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骨头硬
作者:一顿两馒头      更新:2024-07-08 10:01      字数:3310
  “这份?”
  “礼部侍郎——刘延顷!”
  “他……,小神医,你了解他?”
  小胖子将两份卷宗接过来,扫了一眼,一份是工部侍郎瓯德的,领了工部的差事以来,也见过此人。
  也聊过一些,或许不是很详细的了解,终究……实在是没有选择,此人也可以。
  而另一份卷宗!
  刘延顷!
  刚才自己也看了,说实话……他也在自己的选择之中,一共十位军机章京,若然都不认识的话,自己可选的有六位。
  其余四位都是来至于权位不重的诸司衙门,心里没谱,那六位还是可以的。
  履历而观,都很充实。
  刘延顷!
  显佑八年生,如今德正十二年,刚好五十岁!
  对于一位军机章京而言,这个岁数刚刚好,就是他……估计很难更进一步。
  因为他身上没有加协办大学士的衔,而都察院右都御史姜林,比他小一岁,已经加衔了。
  协办大学士的衔不是随便加的,那是父皇对他的看重,想要提拔他的预兆。
  历来都是如此的。
  只要不犯错,只要继续有功,将来位列御前军机大臣有希望,这位刘延顷……有些难。
  然而,他的履历很好,似乎是十位军机章京中,履历最为丰富的了。
  显佑八年生,显佑十九年进学,十一岁就是秀才了。
  显佑二十一年乡试第二名!
  这个成绩相当华丽,十三岁就是举人了。
  显佑二十四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二名,点中榜眼!
  算起来十六岁就中进士了,还真是……国朝以来年纪最小的吧?小胖子琢磨了一下,自己……也不了解,算起来肯定很小了。
  就是后来外放的太多了。
  点中榜眼,直接授予翰林院编修,而后显佑二十七年,他入了吏部文选司为主事,这个位置很好。
  显佑三十年为吏部清吏司的员外郎。
  显佑三十六年又为吏部清吏司的郎中。
  显佑三十九年又为户部十三司的郎中!
  显佑四十二年,又前往都察院为官。
  显佑四十五年,更是直接为都察院佥都御史,穿上了绯服!算起来这一年他三十七岁!
  三十七岁的佥都御史,相当可以,更难得,他六部都有历练,履历而观,几乎都是三年一升,京察也都是上佳。
  就是父皇登位以来,此人开始外放居多!
  当过按察使,当过提督学道,还短暂当过布政使,按理说布政使已经是二品官了。
  然而德正十年,突然为礼部侍郎了,贬了?
  礼部在六部之中,中规中矩,侍郎更是三品,倒是入了军机章京,小胖子勉强可以理解!
  如今五十岁了,还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连协办大学士都没有加衔!
  绝对少年成名,一路顺畅,不看后面的履历,小胖子有理由相信他此刻为军机大臣都可能。
  还是一位军机章京!
  “这个……,不为隐瞒殿下。”
  “对于此人,我其实也不十分了解。”
  “一两个月来,我常有在城外南成庄修习学业,所请的两位师长,是白石书院的举人。”
  “偶有闲聊,便是提到这位刘延顷刘大人。”
  “不曾想,他当年也是白石书院出身,二师言语间很是赞誉其人,说了一些事情。”
  “对于二师我还是了解一些的,能够为其赞誉,当不俗,如今一观履历,非寻常人。”
  “嘿嘿,论来……也有我的一份私心。”
  “殿下或许不知道,我如今也算是白石书院的人了,天降大雨,白石书院在山中的书院被水冲垮。”
  “书院之人暂时停留在城外的南成庄,机缘之下,我便是入白石书院了。”
  “如今……见到这位书院的前辈,故而……,嘿嘿。”
  “当然,抉择在于殿下,如恭王所言,十位军机章京……实则都足以胜任。”
  十一岁秀才!
  十三岁举人!
  十六岁进士!
  开挂了吧。
  着实牛了一些,寻常人十多岁进学,二十多岁中举,三十岁左右中进士才是常理。
  和前明的几位牛人经历都相仿了,就是仕途上没有前明那几个人顺利,如今五十了,还是礼部侍郎。
  一二十年来,几乎没有怎么动弹。
  和老爹一样?
  也不一定,人家穿绯服的不动弹,照样还是大佬,穿青袍不动弹,那就……咸鱼了。
  迎着小胖子的询问目光,秦钟也没有什么隐瞒,将自己挑选刘延顷卷宗的缘由道出。
  毕竟,总是需要一个缘由的。
  所说的这个缘由也非惊天大秘密,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白石书院被雨水冲刷了?”
  “这……还有这等事?”
  “怪不得小神医你这几日都在城外。”
  “你入了白石书院?这一点本王倒是没有想到,其实你入国子监更好。”
  “到时候只要为监生,许多事情就轻松了。”
  “白石书院!”
  “它的名声还是不错的,私学书院,也有优点,大体……并不大碍。”
  “瓯德!”
  “刘延顷!”
