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关照“猴爷”
作者:晓妆初成      更新:2024-05-08 12:27      字数:2026
  月半夏来了一大句,“只要你不嫌张三丑李四黑,王二麻子吧唧嘴就行,不挑不捡男人就多的是。”
  “月半夏,你在胡说啥?越来越不对味。”边志兰不爱听,小嘴一噘:“我多会也没嫌弃谁,只是没目标而已嘛。还王二麻子吧唧嘴,那你月半夏,怎么知道挑一个五官周正帅气的杨爱党?”
  杨香凝拉住边志兰的手。
  “你别着急,放宽心,叶檀说话还是有把握的,他不是说你这两天就有运气吗?你就多忍耐忍耐吧?”
  见边志兰进味了,杨香凝又忽然疑问:“嗯?不对劲,我咋记得他说你的运气,应该是在今天?”
  “真的吗?”
  随着杨香凝这一顿劝,边志兰总算打起来精神。
  “没错,”杨香凝拍了拍她的肩膀,“高兴点儿,活泼开朗,这才像小篮子该有的样子。”
  杨香凝拿来了大盒子,“来,你俩嗑瓜子,吃糖果。”
  叶檀在外面,早就忙成一锅粥。
  他把所有家里的长板凳,都搬运到了老杨树下,担心村民们都来了,没有地方休息。
  而那个大喜棚里,也早就有了动静。
  叶檀到了棚子里,一抱拳,“五爷爷,今天,您就多费心了!”
  他从兜里掏出来了两盒大前门,“您受累照顾着点。”
  五爷爷一看,是前门?一阵惊喜。
  后世有顺口溜——“抽烟只抽大前门,从早到晚为钱奔;抽烟要抽大前门,圆滑世故社会人。”
  关键是,大前门的价格可不低,那绝对是领导阶级,才能抽得起的体面烟。
  “好,叶知青你就放心吧,一会你家的所有土灶,我都要用上,现在我的破卡车,又拉木柴去了。”
  语罢,五爷爷又一阵惊喜,低声神秘说道,“我告诉你,这次拉的是枣木柴火,嘿,做出饭来,那就多一个有味道。”
  “哦?不错呀五爷爷。我知道那种烤鸭,就专门用果木。那枣木,更胜一筹呗。”
  “真是懂局,小小年纪,真是懂局!”五爷爷挑大指,赞叹不已,“小兄弟,我今天就用你东厢房的两个灶,你有意见吗?”
  “当然没意见!您看哪个合适就用哪个。”叶檀一抱拳,又从兜里拿出来了一大包茉莉花茶,“来,您拿去沏水喝,这个茶不错,喷香。”
  五爷爷一看,更是心花怒放。
  一下就想到了猴爷,内心一阵昏暗,他朝着叶檀感慨:“为什么你比我那个孙子小好几岁,而我那个孙子,怎么就那么没出息?一天天的不干正事,偷鸡摸狗,永远上不得台面。”
  “哦?他?”叶檀一笑,“人各有命,他目前也还不错,能吃饱饭就可以。”
  五爷爷一嘬牙,拍了拍叶檀肩膀,“以后那个猴爷,还要多仰仗叶老弟,未来多照顾多提拔!”
  发愁完了后,摇着头叹气,
  五爷爷藏起来了大前门,又从兜口里摸索着,良久,才拿出来了被挤压瘪了的“生产烟”。
  “生产烟”,一包八分钱,是最便宜的烟了,其次就是“大公鸡”,也超便宜。
  叶檀赶紧点上火,把一盒火柴都给了五爷爷:“您忙着,我再去别的地方看看,缺不缺帮忙,”
  “好了小兄弟,你忙去吧!”
  等叶檀走了,五爷爷的那根廉价烟也抽完了,他大手一挥,“弟兄们,十点了,我们撸起袖子干干干!所有打蔫的,全都给我支棱起来!”
  于是,刚摆好喜棚里桌椅板凳的小伙计们,抬着米扛着菜,便去了东厢房,破卡车果然到了,果木柴火枣木柴火,也一捆捆搬到了东厢房,柴没地方放,竟然都放进了南屋。
  “兄弟们,淘米的淘米,担水的担水,赶紧忙起来!”五爷爷又是一声令下,二十几个手下,便低头忙碌起来。
  还有的小工,居然拿起扁担,出去挑水。
  半小时后,米香饭菜香,飘落满了院落。
  十一点多。
  就听空中又飘来了电流声,大喇叭瞬间响起来了老村长的喊叫,“社员们,注意啦!今天是叶檀叶知青结婚的大喜日子,我们要去他家随份子,还要吃席,别忘了去啊吃席。今天能吃两顿,地点就在老杨家,三排三号。”
  叶檀听了,都懵了。
  我擦,哪有吃席还动用大喇叭广播的?这老村长,真是能瞎胡扯!一天就来那么一分钟的电,没事还都给用在大喇叭广播了。
  叶檀又来到主屋。
  这里是亲戚或者村里干部,还有刘时光那些高官大人物才能给待,一会儿也是宴请敬酒的地方。
  大喜棚里吃饭的,应该就是普通社员,拿着一两毛钱来随份子的社员。
  西屋,刘月芳陪着姑姑姨娘们在这里嗑瓜子,说着知心话。
  十几分钟后,老村长也带着一群村干部,陆续来到了屋子里……杨爱党和杨爱国可是忙开了,他们发着烟,倒着茶水,照顾着所有贵客。
  刘时光,其实与大家最为格格不入,毕竟人家一尘不染的,身份高贵。
  他便由叶檀陪着,单个人在东屋,刘时光捧着茶杯品茶,也不算寂寞。
  叶檀凑近刘时光耳畔低语:“刘哥,为我捧场算是屈尊了,刘哥为了老弟脸上好看,再多忍耐些,一会就开席了,下午三点,哥就可以打道回府。”
  “好啊,叶老弟,我没事,我也好久没有深入民间、领略这些民风民俗了,正好,今个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体会。”
  见叶檀依然傻笑,刘时光又补了句:“何况过几天,我就远离这里,去市区了借调,所以对村里对老乡亲,我还是甚为挂怀,难以割舍的。”
  杨爱国也凑过来。
  他拎着大茶壶,点头弯身:“刘经理,12点开饭,一会我们哥几个凑一桌,然后陪您说说话。”
  因为刘时光的确贵客,所以,杨家全家,都必须长点眼力见,必须好好照顾的。
  过了会儿,见院里社员越来越多,而且小孩子都上来了,杨爱国一抬眼,差不多到时间了。
  此刻村长和刘媒婆,
  又站在了正房门口。