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化肥和农药
作者:暴风后的大海      更新:2024-06-07 19:12      字数:4307
  几天后。
  周强给王保国和谷朝阳,交了一份假的研究报告。
  之后的事,周强就不知道了。
  他继续忙其他的事。
  ...
  这天。
  医院。
  周强带王美丽来检查。
  “同志,你爱人怀孕一个多月了,你们今后,注意饮食,房事要节制...”
  王美丽怀孕的事,周强是知道的。
  他懂医术,之前给王美丽号脉,已经知道了。
  来医院检查,也是借医生的口,告诉王美丽。
  周强小心扶着王美丽回家,把王美丽怀孕的事,告诉弟弟妹妹。
  之后,没几天。
  大杂院的人,都知道王美丽怀孕了。
  是周芳说出去的。
  “哎,听说了吗?王美丽怀孕了。”大杂院的人,闲的没事,又开始吃瓜。
  “听说了,说是怀孕一个多月了。”
  “你看看人家周强,这才结婚多长时间,媳妇就怀孕了。”
  “就是,比那个许大茂强多了。”
  “许大茂有毛病,他媳妇怀不了孕。”许大茂的事,又被翻出来。
  “娄小娥之前被冤枉不能生育。”
  “娄小娥太实在了。”
  “那个庞小兰厉害,没嫁过来就有了身子。”
  “嫁过来之后,也没安分。”
  就在这些妇女吃瓜的时候,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进来了。
  “哎幼,大茂回来了?”有人眼尖急忙喊一声,示意许大茂来了,大家先别说许大茂坏话。
  许大茂一眼就瞧出,这些妇女又在聊他的事。
  他举起手里的中药包,说:
  “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啥?”有人配合着问。
  “这是五块钱一副的中药。”许大茂大声说
  “五块钱一副,这么贵?”
  “是呀,啥药要五块钱?”
  “这也太贵了吧?”
  “快赶上我们家一个月口粮了。”
  “大茂,这么贵的药,是治啥病呀?”
  “哼,之前有点小毛病我不知道,这才几年没孩子,等吃完这几副药,保险生几个大胖小子。”许大茂看医生了。
  看的是中医,给开了几副药。
  说是吃完药,应该就好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我这一副药五块钱呢,不便宜,肯定能药到病除。”
  “大茂,你这是不是准备再娶媳妇呀?”
  “那当然,各位大姐,有合适的姑娘,记得介绍过来,保证给你们封一个大红包。”
  “那敢情好。我回头帮你问问。”
  “我也帮你问问。”
  许大茂家的情况,这些邻居都知道。
  许大茂家有钱。
  说封个大红包,肯定是大红包。
  她们都想要这个大红包。
  至于,许大茂的病好没好,她们觉得,吃了那么贵的药,肯定能治好。
  ...
  王庄。
  王大顺家。
  周强来了。
  “小强来了,快进屋。”王大顺热情招呼。
  “美丽呢?她咋没来?”王美丽母亲刘珍问。平时,周强会带着王美丽一起来。
  “妈,美丽怀孕了,医生说一个多月了。”
  “怀孕了?这是好事,哈哈。”刘珍高兴了。她之前还着急王美丽怀孕的事。毕竟,王美丽已经结婚好几个月了,没听见动静。
  “小强,你置办一些棉花,还有布,妈来做小孩衣服。”刘珍知道周强这边,没人帮忙做衣服。
  “妈,棉花和布已经拿过来了,就是要麻烦您帮忙做衣服。”周强也没太客气。
  “拿过来好,妈现在就做衣服。”刘珍接过布和棉花,就要动手。
  “着什么急,先做饭。”王大顺乐呵呵的。
  王美丽怀孕了,周强和王美丽的日子,就更加稳定了。
  这村里,盯着周强的姑娘,又渐渐多了。王大顺之前有些不放心。
  “对,对,先做饭。”刘珍又忙着去做饭了。
  “爸,咱们去地里看看。”周强来也是有工作的。他每次,都先认真工作。
  “好,小强,你最近送过来的蔬菜种子,都种下去了,刚发芽,长势还不错。”王大顺弄了大棚,冬天也能种菜。
  “那就好。鸡怎么样?有没有下蛋?”周强继续问。
  “还下着呢。”在周强的指点下,王大顺专门给鸡搭建了屋子,里面还烧炉子。
  温暖环境下,鸡没有停止下蛋。
  ...
