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未雨绸缪
作者:浓墨轻笔      更新:2024-05-15 18:00      字数:1490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三人又在一起早锻炼。
  在莫凡提示后,招式虽然简单,但是架不住动作和吆喝声整齐划一,看起来已经很有气势。
  练完功夫,莫凡吩咐张盛和王二柱去张木匠家把水车抬到河边。
  自己就在村里和周边晃悠起来。
  看清了周围的地形后,回家取出笔墨,大致画了个地道规划图。
  图纸画完,莫凡就去河边帮忙架水车。
  三人使出吃奶的劲,连个木桩也打不好。
  “先停下来,停下来。都上岸休息吧!”
  莫凡气喘吁吁的说。
  “张大郎,你去村里请两个力气大的过来打桩。”
  “告诉他们,把水车安装好,一个人给十文工钱。”
  莫凡吩咐道,又交给张盛二十文钱。
  “好嘞!”
  张盛接过钱,爬起来就往村里跑。
  不一会,张盛就带着族长张水德的儿子张秀还有一个叫张信的壮实青年过来。
  四个人全部下水,莫凡在岸上做总指挥。
  先是在离水面一米的地方横着打个洞。
  然后将一根木头扎进去。
  接着装上水车,又在横木下方打一个木桩,水车就“吱吱”叫着转了起来。
  莫凡又连忙给轴芯抹上猪油,“吱吱”声马上小了许多。
  最后,张秀又在落水处架起一个水槽,把水引进水渠。
  看着亲手架设的水车。
  张秀和张信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小凡,这水车怎么自动把水提上来了?”
  张秀看了很久,还是不明白。
  “你不是看到了吗?是竹筒提上来的。”
  莫凡笑笑答道。
  张秀挠挠头又问:“可是,没人推,竹筒怎么会上来?”
  “那是上面的水往下流的时候推的呀,我又没推它。”
  莫凡嘿嘿笑着说。
  “这下好了,以后不用踩翻车了。”
  张信开心的大叫。
  “别高兴过头了。现在赶快去检查一下,不要淹了别人的田。”
  莫凡提醒道。
  “哦,差点忘了,我爹叫你申时初去祠堂商量事情。”
  张秀拍了下脑袋对莫凡说道。
  “知道了。”
  申时初,莫凡准时到达张家祠堂。
  走进祠堂,已经有四个人在坐着喝茶。
  坐在中间的是族长张水德,旁边三个应该是族老。
  张水德一一给莫凡介绍,莫凡也一一施礼。
  第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正是前族长张茂,颤颤巍巍的拄着根拐杖,好像随时都要倒的样子,莫凡连忙上前扶住。
  第二个叫张元,也是本村村正,五十多岁,头发花白。
  第三个叫张鹏,比较年轻,四十多岁。
  待得众人都坐下,张水德首先开口说:“小凡,你再跟各位族老说说挖地道的事情。”
  莫凡连忙把昨晚跟张水德讲的又重复了一遍。
  最后,拿出规划图,又是一番分析、讲解,才打消了四位老者的疑虑。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张茂连声赞道。
  “我准备把村里的老弱妇孺先安置到县城里,其他青壮留下来挖地道。”
  莫凡又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知村里老弱妇孺有多少人?”
  莫凡转头问张元。
  “全村八十一户,四百五十二人,老弱妇孺三百三十九人,青壮一百一十三人。”
  张元对村里非常熟悉,随口道来。
  “如此,请族长明天抽出二十人去山里砍竹子、割茅草,运到县城,我们要在县城里搭九十个竹棚。”
  莫凡想了想说道。
  “县城里可不准随便搭,官府知道要治罪的。”
  张元连忙阻止道。
  “无妨,我二舅在城里买了块地,有一亩多。”
  “现在全都空着。明天叫二舅领你们去就行。”
  莫凡非常慷慨。
  “如此甚好,张顺现在也出息了。”
  张茂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
  “再派二十人到空地上搭竹棚。剩下的人挖地道。”
  莫凡接着说道。
  “另外,请村正告知各家各户囤好粮,公中起码也要囤一百石粮食。”
  “其他要囤积的生活必须物件,还有盖茅房、厨房、沐浴房房,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莫凡把各项事务,基本上都做了安排。
  “嗯,小凡说得很细致了,你们可记下没有?”
  张茂点点头问道。
  三人纷纷回答记下了。
  之后,五人又商量了大半个时辰,才把要处理的问题商量完。
  ~~~~~~~~~~~
  只有写书的人才知道,码字真的很辛苦。能否请看书的朋友们给个评论、追更、打赏或者五星好评。
  浓墨轻笔在这里真诚的感谢各位朋友!谢谢朋友们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