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筑基尽头
作者:意应难平      更新:2024-11-01 19:38      字数:4363
  第180章 筑基尽头
  景明五十七年。
  正月。
  远在大周之外的草原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原本阻拦他们南下的那只恐怖的风雪之妖。
  死了!
  死因是草原可汗的射雕军,以及大和尚们的倾力合作。
  为了在当今的大时代下。
  保住草原这块地域的香火信仰。
  这一次,西面的大和尚们可是全力尽出。
  听说,光是一方大寺住持级别的人物,就来了足足有七八位。
  一个全新的教派,取代了佛门的位置。
  他的病看起来好了很多。
  亲自出席了太子的葬礼。
  然而佛门这样的付出,非但没有进一步得到草原人的认同。
  消息传出,世人皆默。
  已然,启程。
  进入皇宫一去不返。
  教主非是胡人,而是一个流落至塞外的道士。
  同年三月。
  反而,却让他们瞧到了佛门的虚弱。
  已经将近有半年未曾出现于世人面前的太子。
  不绝于耳的诵经声,亦消失不见。
  在无数人的心照不宣下,悄然实施。
  而中原大地,亦不平静。
  它的名字叫做:寻仙教。
  安全归去的,仅仅只剩下了两人。
  三日后,太子于府邸中病故。
  然而,正当所有人以为延绵半年之久的巫蛊之祸终于告一段落时。
  塞外之地风起云涌。
  好像并没有产生大家这半年来忍不住暗中猜测的事情。
  放在大周,都是足以媲美那些教主级。
  于是乎,一阵倒佛运动。
  一夜之间。
  甚至,更胜一筹的存在。
  无数人发现。
  突然,从皇宫中安然无恙的走出。
  名字叫做:方全阳。
  因为养病久不显于人前的皇帝赵平。
  大力发展信徒,传教的同时。
  原本城中高大的佛寺被推平。
  一支由方全阳亲自带队,南下大周寻仙问道的队伍。
  但即便如此,亦是损失惨重。
  于此同时。
  寻仙教一经成立,就很快得到了草原上大部分上层贵族的支持。
  神色如常的召见麾下官员。
  当日面见太子的一众官员。
  不久之后。
  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意外横死。
  只是仍旧有些苍白的面色中,带着几分似有似无的悲切之意。
  那一日。
  看似,一切如常。
  而在太子下葬后没几日。
  在一日朝会中,有人便以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为理由。
  劝言再立太子。
  赵平言太子新去,没有答应。
  只是,当接连不断的奏章摆到他的桌面之上时。
  他还是妥协了。
  于是乎.
  在旧太子的头七刚刚过去没多久。
  大周,再度迎来了一位新的太子。
  只是这位新太子的人选,有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不是旧太子的兄弟姐妹。
  亦不是他的儿子。
  而是他的孙子。
  一个年仅八岁,名叫赵衎的男童。
  尽管新太子的人选使得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正也因为册立新太子的事情。
  扫去了过往一年当中,整个京城里因为巫蛊之祸而带来的阴霾。
  过往翻篇。
  京城,又开始显露出过往的生机。
  只是大概因为天地间灵机越来越旺盛的缘故。
  大周也好,塞外也好。
  亦或者说,是整個天下人间也罢。
  妖邪精怪、诡谲奇事。
  出现的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了。
  频繁到大周上下,每一城每一县都能听到有这些存在的传闻。
  也时常,能听到有什么地方闹鬼的事情。
  不止在人烟罕至的村落。
  李真在京城都听到闹鬼的消息了。
  而且,闹鬼的地方还不止一处。
  说是每每在半夜时分,就会有一个穿着儒衫的书生。
  游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用纸笔写写画画仿佛在记录着什么。
  原本这也不算是罕见事。
  京城儒风极盛,往日也不是没有这般行为怪异的狂生。
  但.