  在王大顺家吃过饭。
  轰隆隆。
  周强骑着摩托车,又去了其他几个村子。
  种植,养殖的情况,他又亲自看了一遍,收集了相关数据。
  “周研究员,俺们都按照您说的做了。”跟着周强种植、养殖的人,都很听话。
  “挺好,接下来,大家要注意这些问题...”周强每次来,都会安排新的任务。
  忙忙碌碌中,周强身边又多了村花。
  但他主动保持距离。
  坚决不做坏事。
  秦京茹不知道怎么想的,又对周强热情起来。
  但,周强刻意保持了距离。
  并无意中,说了王美丽怀孕的事。
  秦京茹听见王美丽怀孕后,一脸失望,悄悄的离开了。
  ...
  农科站。
  上午。
  周强忙了几天,整理出来一份研究报告。
  这个研究报告是真的。
  站长办公室。
  “站长,这是我刚整理出来的研究报告,数据准确无误。”周强虽然上交了假的,但他还是需要做一份真的报告出来。
  王保国接过报告,随意翻看两页,没有继续看,“小强啊,你的研究报告被定为保密资料,一般人不允许翻看。”
  “站长,您看肯定没问题。”
  “我也不能随便看。”王保国摇了摇头,“小强,之前不知道你的研究那么重要。经过这次事后,我才知道你的研究已经被有些人盯上了。”
  王保国没有具体说什么事。但肯定有事。
  周强点点头,也没有多问。
  “小强,上面通知,等你的研究报告做好,让你亲自去汇报。”
  “啥?还要去汇报?不用吧?”
  “这是上面的意思。”
  “那好吧,站长,我听您安排。”
  “行,你等等,我现在就请示。”
  ...
  下午。
  王保国带着周强出发了。
  他们是坐着吉普车出发的。
  这吉普车算是王保国的专车。
  一个有人站岗的地方。
  王保国和周强接受检查后,才能进去。
  一个不大不小的会议室。
  里面已经坐了几个戴着眼镜的中老年人。
  王保国和周强一进来。
  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就站起来,他直接看向周强,说:“你就是周强同志吧?我是彭国海。”
  “彭教授您好。”周强有些恭敬。他认识彭国海。
  彭国海是农业方面的专家。
  周强看的书,有彭国海写的。
  “你认识我?”彭国海笑着问。
  “彭教授,我拜读过,您写的小麦培育方面的书。”
  “那几本书你看过呀,哈哈。”彭国海先是点点头,又是摇摇头“可惜,我写的书,不如你做的研究啊。”
  “彭教授过奖了,我是用您书中的方法,做的实验,侥幸成功了。”
  “哈哈,英雄出少年,果然是这样!周强同志,看到你,我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过奖,您过奖了。”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个老家伙。这是...”
  “李教授您好,您写的家禽防疫方面的书,我看过,受益匪浅,我在养殖中,用了您的方法。”
  “张教授您好,您写的水稻方面的书,我也看过。”
  “水稻方面的书你也看?你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吧?”张立明好奇问。他是水稻方面的专家。
  “没有。张教授,水稻方面,我只是有些想法,但没条件实验。”
  “有什么想法?快说说。”
  “这个,我的想法很粗浅,是关于种子方面的,还很不成熟,我对湖南水稻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也想跟着研究...”
  在周强和一众教授,热烈讨论的时候。
  又有几个人来了。
  他们静悄悄的进来,静静的等着。
  王保国看见了,想打断周强他们,但进来的人示意不让。
  周强也知道有人来了。
  但被几个教授缠住不断提问,他只能继续回答。
  好一会儿。
  讨论才停下来。
  “小强,过来,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彭国海拉着周强,介绍来人。
  周强恭恭敬敬打招呼。
  没有太多废话。
  很快就让周强做汇报。
  周强站在一众教授面前,镇定自若,凯凯而谈,把他的研究,如实的做了汇报。
  汇报结束。
  先是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显然,大家很认可周强的工作。
  “周强同志,年纪虽小,但做的贡献并不小,值得大家学习。”
  “周强同志提高了小麦产量,提高了家禽饲料供应,做的工作,有目共睹,应当大力推广。”
  “周强同志的各项技术,要尽快推广到全国。”
  几位教授,先是认可了周强的工作。
  然后,才提出疑问:“小强,你的种植中,为什么没有使用化肥?”
