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汉室宗亲
作者:摸鱼儿喽      更新:2024-07-10 12:39      字数:2115
  事实证明,刘怜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起码在揣摩皇帝刘宏心思这上面,他很少出错。
  除了司隶校尉之职被河南尹何苗拿下,凉州牧被关西军阀董卓拿下,其他州郡的州牧之职,尽数是汉室宗亲。
  尤其是兖州牧为刘岱,豫州牧为刘宠,扬州牧为刘繇。牟平刘氏,一家三州牧,一跃成为大汉的顶级家族。
  刘焉远走益州;刘虞上任幽州;刘表带着印信,单枪匹马奔赴荆州。交州远离中央,没人愿意去,被皇帝硬塞给乐安太守刘兆;并州战火不断,人口凋零,正好打发平原太守刘广;再加上原本定好的青州牧刘怜,大汉十三州,已经有十一州行使州牧制度。
  唯二没动静的是冀州与徐州。
  徐州牧本来刘怜保荐兄长刘备担任,但遭到了洛阳全体官员的反对,就连卢植,都不赞成刘氏兄弟各管一州。
  而冀州是诸多世家的大本营,刘宏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接任冀州牧,只得暂时搁置。
  各个世家的竞争简直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到了二月,西征大军得胜回返。
  为了恶心这些世家,皇帝特地将出身关西将门的皇甫嵩扶上冀州牧的位置。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那些世家大族每日聚集在尚书台,集体闯宫觐见,要陛下收回成命。
  为了安抚这些人,皇帝刘宏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封陶谦为徐州牧。
  这下,大汉正式进入了州牧时代。
  没能给刘备争取到一个州牧之职,刘怜心中甚为失望。
  原本在他的规划中,青州、徐州连成一片,倚靠着泰山以及江淮的水网,一旦天下有变,北可攻击河北,西可进击中原,南下也能袭掠江东。
  但眼下计划被打乱,他没想到自己二人会被洛阳的公卿这么针对。
  人家牟平刘氏,一门三州牧,你们都捏鼻子认了,我楼桑刘氏出俩又有什么不可以?
  张让等人也是个没用的,真白瞎了老子的五石散配方。
  带着浓浓的怨气,刘怜结束这趟在洛阳的旅程。
  刘放年纪尚轻,加之聪明伶俐,深得卢植的喜欢,刘怜索性留他在洛阳,跟卢植学习经典。
  刘怜带着田豫,一行人辞别卢植,径直向东往陈留而去。
  “侯爷,咱们不走黄河水道了吗?”
  “青州诸事已经进入正轨,我州牧府上还有许多职位空缺。兖州一带多有贤才,此次回去,正好顺路拜访一番,若能得到一些人的相助,治理青州必定事半功倍!”
  此时大乱未起,正是积蓄实力的时候,擅长内政屯田的枣抵、任峻二人自然是刘怜拉拢的对象。
  之前在青州行军屯之时,他就给枣抵去信,请他前往青州主持屯田之事,可惜枣抵不为所动,以年岁已高拒绝了。
  那么,中牟人任峻就成了他必须争取的对象。
  任峻的家族在当地不算名门,只能称得上一般地主。听闻青州牧刘怜亲自上门邀请,任峻不敢怠慢,立刻出门迎接。
  他看着中牟县令为杨原,这个平日高高在上的父母官,冲着刘怜点头哈腰的样子,坚定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心。
  刘怜只是稍一邀请,他就立刻答应下来,还得到了家族百十号人的支持,愿意随他一同前往青州。
  “侯爷,豫虽然年纪尚轻,见识短浅,也听闻颍川之地人才众多,为何不去此地访贤?”
  “颍川世家?他们恐怕还看不上侯爷我。”
  刘怜做梦都想把那些人打包带走,可那些都是老牌的世家大族,一个个心高气傲,就看最近洛阳的架势,就能明白自己兄弟还入不了他们的眼,又何必舔着脸去自讨没趣。
  “那陈元方不就是颍川世家吗?豫看他也没有轻慢侯爷的意思。”
  “他一开始就是拿我兄弟当挡箭牌用的。只是大家共事的时间长了,才慢慢被兄长刘玄德感化。我可没那多时间在颍川耗着。”
  “眼下咱们,还是尽量争取一些豪强、寒门的支持。”
  田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咱们去哪?”
  “继续往东,往济阴定陶方向。”
  如今已是中平三年,董昭年过而立,虽年少被举为孝廉,但因为朝中无人,并不曾被授予一官半职,至今还赋闲在家。
  刘怜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怀才不遇的苦哈哈,之前的任峻,现在的董昭,以及刚在山阳昌邑弃官的满宠,都是他此行势在必得的人才。
  跟任峻一样,听到青州牧刘怜亲自上门,董昭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收拾行囊,带着家小前往青州上任去了。可在昌邑满宠这边,刘怜却遇到点麻烦。
  讲道理来说,满宠算是个酷吏,之前辞官就是因为用刑太过,以至于打死了本郡督邮。
  这样一个信奉法家的刚正人物,自然不肯跟从臭名昭着的青州牧。
  刘怜好说歹说,许偌只要满宠入青州,州内一切刑名之事,尽数交给他处理,自己绝不干预,满宠这才勉强答应去青州试试。
  如果说满宠还算给面子,那么在巨野盘踞的李氏一族,就是啪啪打刘怜的脸了。
  堂堂青州牧,连李家大门都没进去,就被婉言谢绝。
  李氏家主李乾,托人给刘怜带话,言自己一族人丁虽旺,但大多资质平平,没啥人才,只愿待在山阳老家,不想去青州寄人篱下。
  刘怜也不强求,人各有志,总不能逼着人家举族迁徙。
  离开了山阳,刘怜北上进入东郡,此地目前还有两人可以争取,一个是程立,一个是潘璋。
  程立目前已经在州郡担任官吏,刘怜的条件根本打动不了他,反倒是在东郡郁郁不得志的薛悌主动投靠过来;潘璋则是家境贫寒,况且此人好赌,在发干县欠了不少赌债,刘怜找到他,替他还清债务,然后顺理成章收下此人。
  收下潘璋与薛悌之后,兖州的最后一站,就是泰山郡。
  此地黄巾猖獗,臧霸领着孙观等人在奉高与牵招对峙了将近一年,双方大战十数场,互有胜负。
  泰山郡最有名的要数于禁。
  可于禁早在黄巾之乱的时候,跟随鲍信加入了官军,眼下正在洛阳大将军的麾下,刘怜之前还专门去他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可惜于禁没啥投靠的意思。
  刘怜此行,乃是为了盘踞在泰山郡的臧霸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