  “这二人的卷宗放在一块……实在是差别有点大。”
  “得,看在小神医你的面子上,本王就定他了,他倒是几乎什么官都当过。”
  小胖子左手拿着工部侍郎瓯德的档案,里面的内容自己清晰记得,右手拿着礼部侍郎刘延顷的档案。
  他的档案自己也有很深印象。
  对比起来!
  好吧,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可以有所选择的,刘延顷的档案比瓯德多一倍左右。
  就是这样一个人才,父皇怎么不提拔提拔?
  “恭王叔!”
  “就他吧!”
  小胖子举起手中的档案,看向恭王。
  “哦,恒王选好了?”
  “是谁!”
  “我这就传他前来。”
  “嗯,是他!”
  “刘延顷!”
  “恒王选了他?”
  “这……,嗯,我这就传他前来!”
  于恒王和小神医的窃窃私语,恭王没有理会,只是耐心的等待着,心中也想要知道恒王会选谁,十位军机章京自己都了解的。
  以恒王的性情,估计很大可能是工部侍郎瓯德,毕竟恒王现在领着工部的差事。
  彼此相识。
  其他人?
  恒王也不熟悉。
  近前将那份卷宗档案接过来,瞅着上面的名字,恭王动作一滞,不是工部侍郎瓯德?
  而是礼部侍郎刘延顷!
  是他!
  恒王怎么会选他!
  没道理啊!
  难道是看刘延顷的档案履历很充实?
  十人中,论才学能力,刘延顷的确是数一数二,就是……此人有些特殊。
  不一样的。
  欲有所言,又觉不妥,还是不掺和为好。
  就算出了问题,恒王年幼,又是初次领差事,应该无碍,当即点点头,将手中的档案落于书案上,走出偏厅。
  “有劳王叔!”
  对于档案上的刘延顷,小胖子还是很满意的,履历没的说,希望接下来的能力也如履历一样。
  “殿下,人选定下,今日就要出城察看水事?”
  秦钟一语。
  “明儿一早出城,如今都午时了,如果不是差事,本王早就饿了。”
  “出宫之后,本王还要前往顺天府一趟,抽调一些人手,大兴也要抽调一些人手。”
  “以为所用。”
  小胖子摇摇头。
  许多事情都没有准备好,不着急出城。
  一位军机章京的人选定下,接下来有他助力,自己许多事情应该做的快一些。
  明儿出城,处理圣旨之事。
  “殿下!”
  “这位就是刘延顷刘大人!”
  “刘大人,这位是恒王殿下。”
  未几。
  正待小胖子和秦钟聊天之时,恭王爷归来,身边跟着一位绯服官员,先前未在厅中出现的那位。
  “下官见过恒王殿下!”
  看着体态如传闻一般的恒王殿下,礼部侍郎刘延顷近前一礼。
  “哈哈,无需多礼。”
  “刘大人,接下来你我可要一同办事了!”
  小胖子走出书案,双手虚托一礼,面上笑意绽放,于此人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刘延顷!”
  秦钟在一旁静静看着此人。
  此人身上的气息同山长相似,很有书卷气息,体态修长,身高足有五尺半,不为魁硕,束发而冠,乌黑之法偶有丝丝灰白之意。
  五十的年岁,在如今岁月,堪为不小了。
  神容清瘦,稍有岁月印记,天庭饱满,精气神还是可以的,颔下留有寸许须发,一双眼睛很有光泽。
  就是额头有些疤痕的残留,虽然很淡了,却仍可以看出来,两鬓也是各有一丝苍白浮现。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延顷!
  二师口中当年的白石书院风云之人,十六岁中进士,也是为此,白石书院的名气一下子大起来了。
  ……
  ……
  “陛下,恒王殿下选了军机章京刘延顷为用。”
  半柱香后。
  恭亲王出现在养心殿内。
  “谁?”
  “刘延顷!”
  “怎么是他?”
  正伏案批阅奏章文书的德正帝骤然停下动静,抬首看向恭王,颇为不解。
  “是你推荐的?”
  旋即,又是一问。
  好端端的,康儿怎么会选择刘延顷,在自己看来……他更有可能选择工部瓯德为用。
  “臣弟于恒王所言,十位军机章京都可胜任,不曾想,恒王却选中了刘延顷!”
  恭王心中一突,摇摇头。
  “刘延顷!”
  “他!”
  “康儿眼力还是可以的,十位军机章京中,论能力,他的确是数一数二的。”
  “既然选了,就他吧,军机处处理一下就行了。”
  “说来……若不是康儿选他,朕近来都有些忘记他了。”
  “看他接下来的差事办的如何,若可……,或有所用!”
  德正帝不疑。
  以自己对恭王的了解,他也不会做出那般事。
  那就是康儿自己挑选的了。
  军机章京十人中,刘延顷的确可以胜任,甚至于大材小用了,只是……此人的骨头有些硬气。
  否则,自己不吝将其提拔入军机大臣。
  办事!
  那就和康儿一块办事吧。
  “恭王,西北的战报可有传来?”
  没有在那个话题上纠结,左右一个刘延顷,一切都在掌控,看他接下来的表现,以观后效。
  话锋一转,落于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