  化肥的使用,周强刻意控制了,他主要用的是农家肥,还有草木灰等等。
  这种情况,在场的教授,都看出来了。
  “各位教授,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产量,但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过量使用化肥,会让土壤板结,土壤沙化。
  还会影响正常植物,增加虫害...”周强把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的问题,详细说了。
  这个年代是缺化肥的年代。
  化肥是要大量进口的。
  大家都想着,怎样生产化肥。
  怎样用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很少有人想,化肥过度使用,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这似乎,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似乎,还不到该考虑的时候。
  但,如果现在不考虑,等几十年后,恐怕就迟了。
  “原来化肥会造成这样大的问题!”彭国海皱眉道。这也是他之前忽略的问题。
  当前的主流观念是,大量使用化肥,增加粮食产量,让大家吃饱饭。
  没错,这个年代,温饱问题,才是大问题。
  这种观念下,大家只看到化肥的好处,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周强同志,如果不使用化肥,我们的粮食产量,恐怕还会降低。”有教授点出问题关键。为什么要进口化肥?是要增加粮食产量啊。
  “没错,我们太缺粮食了。”
  “总不能怕引起土壤问题,不用化肥让粮食产量下降,让很多人挨饿吧。”
  周强点点头,认真听完几位教授的意见,说:“所以,我一直在寻找,化肥的替代品。
  各位教授都看到了,我的种植技术中,有很多替代化肥的办法。
  虽然,这些办法,杯水车薪,但确确实实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也降低了化肥对土壤的损害。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研究,总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化肥的使用。”
  “没错。”彭国海先开口了,“既然化肥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就要限制化肥的使用。
  以前,没有化肥,我们老百姓有农家肥,有各种办法,增加土壤肥力。
  现在,从国外传来了化肥。
  虽然短时间能提高粮食产量,但长期来看,有害无利。
  我们对化肥过度依赖了。
  这个苗头很不好。
  不能,没化肥,就不会种地了。”
  “彭教授说的对,周强同志的种植办法,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应该着眼于农家肥的研究,逐渐减少化肥的使用。”张立明道。
  “对,这是方向问题,我们要走到前头,为老百姓,找到一条出路。”
  “没错,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关于农家肥,其实沼气池的使用,很有帮助。周强同志,也开展了沼气池研究,这方面,很有前途。”
  “不过,沼气池最大的问题是原料不足。”
  “沼气池可以做,其他的研究也不能放下,我们要多条腿走路。”
  本来就是周强汇报工作。
  结果,大家讨论起化肥的问题。
  这一讨论,几个小时过去。
  旁听的王保国等人,没有一点不耐烦。
  他们虽然听不太明白,但他们眼神里有喜悦。
  他们知道,眼前的教授们,讨论的工作很重要,应该被尊重。
  快要讨论结束时,周强忽然站起来,一脸郑重道:“各位教授,其实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农药使用一定要严格控制。
  如果,农药泛滥,将会...”
  得,周强又抛出一个超前的问题。
  在农药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周强考虑农药过度使用问题。
  “农药残留,会造成新生儿残疾?”众人都震惊了。
  “这个可能性很大,现在使用的农药是有机砷类农药,这种农药,毒性很强,如果孕妇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确实会对胎儿造成严重伤害。”一位教授立马分析可能性。
  “农药对人的危害,更直接,不能放任不管!”讨论一阵,几人得出结论。
  周强再次发言:“各位教授,其实国外传过来的东西,大多都是‘急功近利’的东西。
  我们不能拿来就用。
  要把它们研究透彻,知道利弊之后,再考虑推广使用。”
  “没错!虽然洋人的科技,在我们之上,但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
  “我们要坚持自主研发,不能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