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第374章 会说话的小尾巴
作者:等一片花开      更新:2024-07-07 06:18      字数:1960
  第374章 会说话的小尾巴
  建安二年的尾巴,悄然流逝。
  正旦一过,又是新的一年。
  建安三年初,周边并无战事,淮南的刘备没有跳蹦子,江东的孙策也暂时按兵不动。
  天下好像恢复了平静般,和谐的令人有些不习惯。
  “冠军侯,又下朝了啊,拿些鸡蛋吧。”
  “好嘞大婶。”张武接过农妇手中鸡蛋,顺手塞回去一把铜钱回去。
  “冠军侯,拿两只山鸡,给夫人们补补身子吧,新鲜着,我家那口子刚淘洗出来的。”
  “好的,多谢大叔。”
  一路下来,周边百姓根本不怕张武,甚至他们专门备好物件在这等着,就是为了送出自己的心意,有什么好东西都要给张武送。
  都是些山货野味,并不算多值钱。
  张武来者不拒,一概收下,但会回敬些钱财。
  议提英灵阁后,这种爱戴还在持续发酵。
  时值乱世,平头百姓家中,多少都有一到两个军职。
  当兵吃粮保家卫国是没什么不好。
  可谁人的骨血不是骨血。
  一旦战死沙场,除了一笔冷冰冰的抚恤款之外,他们却失去了至亲。如果可以,没有人希望拿自己的血亲去换钱。
  而自从张武提议英灵阁后,这种境况便出现了改变。
  邺城北郊两座巨大阁楼已经开始动工,一旦建成,再以后,战场效死、马革裹尸就成为了一种肉眼可见的荣耀。
  是普通兵丁能享世人香火的唯一途径。
  莫说是现在已在军职中人,就算是没当兵的,也巴不得立马投身军旅,
  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士卒与王侯同列之举。
  英灵阁不仅大大提高了兵勇的地位,同样给了他们一份保障。
  死则死矣,只要不当逃兵,就算死了,一样能流芳百世。
  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就直观的表现就在反应在百姓们对张武的态度上,似乎是比以前更热情了。
  当然,最夸张的还要数曹操,
  张武只是改变了军籍的待遇尚且如此。
  建安三年初,曹操一直政令出邺城,直接定死了赋税。
  平日十五税一,战时十二税一。
  圈禁土地为祸四邻者斩,从中盘剥获利者斩。
  曹魏势力原本就处在新老世家重新洗牌的重要阶段。谁要是敢顶风作案,迎来的必定是魏王的屠刀。
  更有甚者,为作表率,直接还地于民,即便未曾还地者,雇佣民夫耕种时,也是尽可能的抬高例钱,怕的就是魏王哪天一个不高兴,直接派人问罪。
  如此一来,百姓手中有了存粮,就等于是握住了在乱世活命的机会。
  对于他们来说,曹操便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百姓们最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便对谁掏心掏肺,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曹操。      回回下朝时,甚至不敢乘坐车架,还要乔装打扮一番才敢偷偷摸摸回府。
  只要他一露脸,能被城中热情的百姓们围上三天三夜。
  可谓是幸福的烦恼。
  一方面曹操确实享受这种被人狂热拥戴的氛围,
  另一方面,曹老板诸事繁杂,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
  张武才过延武路转角,马云禄便如往日一般,按时按点从车骑将军府正门出来,好似专门在堵张武一般。
  “子谦哥哥,你说你一只手能打翻我大兄是真的吗?”
  “那些百姓为什么见到你就凑上来送些鸡蛋啊,蔬菜的?”
  “你觉得以我的天资,再练多少年能给你当副将埃”
  副个鬼的将,怎么邺城这些将军嫁的,都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
  如果战场真就是单纯比拼武艺的地方,张武早就凭一己之力扫平天下了,其中的尔虞我诈就连张武这种老油子都偶有中招,何况一个女儿家。
  还没赤骥后腿高的凉州姑娘,就这么迈着步子,跟在张武马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张武被问得烦了,干脆撇过头去,数路边房舍玩,
  这妮子,就跟十万个为什么似的,真要挨个去回答她的问题,非得被累死不可。
  只等她问得累了,闭上了嘴,张武才伸手将其拉上马背。
  若是叫马超瞧见张武这般欺负他视作掌上明珠的妹妹,大不大哥先不论,指定是抄着大枪跑来玩命。
  朝九晚五的生活,确实令人惬意神往。
  能亲眼看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曹魏日益强盛,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年一翻,他倒是有些时日没有见过曹节了。心中不免有些好奇,新婚女子还是怎样一番模样。
  赤骥与主人心意相通,走着走着便停在了魏王府邸前。
  张武翻身下马,撒开马咎:“我有些事做,小红,送她回府。”
  马云禄还待下马相随,没成想赤骥转头就跑。
  女孩惊呼一声,唯恐落马,只得死死抱住马颈。
  曹操还在张武之后乔装打扮,并未归府,这样一来没了典韦、许褚碍手碍脚,张武一窜,变爬上了魏王府的高墙。
  沿着强头蹬蹬几步,就轻车熟路的绕到了曹节的闺阁前。
  真不是他爱爬墙,
  婚前男女不得相见,他若走门进来,保准见不到心上人。
  春分才过,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寒意。
  女孩一袭貂皮大袄坐在小院的石凳上一针一线绣着火红的嫁衣。
  身边侍女小心伺候,
  桌案的对面,曹丕苦着一张脸。
  “二姐,你可就帮帮我吧,行行好成吗?你好好想想,小时候谁对你最好?”
  “二哥莫要胡闹,你分明年长于我,如何称我为姐?”
  曹丕听得连连摆手:“你可得了吧,我可不敢占你夫君的便宜,你还不知道吧,父王已经记下姐夫晋王之爵了,我还是吃点亏得了。”
  女儿家面皮最薄,少不更事时被人调侃也就罢了,这还没过门呢,怎么就成夫君了.
  曹节抬头刮了曹丕一眼:“二哥想要投军,直接告诉父王就好,何必借我之口托请子谦哥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