二国,只是天赐良机,恰逢其会。
  柴宗训道:
  “众位爱卿平身!众位乡亲们平身!
  朕率帝室出巡这半年来,有赖诸位爱卿坐镇京城,今全国政务畅通,使朕无后顾之忧,诸爱卿皆有功劳!”
  一路暄嚣中,柴宗训率帝室众人在禁军、武德司护卫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皇宫。
  休息一晚后,柴宗训于次日巳时,在延福殿召见汤启、张齐贤、李沆三人。
  听三人各自述了这半年来的职后,柴宗训点头道:
  “内务府和内阁总理内外朝政,这半年来做的很好,朕很放心。”
  三人谢恩后,张齐贤道:
  “陛下,臣和李次辅及内阁诸位阁老经这几个月来的讨论,依陛下的交待,将王沔之事进行了彻查。
  这是此案的处理结果,请陛下过目。”
  柴宗训接到卷宗一看,王沔一事被处理的有三十余名官员:
  王沔、王淮兄弟二人乃是主犯,王沔被免职抄家入狱,判流徙北冥服劳役十年。
  王淮贪污数目重大,叛抄家处斩。
  与王沔共谋、包庇王淮的参与官员,主要是淮北司的二十余名官员,及大理寺的十余名官员,皆被免官,依犯法情节轻重,判处牢役几年或罚银抵罪。
  张齐贤、李沆等人的处置方案,可说是将此案涉案之人一查到底,顶格处罚矣。
  柴宗训道:
  “王沔身为大理寺卿,乃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不重罚何以维护司法公正与威严?
  就按你们拟定的办吧。”
  柴宗训喝了几口茶,续道:
  “朕出巡这半年来,思索了很多次吏治的问题。
  历史上,每个皇朝自建立后,皇帝无不希望能社稷稳固、江山万代,百姓能丰衣足食。
  可是每个皇朝最终都无一能逃脱形成势力庞大的官僚贵族集团,形成社会两极分化!
  最终,无法生存的百姓达到一定数目,便会再次揭竿而起,社会再次进入大乱时期,直到杀人盈野的战乱之后,重新归于新的皇朝一统,又开始了历史的轮回。
  朕认为根源皆在社会上形成了特权集团,这些人凭借手中权力,对全社会的财富大肆侵占,对百姓们剥削无度,直到出现无法维持社会稳定的两极分化!
  要想打破这个“兴、乱、亡”的历史轮回,就要彻底消除特权阶级,消除其形成的社会根源。
  朕继位以来,推行的“乡贤制”,废“推举制”、“恩荫制”,一切官员皆须经科举制选拔,便是在不断削弱官僚世袭特权。
  此次朕出巡洛阳看望宙儿时,王太傅和吕次相不愧是我大周的社稷之臣,就此事向朕提出了极好的解决办法。
  官吏本是为了施行朝廷的政策而立,可最后这些权力却都成了官吏谋取私利的私权!”
  殿中张齐贤、李沆、汤启三人听皇帝如此说,心中知整顿吏治、消除特权集团的重大变革已在皇帝心中酝酿。
  柴宗训道:“要消除特权集团成长的社会根源,朕认为主要在三点:
  其一,朝廷乃天下人之朝廷,而非一小撮官员之朝廷,朝廷所有的施政,皆当以民为本。
  其二,司法面前,无论百姓、官僚、勋贵,甚至是皇亲国戚,一律平等。
  只有司法公正、一视同仁,方可从根源上杜绝特权集团出现的土壤。
  其三,改革朝廷中央官员的任期制、考核制。
  “乡贤制”给了百姓监督地方官员的权力,自施行以来,吏治大清,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只是如王沔一案,可见中央朝廷的高官,却缺乏有效监督。
  为改变此种状况,朕决意仿军队“退役制”,在中央朝廷高官中推行“任期制”和“致仕制”:
  每个官职任期最长十年,每5年由内阁组织六部进行政绩考核,能升劣汰。
  所有官员,废“终身制”,不分地方、朝廷,皆六十岁致仕,以利保持官场的清廉、升降有序。”
  自唐末黄巢之乱后,中国的门阀贵族势力几乎被摧毁殆尽。
  柴宗训继位后,大力削弱官僚世袭制,人材皆从科举出,大为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和阶层的流动。
  只是这三十余年下来,在柴宗训统一中国、征伐四方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新的开国勋贵。
  这些高官显贵的势力若不加以制度性规划,极易再次形成门阀权贵势力。
  在柴宗训眼中,皇帝虽可说是最大的特权,但皇帝的根本利益在于自己的皇朝世代相传,江山永固,是绝不愿意百姓被官僚集团压榨的民不聊生的。
  皇帝的继任者,怕只怕好大喜功、昏庸无道之人。
  只要社会不出现特权集团剥削压榨下的两极分化,皇朝的寿命必可打破“三百年魔咒”,成为像于阗、高昌或柴宗训前世欧洲多国那样的“千年王朝”。
  汤启听罢,并无何大的触动,毕竟做为太监,一切权利皆来源于皇帝,乃是皇帝的家奴。
  而张齐贤、李沆二人也皆是柴宗训登极后,通过科举选拔出的人材,本身都出自平民家庭,对皇帝此次推行从根源上消除门阀权贵产生机制的改革,并无抵触。
  二人亦知,唯有功业盖世、武功赫赫的皇帝柴宗训,能将此改革彻底推行开来。
  昔秦始皇统一六合,凭借盖世威望,乃可以创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而大周皇帝柴宗训,则将首次于历史上驯服门阀特权,创立“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商业社会制度。
  李沆道:
  “陛下圣明!
  门阀世家自先秦时形成,在两汉时,累世公卿的显赫家族是门阀士族成型。
  再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士皆取自门阀世家,这些世族子弟多荒诞不稽,才疏学浅,给中华带来了数百年的黑暗和离乱。
  直到隋文帝首创科举制,门阀世家垄断官场的局面,才开始真正改变。
  陛下如今首创“任期制”与“致仕制”,必将彻底消除门阀世家产生的土壤,使我大周帝国成为万世绵延不绝的大一统皇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