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要的是征服半岛,而不是臣服
作者:瓜州有点甜      更新:2025-10-30 06:24      字数:2074
  “立刻下令宵禁!全城百姓,无令不得外出!然后调动兵马,挨家挨户地搜,务必把所有可疑之人都给揪出来!”
  何曼思不愧是久经战阵的宿將,立刻做出了决断。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城內局势,然后將这些滑如泥鰍的唐军找出来。
  即便一时找不到,也要通过全城戒严来限制他们的行动,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妄为。
  隨著何曼思的命令下达,辽东城立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一队队士兵冲入民宅,借著搜捕唐军的名义,大行敲诈勒索之事。
  这些士兵平日待遇微薄,对城中那些富户商贾早就心存怨念,如今有了名正言顺的藉口,自然是毫不手软。
  “校尉,还是燕王殿下高明,早早便安排了弟兄们学习高句丽语,今日可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辽东城一处不起眼的院落內,几名扮作高句丽商人的汉子,正泰然自若地活动著。
  显然,段移石一行人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潜伏。
  “燕王殿下的深谋远虑,岂是你我能揣度的?不光是高句丽语,咱们飞虎队里,会突厥语、倭语、吐蕃语的弟兄,可都大有人在。”
  段移石回想起当初李想强制队员们学习外族语言时,眾人心中那份不情愿。
  如今想来,若非队里有几人精通高句丽语,方才恐怕早已在盘查中露了馅。
  “今日高句丽人这般折腾,我看反倒是帮了我们。原本一些不怎么紧张的百姓,被他们这么一搜,恐怕也要变成惊弓之鸟了。”
  “他们这法子,本没有错。只可惜,他们碰到的是我们飞虎队,呵呵,那就有错了。”
  段移石想到今晚將要展开的行动,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冷笑。
  无论今夜的战果能否超越昨夜,只要这般持续几日,辽东城內的军民,其恐慌情绪必將攀升至顶点。
  届时,城外大军再佯作攻城,进一步施加压力。
  同时,让热气球营再往城中人烟稠密处投下几枚火油弹,他相信,辽东守军的抵抗意志便会彻底瓦解。
  那个何曼思只要不是蠢货,届时即便心中万般不愿,也只能主动率军出城决战。
  否则,任由事態这般发展下去,不等唐军破城,高句丽人自己就要先从內部崩溃了。
  ……
  李想的水师舰队如同一座巨城,静静地悬浮在平壤城外的海面上,舰上的士卒並未登陆。
  然而,以船队为中心,方圆两百米的水域已成一片禁区,没有任何高句丽的船只敢於靠近。
  大唐的重型床弩,早已用血与火,给他们上了一堂关於死亡边界的课。
  “王爷,末將请命,率一队人马前去探探虚实,看看那平壤城的防御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席君买是员衝锋陷阵的猛將,却非运筹帷幄的帅才。
  对於燕王府深层的谋划,李想並未对他透露太多,因此他並不知道,锦衣卫早已暗中扶持高桓权举兵发难。
  李想安抚道:“稍安勿躁。热气球斥候刚刚传回讯息,今日已有数波快马疾驰入城,想来渊盖苏文很快就要有动作了。”
  “君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你的机会马上就到。”
  大唐如今的航海技术已臻化境,即便断绝一切外部补给,整支舰队在海上支撑一两个月也绰绰有余。
  更何况,从大同江到渤海的广阔海域尽在唐军掌控之下,后勤补给线稳如泰山。
  李想现在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等待渊盖苏文出牌,再后发制人。
  “王爷,属下猜测,那些快马带来的,定是汉城失陷以及辽东战败的噩耗。真想看看渊盖苏文此刻会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刘谨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运筹帷幄的笑意。
  就在昨日,他们已通过飞鸽传书获悉,高桓权所领导的起义军已成功夺取汉城,麾下兵力暴涨至五万之眾。
  儘管这五万人中多数是临时武装的农夫,战力堪忧,但如此庞大的声势已足以撼动人心。
  更关键的是,这支由农夫组成的军队,作战技巧虽差,战斗意志却异常顽强。
  原因无他,高桓权將汉城至水原一带所有贵族的封地尽数分给了追隨他的將士。
  反正那些土地本就不是他的,分起来自然毫不心疼。
  只要能击败渊盖苏文,他失去的一切都將百倍奉还。
  “平壤城內守备空虚,公孙明直又將主力带去南下攻打新罗,算算时间,他现在应该收到了平壤的求援令。”
  “接下来,就看那位新罗女王能否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李想望著远方的海岸线,若有所思。
  他深知,歷史上的最终胜利者是新罗,但並非在此时。
  倘若那位女王金柱贤能果断出击,李想不介意让她提前品尝胜利的果实。
  唯有如此,新罗与高句丽之间的仇恨才会愈发刻骨,无法化解。
  这片半岛面积虽不大,人口却相当可观,且各国都有著数百年的传承。
  想要悄无声息地將其完全吞併,难度极大。
  李想对名义上的征服毫无兴趣,他要的是彻彻底底、名副其实的归属。
  既然眼下时机未到,那便索性放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彼此攻伐,相互消耗。
  待到某日瓜熟蒂落,大唐再从容不迫地前来收割胜利即可。
  “王爷英明。无论新罗人如何抉择,未来数年,这片半岛註定要上演一幕幕好戏。”
  “倭国曾在百济拥有一块飞地,前些年才失去。”
  “如今我们若借捕鱼队的渠道,將半岛的乱局透露给奈良城那群人,属下断定,他们定会按捺不住,试图夺回故土。”
  刘谨仿佛已看到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四方混战,將半岛化为血肉磨盘的场景。
  届时,大唐只需坐镇辽东,埋头发展。
  而半岛的各个港口,则会遍布大唐“捕鱼队”的身影。
  哪一方势力衰弱了,“捕鱼队”便向其贩售军械,稍加扶持,確保这台战爭机器能持续运转数十年,直至耗尽所有国家的潜力。
  到了那时,这些国家的民眾,恐怕会拼了命地逃往大唐,哪怕只是去做最卑微的奴僕,也胜过在故土苟延残喘。
  这种局面,正是李想乐於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