  这人不一样。
  他在月亮下没有影子。
  查异司的人听到消息派人查看。
  然而,他们在那书生鬼时常出没的地方蹲守了很久。
  却一无所获。
  别说是书生了,就连鬼影子都没看到一星半点。
  只是等查异司的人一走。
  就又有打更人看到了这书生的身影。
  好在这一次,存在了几个晚上就消失了。
  也不知道。
  是被高人拿去了。
  还是说,去往了别处。
  倒是听说,在此事过后。
  城中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的香火,又旺盛了不少。
  其中,亦也包括。
  那个名不见经传,却被列入正神名录当中的龙王爷。
  李真一开始是像往常一样,将这个故事当做茶余饭后消遣来听的。
  但当他在某个睡不着觉的夜晚。
  坐在院中的老树下。
  一个人来了些兴致。
  正对着明月,小酌一杯的时候。
  看到了乘着月色,徐徐而来的马千里时。
  他忽然明白了。
  那京城闹鬼故事里的主人公,究竟是谁了。
  除了眼前这位?
  还能有谁!
  于是,他抬了抬眼皮。
  打量了眼边走还边在手中书卷上写下最后一笔的马千里,幽幽说道:
  “大半夜不睡觉,在外面瞎逛什么。”
  “白天的时候,不方便出门。”
  马千里走到近前。
  抬起头,苦涩的笑了笑。
  有些时日没见。
  李真发现,这小子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原本飘忽好似一阵风就能吹散的身影。
  此时间,也变得凝实了很多。
  若不仔细看的话,还真就跟真人无异。
  “莫非这小子还真就是个天才?”
  心里嘀咕着。
  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辩解还真有几分道理。
  白日撞鬼什么的。
  对于即便是眼下对于鬼怪已经有了很高免疫程度的京城老百姓。
  那也是一件,短时间无法接受的事情。
  “说说吧,又找贫道来是什么事?”
  李真放下酒杯,没好气的说道。
  无数不登三宝殿。
  这小子一来,准没什么好事。
  “李师,弟子最近救下了一个人。”
  “心里不知道应不应该,便来问问您的看法。”
  “救人?”
  李真抬头瞥了他一眼。
  看着也不像是因为死了一次,就没了脑子的样子啊!
  不就是救一个人嘛!
  凭你堂堂卫国公的身份,这天下什么人救不了。
  还需要来问贫道?
  眼中有些疑惑,故而直接问道:
  “什么样的人,能让你如此纠结。”
  “她”
  马千里神色上显露出丝丝缕缕的迟疑。
  仿佛一时间,找不到词语来形容。
  犹豫了片刻之后,他忽而抬手指了指自己:
  “她是一个和弟子一样的人!”
  “和你一样爱管闲事?”
  李真撇嘴讥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果然同类之间会互相吸引。
  但复而又打量了下马千里认真的神色。
  仔细琢磨了一下,忽然明悟了他说的意思。
  “你是说”
  “是现在的你一样的人?”
  马千里点点头,表示没错。
  李真呆愣了片刻。
  很快,就又恢复正常。
  和马千里一样的人。
  那不就是鬼嘛!
  而今时代下,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摆摆手让他坐下,三言两语的交流中。
  李真了解到了前因后果。
  这女人.女鬼。
  是马千里前些日子在皇城外采风的时候,救下来的。
  那时她无意识的游荡在皇城之外。
  面目狰狞,嘴里一个劲的喊着:
  不是我,不是我之类的话语。
  马千里本来是不想管。
  甚至,想送她一程去轮回,免得害了周边的人。
  但观察了几日下来,却发现她并不伤人。
  反而在日复一日的游荡中,身形开始渐渐消散。
  心头一软,生了恻隐之心。
  便出手将其救下。
  可用尽了办法,却无法阻止她一日日消散。
  故而,便找上了李真。
  听完他的描述,李真心里暗道一声果然。
  自己看人,真准!
  这小子,就是一个没事绝对不来的主。
  不过,他却也没有对他的求助置之不理。
  而是在经过一番考虑后,丢给他了一个解决方案。
  鬼因何而存?
  答曰:灵机!
  但灵机只是一个统称。
  世间灵机种类,即便是眼下的李真也远不到能够一一辨清的程度。
  不过即便如此,解决眼下的问题却是足够了。
  失去了身体,唯余神魂尚存的鬼物靠何种灵机依存?
  具体的,李真不大清楚。
  然而无非也就是阴属一类。
  只需给她补足了,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
  至于以后
  马千里不是琢磨出一套修行的法门嘛,教她就是了。
  总不能这点事情,还要来麻烦他李大道长吧?
  于是乎。
  李真就给了马千里一套阵法。
  阴阳封灵阵!
  聚灵阵的升级改造版本。
  是李真从《参同契》里面得来的灵感,创造而出。
  这阵法布置下来,一共分为三个模式。
  一为只汇聚阳属灵机,一为只汇聚阴属灵机。
  另外一个,则是阴阳混同。
  原本是为了照顾灵机偏阴属自然的修行,布置在了她的房间中。
  眼下里,倒也正好能用的上。
  将用法一一告诉了马千里。
  原本还想和他喝上两杯。
  但想到这小子现在都没了身体,吃喝什么的都是妄想。
  便颇为扫兴的摆了摆手,将人赶了去。
  让他快些离开,莫要坏了他的兴致。
  马千里也没有强留,接过刻录阵法玉石的同时。
  将一本有些厚重的手写书册,放在了李真的桌头。
  然后,转身默默离去。
  眼神扫过书封。
  一行字迹,落入李真的眼中。
  《新书·大周篇》
  “嘶~”
  “大周还没亡呢,你小子就开始给它修史了?”
  李真后槽牙一酸。
  暗道马千里这小子脑后生反骨。
  却下意识的忽略了,当年自己说他什么愚忠的事情。
  景明五十七年。
  巫蛊遗祸,致太子亡。
  帝另立储君,曰:衎。
  衎者:和乐,愉快。
  --《新书·大周篇》
  而也就是在景明五十七年这一天。
  八岁的赵衎第一次走入了御极殿,走入了朝堂。
  他开始被年迈的赵平带在身边,传授帝王心术。
  也开始,学习着如何去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这对于一个几天前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皇室八岁孩童的赵衎来说,太过艰难。
  可是,难也要做。
  这是他作为太子,所不得不背负的责任。
  因为赵平自从登基以来,至景明五十二年起。
  他从没有一天缺席过早朝。
  当年幼的他心中立下了超越神武皇帝的志向开始,他就明白这是其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神武皇帝何其优秀?
  想要做出超越他的功绩,又如何能不努力。
  他尚且如此,更何况后继者?
  只是现在
  他老了,又有病痛加身。
  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好活。
  希望,可以看到赵衎能够独掌一面的时候吧。
  唯有如此,他才能放心的将大周交到赵衎的手中。
  但同时。
  赵平的心中还有一些希望。
  他并不想这么早死,他的志向还远没有完成。
  在这个新时代里,他看到了超越神武皇帝功绩的机会。
  就这么离去,赵平不甘心。
  所以.
  洪玄机,你一定要快点归来啊!
  黄昏。
  威严肃穆,却又萧瑟冷寂的皇宫之中。
  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殿宇外的龙椅上。
  看着落日余晖,轻轻喃呢。
  身旁,正努力学习观看奏章的赵衎闻声抬起头:
  “皇祖爷爷,你说什么呢?”
  “没什么。”
  赵平摸了摸小人的脑袋,脸上闪过一抹忧愁。
  而与此同时。
  离岸千里的海外深处。
  乌云蔽日,大浪滔天。
  一行船队正艰难的行驶其中。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景明五十七年,悄然而逝。
  在新一年即将来临的前一刻。
  登州海岸,归来了三艘破破烂烂的大船。
  消瘦了很多,也变得更精壮了很多。
  身上也多了些凌厉的洪玄机迈步下船,再一次站在了属于大周的土地上。
  而也是在这一天。
  李真终于走到了筑基境的尽头。
  触摸到了,下一修行境界的边际。
  和往常无数天一样。
  照旧起床的李真打了趟太极拳。
  正想着今天要不要再去一家宫观门口,领上几个鸡蛋。
  忽然间,他心中似有所感。
  转头看向东方。
  同时间。
  丹田里的那颗果实,悄然间红意更深。
  只余一点青涩,独在底端。
  眼见这般情景,李真顿时有些高兴。
  高兴的是自己几十年修行,终将能再向上前走一步。
  距离长生不老的梦想,又更近了一步。
  可同时,李真的脑袋也有点疼。
  瓶颈到是到了。
  可.
  该怎么突破呢?
  灵光一闪间。
  脑海里浮现出一片电闪雷鸣的画面。
  “不是吧,伱来真的!”
  “真要渡雷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